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我国完善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石化行业由速度、规模增长模式向效能、质量增长模式的转变;持续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密集出台税收政策,对石油石化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油气需求低迷、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以“贷款换石油”等多种方式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规划目标大幅提高,财税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深入,相关政策相继出台。2010#-,资源税改革以及碳税等环境税的征收可能提上日程;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将继续完善;相关法律可能出台;石油行业将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向规模化、高效化、清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气资源税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油气资源税是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促进油气资源的合理开采,提高油气利用效率,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收益分配,促进资源产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维护油气资源开采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分期次、分阶段较大幅度提高油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适度增加油气产地的资源收益;对油气进行科学合理、相对详细的等级分类,扩大不同等级、品质资源的级差收益;建立相对灵活的、能反映石油市场价格特征的资源税制度;整合和简化"两费一税".建议:1)开展全国油气资源品质结构和等级研究,系统、科学地划分优劣资源的税额标准;2)逐步采取计价征收或考虑价格因素的计量征收,或按照某种动态税率标准对油气销售总额分别征收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3)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配比例;4)资源税费改革与油气产品改革同步配套进行;5)加强对油气资源的一级管理,逐步建立油气地质勘查基金.  相似文献   

3.
2014年,全球油气供需的持续宽松带来了油气贸易的新格局,资源国和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政策适应这种新变化。美俄调整油气出口政策抢占亚洲市场;主要资源国纷纷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油气行业的发展;墨西哥能源改革过渡性法案生效,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油气行业。日本、韩国和印度等能源消费大国通过开发本国资源、能源外交等手段扩大能源来源多元化渠道。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是资源国和消费国共同的政策导向。2015年,资源国和消费国的能源政策将继续调整。  相似文献   

4.
2014年,我国油气行业新政紧紧围绕落实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要求展开。实行严格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建立多元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污染防治政策出台,安全环保立法进程加快;进一步推行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税环境。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革命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将继续围绕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以及对外合作出台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财税两部门发布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 19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出《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3号,简称《通知》),除释放出资源税适用税率调整外,还集中披露油气资源税优惠政策。自2014年12月1日起,原油、天然气、煤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将降为0;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将停止征收;油气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研究调整能源消费税征税环节和税率,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行动计划》指出,完善能源税费政策。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清费立税,逐步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研究调整能源消费税征税环节和税率,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讨论多年的水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一事,2016年可能成为现实。作为财税改革的税制改革中重要部分的资源税整体改革方案已上报,主管部门将在2016年研究开征水资源税的试点工作。有财税专家表示,这相当于水资源"费改税",水资源费现在是水利部在征收,现在未确定的是水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是对工业水征收还是对居民用水  相似文献   

8.
我国油气行业税费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天然气行业合理有效的税费制度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市场化条件下矫正市场失灵和确保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油气行业税费制度存在资源利用外部性和环境外部性体现不足,对油气行业特点体现不足,税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十八大报告“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求出发,提出改革措施建议:1)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基于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及使用费改革,椎进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推行差别化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办法,建立资源耗竭补偿基金;2)消费税调整为价外税,适当提高税率,强化消费侧环境保护;3)以体现生态价值为核心目标,适时开征环境税;4)建立差别化税率调整机制,促进低品位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李敬辉在上月中旬召开的“200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表示,中央财政下一步将主要从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以及以煤炭资源为试点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3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矿产资源税费政策,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将以“组合拳”引高端消费回流。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而与服装业更密切相关的内容为“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  相似文献   

11.
China' s foreign-oriented oil taxation system has, from the beginning, been based upon the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other oil-producing countries and has incorporated common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The system has been perfected over decades. It of fers more incentives than other oil-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Income tax has a "wide tax base and low tax rate"; (2) VAT levies a low tax rate on ma-  相似文献   

