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摸清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近日,我们对河北省香河县的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虽然个人住房和个人商用房贷款需求量大,可发展相对较慢,助学贷款能够满足需求,可需求量不大,因此我们专门侧重对个人住房贷款和商用房贷款的调查,并对一些有消费贷款的和无消费贷款的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开展消费贷款业务的成功经验和阻碍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香河县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累计贷款金额 5030.7万元,其中农村信…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78-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流动性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明显偏高;而自从我国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以来,流动性约束水平有所下降,消费信贷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今后在我国农村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广大农民的消费信贷业务,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于 1986年,截止 200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 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 56亿元,存贷比例 64%。近年来,联社在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户的支持力度,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业务,拓宽了信用社的经营视野和资金运用渠道,使农村信用联社在市场中及时融通资金,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闲置资金占用。   昆明市农村信用联社 1999年初加入银行间市场,同年 8月成为政策性金融债券一级承销商,两年来,在广大市场成员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深 《农业经济》2002,(10):29-31
在过去短缺经济时代,商品的供给不足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增加供给成了这时期的主要任务,而目前经济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扩大有效需求成了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分析,有助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广东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分析1.1978—1985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较快,生活水平较低,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1985年广东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1978年的1.7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5%,这…  相似文献   

5.
方玲 《致富之友》2003,(12):8-10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97—2002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增加到2086元,人均增加了484元,增长30%。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农牧民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消费进入到一个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旅游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以浙江省为例,针对该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特征及制约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居民旅游受经济收入、市场现状、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示范效应及财政民生性支出等因素的影响,该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具有消费观念相对落后、消费动机多元化,消费总量较大、人均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及消费形式多样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培育科学旅游消费观,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旅游消费能力,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完善市场体制,及加强政府对农村居民旅游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该省农村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消费力是指农村居民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以及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能力。农村居民消费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且关系到“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江苏省1136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力的提升和释放。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力水平,必须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地区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不断升级;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假冒伪劣市场乱象并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八五”时期,广西农村居民收入又有了新的提高,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17元,1994年达到人均1107元,平均每年递增1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递增4.2%,从而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型向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滚动回归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检验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82—2014年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变效应。1996年之前,农村贷款对农村消费的促进作用微弱,农村存款和农村保险的增长抑制了农村消费增长;1996年之后,农村存款、贷款和保险均表现为对农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结论显示,短期内农村贷款对农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长期内农村消费的增加将更依赖于农村贷款和农村保险。为此,积极开拓面向农村的生产性信贷服务和消费信贷服务,增加适合农村的保险险种、扩大保险业务覆盖范围等对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本文运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消费结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村居民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行消费信贷,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可有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文教娱乐等方面,农村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等公共产品的潜在需求不断增大,但有效供给不足,各级政府应加强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为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推出了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综合贷款等各种类型的消费信贷业务。但从黑龙江省来看,消费信贷的开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是国家大力引导,另一方面是银行慎之又慎,居民则是旁观者多。那么,开展消费信贷究竟难在哪里呢?难点之一: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据调查,目前就申请消费贷款群体而言,主要是那些工作较稳定、收入较高、文化程度较高、家庭较富裕的阶层;就消费信贷的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13.
消费信贷就是消费贷款。它是指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用来购买商品。通俗的讲,消费信贷就是居民个人用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花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它使消费超过现有收入和储蓄的限制,通过借款增加即期购买力,从而提供更多的需求。   一、消费信贷缘何难“热”   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的历史还很短,由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因而缺乏消费信贷的基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尝试这一新的方式,进入 90年代以后,消费信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推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目前农村消费信贷的具体情况,笔者最近对河南驻马店的一些基层农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共向农户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6份,有效率98.6%。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份额较小,适合农村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匮乏;农村居民企盼财政贴息惠及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农村消费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态势。为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国家决定给农村信用社增加15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居民生产和消费,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增加农村生产和消费信贷,激活农村市场,拉动需求增长。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是积极的、及时的。我国农村市...  相似文献   

16.
《致富之友》2005,(1):50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2090元增加到2001年的2366元。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从1997年的55%下降到2001年的47.7%,这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由温饱迈入小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仅国家出台了包括降息在内的各种政策来启动消费,而且各家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消费信贷政策。但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虽也在发展市场经济,但农民很难根据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选择。由于农民对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导致了农民在市场农业中风险系数增大和预期收入的不稳定,这就造成了农村消费热点很难形成,消费倾向比较偏低的结果,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一是农村消费市场并不取决于农民购买什么,还未购买什么,而是取决于农民口袋中有没有余钱来购买商品。再者,从目前的农村消费中可以看到,农民收入中的一大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12亿人口,70%在农村,9亿农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消费状况大有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1903元,比1978年提高27.4倍。但目前农村商品的零售总额仅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43%,农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都有较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在生产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需要的小型农机具、排灌设施、运输车辆以及农药、化肥、农产品加工设备等,其数量都呈增长的趋势。在生活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总的趋势是呈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一、商业银行住房金融发展需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市场 1、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需积极拓展新的住房金融业务资源。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住宅消费的逐步升温,商业银行的住房信贷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从1998至今4年多的时间里,全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32倍,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50亿元,余额达到2008亿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看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存在着“主动性消费”和“被动性消费”。政策供给者应积极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力度,以消除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与农民纯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结构的“背离”影响,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