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收到《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7期,我倍感惊喜,因为从中获悉一个重大信息:《财务与会计》将于2015年吸收合并《财务与会计》(理财版)的内容,由月刊改为全彩半月刊,同时创办学术刊物《财务研究》。这是《财务与会计》和广大财会人员的大事和喜事。作为《财务与会计》多年来的读者和作者,也想借改刊之际说说自己和《财务与会计》的故事。初识《财务与会计》是1983年。那年我考入曲靖地区财贸中专学校,学的  相似文献   

2.
正《财务与会计》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经35年了,我从1978年进入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开始,与《财务与会计》一同走过了这35年。自1987年在《财务与会计》发表第一篇小文章以来,到2013年为止我已经在《财务与会计》发表论文30余篇。回顾这30多年的财务与会计学习及教研生涯,结合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我对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财务与会计》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份重要专业期刊。我曾经多次参加《财务与会计》主办的座谈会、笔谈会,是参与也是学习。获悉《财务与会计》将从2015年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信息量和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大。借此机会写篇短文,谈谈自己转入会计界20年来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体会。一、从统计界到会计界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个不同但又相关联的学科领域。对此,中国曾经有句老话"会(计)统(计)不分家",当然,那是  相似文献   

4.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每当我听到《传奇》这首歌时,脑海中便浮现出10年前我与《财务与会计》结缘的日子. 记得那是2006年夏天的一个上午,经中央财经大学余应敏教授的推荐,我有幸收到《财务与会计》的邀请,为《财务与会计》撰写一篇关于出口退(免)税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财务与会计》的忠实读者,也是她的忠实作者。因此,我对《财务与会计》有深厚的感情。《财务与会计》刊登的文章,我经常读。《财务与会计》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上设置的论坛,我经常去浏览。《财务与会计》的每次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财务与会计》将由月刊改为全彩半月刊,同时创办学术刊物《财务研究》。闻佳讯,喜开颜。与《财务与会计》相识是1989年秋天。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家工厂的财务处。当年财务处征订的专业期刊有《财务与会计》、《上海会计》等。作为从企业管理专业转行的我,对《财务与会计》中的专业文章刚开始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渐渐地,能看懂的文章在增加。特别是会计制度改革、推行新税制和企业会计准则,我从《财务与会计》中汲取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财务与会计》于1979年正式创刊,今年10月迎来第500期华诞,而我也将走过人生第50个年头,可以说是伴随着《财务与会计》成长而成长.近30年的会计求学与工作生涯,我庆幸认识了《财务与会计》,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不管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事业上的成功,处处都离不开《财务与会计》.  相似文献   

8.
相识:成为《财务与会计》的忠实读者说起与《财务与会计》的相识,还得从我的专业转型说起。大学我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毕业后在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从事了两年的教学工作之后,  相似文献   

9.
《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了,自开始学习和研究会计问题,我一直阅读该杂志上的文章,也开始发表文章.特别是近六年来,我在《财务与会计》发表了三大系列六十多篇连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从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天,《财务与会计》便一直与我相伴,至今已27年。刚上班没有分配具体工作任务,会计主管怕我着急,拿了一摞杂志让我看,一本一本全都是《财务与会计》,没事的我连续"研究"了两个星期,竟然对这本杂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以后的每一期杂志,我都会继续"研究"。《财务与会计》以财务会计实务为主要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对我们财  相似文献   

11.
正欣闻《财务与会计》2015年将由月刊改为全彩半月刊,倍感欣慰。长久以来,与责任编辑建立起的深厚情谊,让我对《财务与会计》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一)忠实的读者1994年夏,我作为读者第一次与《财务与会计》"亲密接触",很快被她务实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所吸引,每次拿到杂志,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20年来,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一缕春风拂面,获悉我们会计人的挚友——《财务与会计》将于201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理财版"将改为《财务研究》。2015年,《财务与会计》的容量将会倍增,有关财务与会计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信息传递将会更加及时;《财务研究》的创刊,将为财政、金融、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学术  相似文献   

13.
正《财务与会计》是会计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创刊35年来,已成为一个联结广大会计人的交流平台。在这些人中,既有居庙堂之高的政策制定者,也有持学术殿堂之雅的理论研究者,还有领时代潮流之风的企业高管,更有天南地北的基层财会工作者。这所有身处不同方位的会计人,上至白发苍苍的长者,下至年少青涩的学子,通过《财务与会计》这样一本刊物联结在一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份奇遇、一种奇缘。《财务与会计》是学问的探索者、知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与《财务与会计》的故事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现已过"而立"之年的《财务与会计》是我的良师益友。自1979年1月正式创刊以来,《财务与会计》就成为我每期必读、到手即看的刊物之一。重要文章总是要看许多遍,还要把好文章推荐给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转载。《财务与会计》刊登的许多企业财会工作的经验给了我丰富的营养,更不要说刊物经常刊发的党和政府有关财会工作方针、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与改革开放同生同长,在开拓创新中发展壮大,《财务与会计》已走过30个春秋。在我与《财务与会计》交往的过程当中,有个很深的感触:刊物心系读者,心系作者,经常了解财会实务工作者和读者的需要,使刊物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读者,真诚为读者服务。这是《财务与会计》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2015年8月26日上午,当我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箱时,一封《财务与会计》的特别来信引起了我的关注,除了日常的问候外,还邀请我为《财务与会计》第500期写点东西.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本杂志,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我和她结缘于1986年,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本杂志会伴随我走过人生28年,并让我收获丰厚。她就是广大财会人员的良师益友、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财务与会计》。欣闻从2015年1月开始,《财务与会计》将吸收合并《财务与会计》(理财版),由月刊改为全彩半月刊,同时创办学术刊物《财务研究》,倍感高兴。值此之际,我想用感谢、感恩和感触六个字表达我对《财务与  相似文献   

18.
正《财务与会计》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经35年了。35年来,我是伴随该刊的成长而成长的。可以说,《财务与会计》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专业杂志之一,也是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参考最多的专业期刊。值此《财务与会计》改为全彩半月刊及推出新杂志《财务研究》之际,编辑部邀请我撰写一篇从事财务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章,我当然义不容辞。斟酌再三,在选题上还是选择我付出心血最多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一、缘起1985年,我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会计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89年调到中国财政杂志社工作,2000年退休,期间虽然没有直接担任过《财务与会计》的责任编辑,但是10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财务与会计》的变化、发展。每期出版,我总是认真阅读,对于一些感兴趣的文章,还从  相似文献   

20.
正初见《财务与会计》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那时候,我还是一家小公司的小出纳,年轻的梦想如同阳光下晶莹剔透的小露珠,五彩斑斓却倏忽即逝。记得那是第一次去上级单位办事,漫长的等待,百无聊赖,却又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等待的那位领导素以严苛著称。中规中矩坐在那儿,汗却一滴一滴往下落,不经意,茶几上的《财务与会计》吸引了我的视线。不记得当时拜读的文章是什么标题了,只记得它的内容深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