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郑杰 《魅力中国》2014,(10):213-213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际语境下,交际双方进行双向传播和沟通的语言信息。论文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出发,就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常见类型进行了详尽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并给出了正确引导中学生应用网络语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纯 《中国城市经济》2010,(5):80-80,86
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称为网络语言。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这种原先只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新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了。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对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等层面的探讨,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影响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语教学带来了冲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味拒绝,也不能全盘接受,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识。。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我们拟从当前中学教学中网络语言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3.
刘莉 《新西部(上)》2012,(10):165-165
本文阐述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介绍了网络语言的概念、特点及典型表现形式,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体现的语言经济学思想。即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理性原则、语言交际的经济学均衡原则与省力原则、语言的网络效应和趋同原则以及语言的有价值性。但是,我们应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变异与规范,应予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语言的各种变体引起了语言学界和社会学界各学科的关注,很多人认为网络语言会走进生活成为污染现实语言的来源,所以应当给予制止。该文根据调查,发现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除了计算机输入的特殊性之外,使用者身份隐匿这一特点对网络语言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不必对网络语言走进生活、污染生活语言过度的担心。  相似文献   

5.
王斌 《中国经贸》2008,(20):84-85
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际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一种用于网络交流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对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批评,有人倡导。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多、变化灵活、个性化强等特点,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概括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起因与发展现状,对网络语言争议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及对策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关  相似文献   

6.
一、网络语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界定 (一)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1.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是指后者。如"网络语言,网下流行。"网络语言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网络语言若经得起时间考验,约定俗成后就会被普遍接受。这些被普遍接受的网络语言将成为大众语言的一部分,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7.
赵莹 《中国经贸》2011,(14):154-154
拉法格曾经指出:“一种语言不能跟它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的确,语言总是出现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既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又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网络语言也不例外。本文探讨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并阐述由此涉及的母语安全与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网络语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界定(一)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和特点1.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是指后者。如"网络语言,网下流行。"网络语言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网络语言若经得起时间考验,约定俗成后就会被普遍接受。这些被普遍接受的网络语言将成为大众语言的一部分,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称为网络交际语言,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这种原先只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新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了。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对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等层面的探讨,而对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影响以及对汉英语言发展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以便于社会文化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马建阳  郑玮 《魅力中国》2011,(17):231-231
语言创造了生活。网络语言的兴起与发展同样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但网络语言同样因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对传统语言造成了冲击。而缩略词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希图通过以网络缩略词为例,考察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中的状态,即网络中语言所具有的功能的消长程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普及使网络语言成为了当代社会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正以其不同于传统语言的鲜明特点对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阐述网络语言概念和特征的基础,对青年官兵使用网络语言的心理进行分析,并针对网络语言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语言作为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一套符号系统,它的表现形式要受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成为它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的传播载体.我们研究语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运用符号学方法理论作为指导,了解网络语言发展规律,从而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并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因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生态文明的思想也逐渐渗透到语言学研究中,生态语言学应运而生。伴随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日益盛行,语言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解析,探讨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动态性,语言与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4.
张慧 《魅力中国》2010,(32):237-237
网络语言因为其表意生动,形式灵活等原因,逐渐被众多网民接受,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学界就其语言规范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辨证的看待网络语言,即要遵守根本的核心的语言规范,也不能忽视语言系统内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樊星 《黑河学刊》2013,(4):39-4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网络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日益重要。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中流行,还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对待网络语言,要积极吸收一些促进语言发展的成分,促进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的教学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规范语言,而网络语言却游离于规范之外。网络语言很多时候是语言的一种灵活运用,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所以去学习模仿的人很多,势必会影响到语言的规范性。只有认识到语文考查时的语言规范性和网络语言的差异,并灵活运用,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其一,网络语言是一种谐音,比如数字代替文字"520""5757124""5201413"等等,很多人看到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来阐释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类型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际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一种用于网络交流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对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批评,有人倡导.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多、变化灵活、个性化强等特点,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概括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起因与发展现状.对网络语言争议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及对策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如果让这样的不文明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本文将就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探讨,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在使用者的喜好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简洁、新奇、不稳定等特点。主要反映在语音方面的变异包括谐音和缩略等几种形式。要正确对待网络语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