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营口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引起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并迅速向老年型过渡,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敲响了老年住宅的警钟,对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考虑,才能适应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人口正在走向老龄化,具体表现为未来老龄人口的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人口老龄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如此规模与速度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中国尚不健全的养老保险体制增添了沉重的压力,养老保险已是在中国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如何健全、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作为会计人员对于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完善义不容辞。目前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  相似文献   

4.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张煜晖 《经济界》2023,(1):57-63
人口是经济发展中最基础和最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其结构特征对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质量提升和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情况,试图厘清人口结构的变动能否引致劳动力配置水平的改变,进而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无论采用产业结构高度化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衡量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劳动力质量提升以及劳动力流动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配置水平在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结论为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21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本文中我采用的老龄化指标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经济发展状况决定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也相对较高。老龄化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以及相应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一、广东: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实施人口有效控制政策,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据有关部门1995年10月1日1%人口抽样调  相似文献   

9.
扈莉 《辽宁经济统计》2010,(6):14-15,20
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结果。据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人口在继续增长,但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根据报告列举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劳动力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是6比1,到2030年至2050年,这个比例将剧减到2比1,也就是说,每两个成年劳动力就要养活一个退休老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对江西省人口空间构成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运用数学模型对全省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口在空间上的差异分布非常明显;人口密度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地域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个省的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又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撑,指出县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前进的助推器,剖析了县域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对象是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比偏少,作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来对比分析江西省和其他省市之间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对比分析,揭示这些省市两业联动发展的整体现状,以及江西省两业联动发展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差距。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找出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建党 《价值工程》2011,30(7):125-126
本文使用2006和2007年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截面数据,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通过对江西省农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说明当前中国中部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的一致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瑛  熊先承 《企业经济》2013,(1):143-145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影响。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西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江西省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为0.3800,说明江西省的区域人力资本每增长1%,江西省GDP就将增长0.3800%,且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Grange原因。  相似文献   

15.
要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发达的物流产业是必不可少的。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偏低、信息技术和专业物流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江西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要促进江西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应该以加快社会物流人才培养、打造促进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基础,依托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标准化运作,切实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物流能力是区域物流系统为社会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能力,其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江西省2002~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江西省近10年的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10年来的区域物流能力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失等问题。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吸收物流先进技术、积极培养物流经营及管理人才和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灰色关联度和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对江西省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主要指标是货运量与旅客周转量,铁路运输系统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基本适应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铁路旅客运输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对于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铁路货运量、旅客周转量对于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不明显,需加快与区域发展关联性较大的货运量的增长速度,以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淑琴  李兴蓉 《价值工程》2010,29(11):12-13
本文针对对江西省粮食生产的特点,阐述了江西农民收入增长深层次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源泉。江西作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有先行优势。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解了江西省低碳发展水平的现状,明确了各个城市经济与低碳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加快江西省城市经济低碳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要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江西省是红色资源大省和红色旅游的策源地,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的红色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的红色资源(国家级与省级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江西省革命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革命文物点分布集中,但是点分布较为零散,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不均衡态势。要做好江西省红色资源的调研和管理工作,促进红色资源的特色旅游开发,科学地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