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06,(16):10-10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4月20日宣布,公司已完成对尼日利亚第130号海上石油勘探许可证(“OML130”)45%权益的收购。1月8日,该公司与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South Atlantic Petroleum Ltd.)签署了该收购协议,但当时尚需有关监管部门审批。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0,(9):14-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23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说,尼日利亚2010年将实现7%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1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也称为《联合国统一运输法公约》,((联合国运输法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The Rotterdam Rules)。《鹿特丹规则》的签字仪式于2009年9月23日在荷兰的鹿特丹举行,当时签字的国家有15个:刚果、丹麦、加蓬、加纳、希腊、几内亚、荷兰、尼日利亚、挪威、波兰、塞内加尔、西班牙、瑞士、多哥、美国。目前签字国巳达23个。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处我国渤海西岸,海洋资源丰富,临海优势突出,是天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环渤海地区的五大海洋资源优势中,天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在我国沿海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港口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港口密度最大,年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1/3,其中天津港口占很大比重,199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这6200万吨,占整个环渤海地区的1/4,除秦皇岛为能源港之外,天津与大连港并列本地区之首。(2)渤海湾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第二大海上石油基地,而天津地区占压倒优势,1996年天津地区海上石油产量占整个渤海总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7,(45):32-33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日】来自中国的大笔投资对于非洲大陆来说算是好消息吗?中国投资者刚刚将一些重要的石油资产收入囊中,又将目标瞄向非洲的金融资产。中国工商银行(ICBC)入股南非标准银行(South Africa’s Standard Bank)方才数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1opment Bank)又与尼日利亚的非洲联合银行(United Bank for Africa)缔结了伙伴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预计今年世界海上石油产量将增长3.5%,增幅低于去年的5.9%,但高于预期今年陆上石油增产的1.5—2%。苏格兰马凯咨询公司(Mackey)说,1994年海上石油增产速度是整个石油工业的5倍多。“我们预计海上产油在今年和今后几年将维持高速增长。”在1994年,西北欧海上石油产量增幅最大,比1993年产  相似文献   

7.
尼日利亚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成本低廉、维修方便的自行车是他们最廉价、最普通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市场潜力巨大。印度生产的自行车在尼日利亚很受欢迎并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中国产自行车。近年来,尼日利亚的自行车进口量不断增加,供货来源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些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及地区。在众多的自行车供货国和地区中,印度的出口量增长最快。印度1996年出口到尼日利亚的自行车价值1050万奈拉(尼日利亚货币),1997年上升到1.02亿奈拉,1998年仅上半年就达1.72亿奈拉。1996年印度出口…  相似文献   

8.
没有人会否认,罗伯特·戴德利(RobertDudley)受命于危难。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Petroleum.下称“BP”)遇到了多事之秋。今年4月20日.该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后沉没.造成11人死亡,超过9971平方公里的污染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中,自此演变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绑架了两百多名女中学生,并宣称将她们放到市场上出售。此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这个非洲恐怖组织的关注。跟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IS)几乎同步崛起,“博科圣地”也于8月宣布建立“哈里发伊斯兰国”,导致国际上许多人误以为两者存在密切关系,甚至认为“博科圣地”是“伊斯兰国”在尼日利亚的分支。为了澄清这些误解,长期从事尼日利亚问题研究的法国学者德蒙特克鲁撰文分析了“博科圣地”的来龙去脉,指出该组织的崛起更多是尼日利亚内政问题导致,并遭到部分政治野心家的利用。他提醒国际社会,如果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将“博科圣地”当作“伊斯兰国”的一部分贸然干涉,或将给尼日利亚这个非洲第一大经济体造成意想不到的动乱。为了解“博科圣地”的起源,首先应初步了解尼日利亚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现状。尼日利亚有两个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和基督教(新教为主)。在人口数量上两教平分秋色(2011年统计显示,该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约占50.4%,信仰基督教的人口约占48.2%)。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图中绿色区域),基督教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南部。在主要大城市中,两教人口都有分布。尼日利亚富于石油资源,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但已探明油田大部分集中于南部陆地和领海,使南方居民比较富有。北部则资源匮乏、临近沙漠,十分贫穷。因此爆发于北部的“博科圣地”危机不仅涉及宗教问题,也涉及南北地域冲突和贫富差距。现任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GoodluckJonadan)信奉基督教,副总统纳马迪·桑博(Namadi Sambo)信奉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0.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会否认,罗伯特·戴德利(RobertDudley)受命于危难。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Petroleum.下称“BP”)遇到了多事之秋。今年4月20日.该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后沉没.造成11人死亡,超过9971平方公里的污染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中,自此演变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相似文献   

12.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10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减少138万桶,至27年低点8427万桶,降幅达1.6%。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中国报道》2010,(1):65-65
尼日利亚的石油、伊朗的天然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中国在十年前开始热切追求全球各地的自然资源,现在这一进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仅2009年9月,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拿出了近10亿美元,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1%的股份。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财富》10月8日】你一定想不到,石油大国尼日利亚的领导人现在居然欢欣雀跃。这个国家深陷一场永无休止的游击战争,导致该国的石油产量缩减至产能的2/3。  相似文献   

15.
据土库曼斯坦国家统计部门消息,2005年土库曼斯坦开采了952.2万t石油和630亿m^3天然气;天然气的产量比2004年(586亿m^3)增加了8%,石油产量比2004年(960万t)减少0.8%;天然气的出口量为452亿m^3,比2004年(420亿m)^3增加8%。  相似文献   

16.
杨建梅 《中亚信息》2006,(10):40-40
俄罗斯2006年1~8月共开采石油3.185亿t(平均每天开采953.1万桶),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2.5%。其中,卢克石油公司1~8月共开采石油5993.4万t(其中,8月份共开采石油777万t),俄罗斯石油公司——5238万t(696万t),秋明一BP石油公司——4946.9万t(633.5万t),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4359.9万t(560万t),  相似文献   

17.
[美国《财富》双周刊10月8日]你一定想不到,石油大国尼日利亚的领导人现在居然欢欣雀跃。这个国家深陷一场永无休止的游击战争,导致该国的石油产量缩减至产能的2/3。  相似文献   

18.
非洲是世界上矿产和能源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20世纪80~90年代,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资源丰饶的非洲国家却普遍遭遇GDP连年下降和经济衰退的“失落年代”.许多人将之归因于资源本身,即“资源诅咒”. 石油大国尼日利亚就是被“资源诅咒”的典型例子,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1 0,尼日利亚石油一度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0%以上.然而,尼日利亚也是世界上比较贫穷的国家之一,70%的人民生活在1美元/天的贫困线以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12日当地时间18点45分,哈萨克斯坦通过管道供给中国的首批石油顺利流到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哈石油管道长960km,总造价大约合7亿美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建造的。管道于2005年11月建成,现在刚投入商业运营。按照合同,这条管道每年至少要输送2000万t石油,这相当于中国2005年石油进口量的15%。为了避免流失,中方在中哈边界安装了计量表。  相似文献   

20.
易全 《中国经贸》2007,(12):11-11
液化天然气(LNG)是能源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占全球气、油的供应增长约40%。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发表的报告,预计2005~2010年间LNG会成倍增长,并有更多参与者加入LNG市场。至2015年,全球十大出口LNG能源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会由1995年的85%下降至60%;卡塔尔、尼日利亚及澳大利亚将位列LNG出口国家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