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抓好高新区建设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归纳提炼出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五大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比找出了湖北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界定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的内涵和特征,理顺了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认为西部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对西部区域经济的贡献突出;西部各国家高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趋同现象;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为如何解决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4.
詹敏 《经贸实践》2013,(10):36-37
杭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保持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二十多年来一贯坚持产业引领。一是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又致力于网络信息技术领域。作为全区第一大产业,杭州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今年有望突破干亿元大关,其中软件和集成电路成为高新区网络信息产业的两大基石。如果说,要简单概括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核心一个字一“网”:构建服务网、搭建平台网、优化政策网、发展“网”产业。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动态》2006,(6):0004-F0004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7月,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是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之一。园区由新建区和政策区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务院批准的新建区(学府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政策区概念面积16平方公里。新建区目前实际开发约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高新区(即:福州市科技园区)创建于1988年,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市科技园区一区三园,下辖马尾科技园、洪山科技园(含台西科技园)、仓山科技园。福州市高新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政府直接规划调控先成立了三个科技园再向国家科技部申报成立国家高新区的方式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 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成功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模式。对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构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而提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高新区历经多次转型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全面提升期的战略目标.为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引导、规范、调控转型发展的进程.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要素集聚度、创新能力、产业能力、全球竞争力等5个维度建立了评价体系,设计了22个具体指标.对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三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了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沙磊  康楠 《经济》2013,(1):38-39
历经20年探索和建设,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李志远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1991年,国家高新区的经济规模大约为71亿,而2011年已经增长到13万亿。  相似文献   

12.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对中国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解析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及在国家高新区布局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态势和产业布局,结合国家高新区在战略科技资源、顶尖科技人才和新兴产业基础等方面的领先优势,阐述了国家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路径,并从谋划实施、方向选择、产业布局及培育路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09,(6):19-22
吉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吉林城区,于1992年11月由国家院批准成立。近年来,吉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集约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效益发展,着力建设创新高新区、实力高新区、和谐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地处“内陆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高新区率先发展、带动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从1999年提出“二次创业”以来,先后荣获国家“十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秀管理奖”、“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荣誉,走在了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前列。 2002年,长春高新区再创历史新高:全区技工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高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地理毗邻、政策叠加的背景下,客观评价高新区创新效率并准确识别自贸区政策效果,可为加快两者协同联动发展提供依据。利用2007-2020年34个国家高新区及其所在城市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测算高新区创新效率,分析自贸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建设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水平,但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将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证结果显示,自贸区建设显著提高了高新区技术效率,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促进高新区和自贸区协同共建、形成双区联动政策合力、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提出了生态高新区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简单的初步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定生态高新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调查分析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类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对创新体系各构成主体的运作及合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目前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万钢 《当代经济》2008,(9):9-10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国家高新区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2018年83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依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K?R方差分解、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国家高新区总体创新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最快,中部国家高新区次之,西部国家高新区最慢;②规模效率变化差异是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差异的主要来源;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国际化等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协同提升和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建军 《经济师》2010,(8):200-201
文章分析了世界稀土与钕铁硼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山西省钕铁硼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以太原高新区国家新材料基地为载体,推动山西省钕铁硼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