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财政部在全国设置了35个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就地履行中央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专员办的‘职责主要分为七大类:一是监督检查国家财政方针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及中央预算的执行情况;二是监缴政府其他收入和检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检查核实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结算及其他涉及中央财政的重大事项:四是对“一行三会”等地方派驻机构预算编制审核:五是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审查:六是对中央财政重点支出项目执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张彬 《山西财税》2006,(9):38-39
中央财政近年实行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财政支农项目支持对象已经向农民转移。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正在面临挤占、支持对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对实现“三农”政策目标具有现实、紧迫的意义。本文拟从财政监督与农民监督如何有效结合角度,以江西为例提出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建立健全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的奖补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考评,并安排资金给予奖励和补助。  相似文献   

4.
加强财政管理是振兴财政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财政管理是振兴财政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财政发生了很大的困难,财政两个比重的不断下降有目共睹,许多地方甚至包括中央财政捉襟见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振兴财政”就成为近几年财政理论和实践工作的一个口号。那么,如何才能振兴财政,财...  相似文献   

5.
2007年,湖北省当阳市被财政部确定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市)。市财政局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的“酵母”作用和导向作用,积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物带扶”、“财政贴息”等多种扶持方式,吸纳金融、企业、群众等对农业投入,并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打捆”使用。项目区共整合财政资金224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62万元、省级财政911万元、宜昌市66万元、当阳市本级财政203万元),带动和粘合社会对项目区的投入10618万元。其中:银行信贷资金2800万元,企业400万元,农民合作组织90万元,受益主体投入5040万元,  相似文献   

6.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略)。 (二)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支持农村改革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财政部门积极做好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运行管理,在实行财政预决算制度、财政专户储存制度和资金使用日常审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规范“以票管费”,加大预算外资金监管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该县预算外资金收入42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1%;支出4128万元,完成预算的99%,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动态传真     
中央财政紧急安排1.82亿元支援灾区;今年中晚稻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税收减免有了统一管理标准;我国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财政支持;财政部设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富民强县;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国土资源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力省份进行惩罚;财政部、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做好“两免一补”政策宣传;农业部设立中华农业英才奖;国土资源部严禁使用土地“以租代征”;全国人大开展农业法执法检查;北京启动“信息助农工程”;浙江对财政扶贫资金实施全程同步监管;广东对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安徽农村全面推行服务代理制。  相似文献   

9.
农业司 一、切实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按照十七大关于“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力度,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导向功能和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继续探索财政贴息、信贷担保、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7日,河北省财政厅召开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动员部署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  相似文献   

11.
财政扶贫是政府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是财政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资金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扶贫工作的实效。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体现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的公平性,中央财政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方法缺乏正向激励,制约了地方扶贫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更好地适应当前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对现行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各级财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财政支农的重大任务,牢牢依托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平台,完善资金使用机制,推进资金整合,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项再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威县财政局“多管齐下”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极大地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底,财政部驻江西专员办根据分类监管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要求,积极创新区域性财政收支综合性监督的新路子,整合力量对江西省遂川县2003至2005年中央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开展“一站式”、“立体式”、“全方位”检查与调查,对“综合”监督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监督成效明显。本期专题特发此稿,旨在为各地开展“综合”监督提供有益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 中央对建设新农村在资金上给予了不少的倾斜,但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配套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因此,县级财政要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一是要着力推进财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源梯队,做大财政经济蛋糕,积累财力,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建设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独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拨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保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配套资金管理的现状从目前情况来看,配套资金主要有三类:一是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中明确规定要配套的,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部财发【2000】6号文件明确要求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为1:0.9;《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政部财农字【2000】8号)文件规定:地方政府应按不低于中央财政安排  相似文献   

17.
《贵州财政会计》2001,(2):34-35
财政信用资金自建立以来,为开发地方财源,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社会事业的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支持乡镇发展种养殖业方面成绩较为突出,但是,由于原来的管理办法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项目管理不力,效益低,项目论证不充分,创办项目多、但开花结果的少,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加之个别单位对财政信用资金存在着错误认识等原因,导致财政信用资金回收率低,有的甚至不能收回,债务额直线上升,地方财政包袱越来越重,为了防止这种恶性循环现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办理的财政信用资金信贷业务已停转,并对已投放出去的贷款实行“只收不贷”,因此,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制定强有力的回收措施,加大财政信用资金的回疏力度,将多年来长期积压在外的逾期信用资金强行回收。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省财政厅己下达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38亿元,按新的筹资标准确保了中央及我省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下达。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制定本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李鑫  张爽 《财政监督》2007,(2):33-34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将继续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有所提高。然而,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尤其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