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入世,国门进一步打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独资企业,到跨国企业去工作已成为许多求职者的心愿。而作为求职者,了解和熟悉跨国公司的一些面试考核方法,对于顺利地通过面试,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很有必要的。微软所见考官愈多成功希望愈大微软面试应聘者,一般是面对面地进行,有时也会通过长途电话,越过千山万水,考官和应聘者只是坐在电话线的两端。每一个面试者要同微软公司的5~8人面谈,有时可达10人。每个考官的面试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主考官均是各方面的专家,每人都有一套问题,各具不同…  相似文献   

2.
面试不是在为应聘者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陷阱.而是帮助应聘者翻越一个又一个的坎儿,最终发现其潜力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个理想的面试环境,不仅有助于舒缓应聘者本已紧张的神经,以帮助他们最好地表现自己并能有助于面试官集中精力去获取关于应聘者的关键性信息,对其未来的工作业绩作出准确的预测;同时还能够有助于企业在公众面前宣传和维护其专业、负责、尊重人才和积极进取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求职者印象管理的三要素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求职者在面试自我介绍阶段、问答阶段和心理测验三个阶段过程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和技巧,最后为用人单位识别求职者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招聘面试质量影响企业所招聘到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企业长远发展、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印象管理角度分析其在企业面试中的作用,希望企业能够营造一个高质量的面试环境,使求职者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企业也因此吸引了人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6.
陈铮 《魅力中国》2010,(35):26-27
ABc半导体作为全球最大的专门从事闪存开发和营销的高科技跨国企业,屡次出现应聘者面试表现很好,但实际工作做不好的“失真”现象发生:为此,公司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招聘法。本文将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准备工作,实施,结果评价3个方面剖析如何具体运用,并分享经验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求职难已成了一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大学生走出校门,必然要经过求职面试的门槛.许多大学生品学兼优,却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就是摔在了求职面试的问题上.特别是自身对求职面试的准备不够.在很多的招聘现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应聘学生找不到录用的单位,原因也主要是出在了应聘者身上.所以,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求职面试指导,教给学生包装自己,推销自己,是一项学校应该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CEO手记     
学会感恩 日本有一家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公司,该公司每年都会招聘新员工,招聘的最后一关由社长亲自面试。而题目只有一个:“请问你有没有洗过妈妈的手脚呢?有何感想?”应聘者的答案若是没有,那么社长就请他回去洗妈妈的手脚,三天后再来面试。应聘者为妈妈洗手脚时,才发现与母亲的距离从没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为了在面试官面前塑造自己符合岗位要求的良好印象,而在面试中夸大自己的某些能力或者虚构实践经验,还有隐瞒一些不良习惯和经历。这种面试中的作伪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效率与质量。文章主要从面试作伪的几种类型特点,识别的方法着手,为企业招聘提供一些应对对策,希望能够对其招聘工作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冯明  李聪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118-122
文章将政治技能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印象管理与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中,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印象管理的五种策略为前因变量,探讨在个人变量—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下,印象管理策略对员工主观职业生涯的影响。研究发现印象管理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治技能对此影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个人高的政治技能水平下,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使用推动了个人主观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成功。研究还指出了企业今后有必要对员工进行政治技能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最初印象管理概念局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关注对人际行为的探讨。但近十年来,印象管理研究进入了以人力资本为主要关注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视野,渗透到包括员工招聘、考核、评价等方面,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印象管理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对于组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印象管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开始,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考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是决定面试结果是否公平、合理的最主要因素.文章以某高校2006年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面试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来反映此次考官的评分信度.结果表明此次面试总体上考官间有较高一致性,但考官的面试技能、考生的面试表现、评分纬度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应聘者如何知觉甄选过程的研究逐渐成为甄选研究领域新的热点。文章介绍应聘者知觉的三种主要理论研究框架:传统组织公平理论、Gilliland的模型和归因理论,并分别对这三种理论框架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提出未来研究进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沈宽 《浦东开发》2003,(2):48-49
除服装秀、模特秀之外,时下申城似乎又多了一类活跃于就业与再就业行列之间的“打工秀”。日前一位来上海找工作的年轻人参加一次应聘面试,答题时主考官频频点头,最后又很客气地将他送出来,让他回家等通知。过了一星期,这位应聘者还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显然这位年轻人的素质与招聘单位要求还有距离。在求职市场,有那么  相似文献   

15.
王磊 《中国报道》2012,(7):59-59
作为世界顶级学府,牛津和剑桥一直保持着严格的面试制度.但面试考官出的题目往往冷僻怪异,让考生像经历了一场噩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面试又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在求职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位毕业生最关心的话题.掌握一定的求职礼仪技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面试前的形象包装、面试中的礼仪技巧、面试后的礼仪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掌握的礼仪技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服务接触中的员工行为为刺激,探讨了顾客所持有的内隐人格理论(实体论/渐变论)在其对服务组织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支持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254个样本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的方式,结合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实体论者较渐变论者更容易在服务接触中通过观察员工行为形成对服务组织的刻板印象,而且实体论者认为这些零散的员工行为足以作为依据对组织做出判断;此外,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无论后续的服务表现如何,矣体论者对服务组织的看法都很难改变。研究结论为服务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服务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质量管理和顾客行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校园招聘中被淘汰应聘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意图很少受到关注,突出表现为大量应聘者被企业默拒。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讨校园招聘中被拒方式对被淘汰应聘者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有拒绝通知的情况相比,被默拒的应聘者对招聘企业的互动公平义务完成度评价最低被拒方式通过互动公平义务完成度对应聘者行为意图起作用,被默拒者对招聘企业有相对负面的行为意图;同时,有拒绝通知的几种被拒方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招聘企业应给被淘汰的应聘者发放拒绝通知,尽量避免默拒带给应聘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招聘具有招、应聘双方信息透明度高、招聘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等特点。影响企业招聘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招聘团队的胜任力、招聘方法的选择、应聘方的满意度及应聘者的素质等。基于此,提出了组建合适的招聘团队、建立招聘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招聘方法,提高应聘者的满意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应聘者培训的模式能让企业和应聘者有了较长时间的相处,减少了双方的盲目性,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聘者反感这样的培训活动,因为每一个公司的培训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毫无特色。本文以某证券公司招聘为例进行探讨,涉及该证券公司应聘者的培训情况、应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企业招聘效率的提高、应聘者培训方法的优化增添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