12.
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和环境的恶化,税收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年内进行资源税改革已经列入计划日程。 由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超过70%, 资源税改革会对煤炭需求和价格等产生影响。 基于 CGE 模型, 分析了不同资源税税率情境下我国煤炭需求和煤炭价格的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发现需求短期内会继续上升, 长期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将会下降, 在价格上短期内将上升, 长期将下降。 因此, 应该早日推出资源税改革, 提高资源税税率, 清理煤炭企业不合理的负担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激励政策:美国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驰  郝洪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33-36,110
在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初期,美国政府对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实施了包括价格激励和税收抵免在内的财税激励政策。这些政策增加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经济效益,调动了生产商的积极性,促进了非常规天然气钻井活动和技术进步,对促进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财税优惠政策是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引导行业投资的重要手段。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正处于起步期,急需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与引导,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做法,对非常规天然气进行定义和分类,制定相对统一的财税优惠政策。财税优惠的力度应该建立在对资源、技术和效益的分析基础之上,且优惠政策应该设置有效期和中止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57-65,181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平稳增长,投资增速稳中趋快,整体效益显著提高,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全行业实现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为8234.34亿元,同比增长19.0%。全国原油产量为2.04亿吨,同比增长0.3%;天然气产量为10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原油加工量为4.48亿吨,同比增长4.9%;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为2.67亿吨,同比增长5.9%。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15亿吨,同比增长3.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30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63亿吨,同比增长7.5%。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上游投资动力不足,炼油亏损加剧;行业成本高位运行;第四季度经济运行下行风险骤增,应引起高度关注。预计2012年我国油气及主要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价格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但升幅较2011年明显回落。预计2012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在7.8%左右。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但复苏大势不变;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我国油气产业、财税、价格等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国内炼化行业格局、油气企业发展、海外油气资源利用、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均将产生一定影响。世界石油供需处于紧平衡,预计2011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仍将高位盘整。世界天然气供需"拐点"可能提前到来,天然气价格逐步走高。油气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多数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持续收紧。由于市场环境变化,2011年油气并购市场活跃程度明显下降。国际大石油公司坚持资源为王理念,优化资产结构,加强风险管控,寻求与国家石油公司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展望未来五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向绿色转型,低碳能源占比将提高,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世界石油供应持续偏紧,炼油能力更加过剩,国际油价将进入100美元/桶时代;世界天然气供需处于平衡略紧态势,天然气价格将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岳小文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3):75-80,112
关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储量、产量和出口潜力,俄政府的不同规划以及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的预测数字虽有高低不同,但毫无疑问,俄罗斯东部地区具备向亚太地区出口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基础.虽然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在油气进出口方面具备共同的利益和意愿,但作为距离中国、日本和韩国最近的资源出口国家,俄罗斯在这三个国家的油气进口市场中并未占据重要位置.要改变这一现状,使俄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转化为产量和出口量,俄政府还需要在税收政策、出口政策、投资环境、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家兵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2):66-71,104,105
石油建设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的税负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关系到各方利益。营业税和增值税是税负统筹的重点,应尽量以增值税形式纳税,减少营业税应税额。总承包商纳税统筹应考虑: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将EPC总承包合同按设计、采购、施工的框架进行拆分;采购合同尽量采用由供应商将增值税发票直接开具给项目业主的形式;合理提高采购购置费中归入设备范畴的种类与数量;适当提高采购合同覆盖范围,合理利用混合销售行为相关规定。对于采购运输费增值税的抵扣,为合理增加进项税抵扣额,总承包商宜直接与具备自开票纳税人资格或代开票纳税人资格的运输单位签署运输合同,取得货物运输发票;或者总承包商根据采购地域分布,建立若干货运中心,自行组织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19.
从征税效果和效率的视角,对资源税从价征收进行了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价计征改革存在2大局限性,一方面无法达到"地方政府摆脱资源大省、财政小省困境"和"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等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会造成征税的双重超额负担,导致征税低效率。在此基础上,建议应从整体而非局部推动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系统地进行煤炭资源税收体系再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刘旭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47-54,111
2000年普京首次成为总统后实施的油气政策可以概括为:设置专门机构、扶植国有企业,强化油气资源的政府管理;修改资源性法律、改革税制,确保国家收入;开拓新兴亚太市场,确保油气出口的最大利益.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能源政策的决策重心由政府转移至总统府.由于以梅德韦杰夫为首的俄政府仍希望保留在能源决策过程中的一定权限,因此两者间的利益协调将是俄罗斯能源政策决策的关键.为了确保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俄罗斯将不得不修改已有的税收政策和资源利用政策,但修改的力度仍然取决于决策层内部的利益协调程度.俄罗斯今后将越来越重视亚太市场,这给中俄在油气领域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中俄油气合作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从对俄罗斯今后几年的政策预期来看,中俄间的油气合作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