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亚洲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有关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说法广为流行。但我们认为,至少在中期(10年)内亚洲经济还难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这主要受制于下述因素:亚洲区域内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格局难以改变;多数亚洲经济体还受制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约束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压力,在国际分工链条中难以完成跨越式的发展;亚洲统一市场的建立存在诸多障碍,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无法形成共同的立场。如果亚洲国家不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全球经济将可能会形成不对称的双中心格局:亚洲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与欧美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并存。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消费重心、制造业重心、贸易重心都在亚洲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作为世界经济龙头的欧美经济体自身难保,更无法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接受本刊采访时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个非常流行,影响很大的观点认为,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将移向西部。本文对此淡点不同看法。世界经济重心移向亚太地区当人们提出我国经济重心将西移的同时,对世界经济重心将移向亚太地区的观点也一致赞同,都对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和挑战保持极大  相似文献   

4.
傅娟 《新疆财经》2011,(2):22-27
本文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49年-2009年新疆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并得出二者的动态转移轨迹,对新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动态转移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新疆经济重心的移动和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一致,均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且人口重心的移动滞后于经济重心的移动;进一步分析了新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转移的驱动因子,并利用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Theil系数验证了新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动态转移轨迹表现出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富》杂志评选出2001年度美国企业500强,零售业巨子沃尔玛连锁店终于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拉下马,以2198.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登上了500强企业的头把交倚。这是历史上服务业公司第一次成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沃尔玛的成就标志着世界经济的重心转向服务业。一、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非实物形态的经济品叫做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重心的转移与劳动力大军的迁徙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浩浩荡荡的劳动力大军南下的浪潮。北方和中原,虽历来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早期也是经济中心或重心),但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东南沿海)的世界对北方和中原人来说,似乎总是“那边的世界真精彩!”本文通过大量的史料,对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斗俊虎 《魅力中国》2013,(8):297-298
本文选取山西省各个市区的人口、经济总量、坐标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区域重心的模型,计算出2000年-2010年山西省人口和经济重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山西省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分布和空间演变轨迹,得出相对于山西省经济重心偏移,人口重心的偏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0-2012年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从而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东几何中心的西南面,经济重心则位于东北面,表明了区域人口、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且经济分布比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要大;近12年来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致往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过程相互影响,而人口重心迁移的速度要滞后于经济重心,这一过程使得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反映了人口、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整个区域的地区差距在变小;第二产业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籁思 《中国经贸》2009,(15):46-47
世界经济力量的均衡态势正在发生转变,重心逐渐由西方转至东方。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里,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我认为胜者将是拥有强大金融影响力的经济体,比如中国:拥有能源、大宗商品、水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经济体,如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位于温带(如北欧)地区的一些国家;第三类胜者将是拥有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国家。尽管有人对于未来几年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态度,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拥有适应和变革的能力。中国恰恰处于这一转变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0—2014年天津市各区县经济数据与人口数据整理分析,应用区域重心法测算区域内经济、人口重心坐标位置(以经纬度值来表示),分析两重心各自随时间的变迁轨迹路径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相互之间的相关耦合性,阐明该趋势现象产生的缘由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津市经济、人口重心分别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西南方向,经济偏离程度更大;经济重心南北方向的偏移距离要远大于东西方向,而人口重心则相反;在此年间经济重心迁移幅度较大,而人口重心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情势的战略性指标,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章选取当今世界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大国,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7个基本能客观反映其综合国力的因子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得出评估综合国力的第一主成分是GDP和军费开支两项因子,美国的综合国力得分最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分则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的定义、本质、来源与功能 形式上,外汇储备是指一国央行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本质上,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通过货币发行权集中持有的以外币标示的国际财富或资产,即归属于本国的国际资产. 从来源上,外汇储备分两类:一是由外贸顺差形成的权益性资产,这是经常项目差额积累下来的国际净财富.简单讲,我国这部分外汇储备是用出口商品与外币对换得来的,钱货两清后,我国是这部分外汇的拥有者,可以自由支配.目前,中国拥有这类权益性财富的总额大概2万多亿美元.二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形成的债务性资产,如外资流入等.简单讲,我国这部分外汇储备是用人民币与美元相交换得来的,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外债.对于我国而言,这部分外汇储备是债务性资产,不能随意动用.目前,中国拥有这类债务性资产近万亿美元左右.债务性资产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前者主要指外国在中国的实业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这部分债务性外汇资产的流动性较小,我们使用的空间比较大;后者主要指外国在中国的证券投资和不明目的的热钱,这部分债务性外汇随时都有可能撤出中国,因此需要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13.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wreaked havoc throughout Asia,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interdependence. Economic prosperity will be the cornerstone of how the world will prosper throughout the 21st century. 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is changing very rapidly and thus trying to cope with adjustments. The world trade order has changed and regional trading blocs are emerging after the fall of a bipolar world, which were dominated by the communist bloc and the capitalist bloc.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capitalism has changed how countries perceive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An analysis is provided for the growth of regionalism and the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a general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reform has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he aim of the reform is to limit governmental power and promote governmental efficiency. The force of the reform comes from both the domestic press and oversea press. On a national level, the request for legality of governmental power and controllability of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is becoming more urgent on a daily basis.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globalization has urged cooperation and rapid response from ever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Most countries focus on limiting governmental power and power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及中国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突出表现,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集中体现,是"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必然结果。迅速发展的中国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在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结构及贸易利得分配格局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中充当了贸易模式冲突的突破口的作用,国民福利不增反减,中国应该深刻解读"东亚贸易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更科学、优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引导世界经济向更均衡、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岳华  黄秋敏 《特区经济》2006,210(7):165-166
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经济理论之一,它认为具有霸权地位大国的存在,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金融领域,霸权稳定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通过多种形式推行美元霸权,如金融外交、汇率安排、制定国际规则等。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却使世界为之“付费”。本文对霸权稳定论与美元霸权进行评述,并总结归纳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Significant aging is projected for many high-saving emerging econom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By 2025, the share of the elderly in their populations will at least double in most of these countries. The share of the young will fall. Aging populations could adversely affect savings rates in these economies, particularly after 2025. For the world, one may observe that initially, the Asian Tiger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world savings, reflecting their high saving and growth rates and the aging of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After 2025, the aging of the Tigers may reinforce the tendency toward a declining world savings rate.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changes in Asia's regional and global trade linkag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macroecon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Asia, Europe and the USA. We first document changes in tripartite trade patterns and discuss stylized facts about East Asia's trade structure,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role of China. China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rapidly expanding intra‐Asian trade as an assembly and production center that supplies final goods for the advanced economies. However, China's trade shares in final goods with East Asia and in parts and components with Europe and the USA are rising, suggesting that the region's production chai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business network. Empirical results from a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generally confirm increasingly mutual macro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mong East Asia, Europe and the USA. The findings suggest a future role for Asia as an important trade partner and balancing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衰退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东南亚经济蒙上一层阴影。美国经济虽然是影响东南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因素,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面对,努力摆脱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促进本地区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砖四国"作为抗衡世界经济旧秩序的新生力量被寄予厚望,而四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差异性使人们对其合作前景产生疑问。本文研究发现,差异性并没有阻碍它们成为紧密互动的群体,在中国核心的影响下四国经济周期形成高度的协同性和互动性。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冲击效应对其他三国都有明显影响,并且冲击效应在4个国家中最强;方差分解显示,中国经济冲击分别可以解释巴西、印度、俄罗斯经济波动的60%、4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