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是安身之本、就业之路、致富之源,对国家和政府而言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近年来,江西省劳动保障系统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号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服务工作力度,使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结合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江西省实施创业促就业政策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3,(2):4-6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13.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由谁建立?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4.
<正>一、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法律含义及其在中国的立法现状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144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代表)、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之间,就制订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即是说,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抓制度建设从源头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一是建立健全三方机制。由区人社、工商、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组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就业、劳动监察、信访、行政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合同管理为一体的大维权模式,合力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成立了“金间区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及“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职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旸 《活力》2009,(17)
一、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劳动政策的制定、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开展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完善社会保险等)、提高劳动条件和环境、协调劳动关系(形成有效的三方协商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一如既往关注充分就业改革的同时,促进体面劳动的一个内容是更多地关注劳动者的社会权利、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问题。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8.
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三方协调机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十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加快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步伐.规范了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进一步形成了“主体协商、三方指导、政府调控、社会推动”的多元协调机制.保持了劳动关系总体上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了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经贸部门和企业家协会协同工作的基本格局.具有江苏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骆丹君 《企业世界》2005,(12):22-22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上,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7,(2):18-19
虹口区上海市人口大区之一。区域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少,中高层次的服务产业少,就业压力非常大。2003年,区委、区政府在总结1997年至2002年该区抓就业丁作的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抓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思路。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虹口特色的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新路。目前,全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协力抓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化、市场化扶持创业的框架趋于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乐于创业”的氛围不断增强。三年多来,累计扶持发展微小型企业4200多户、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3600多个,直接净增就业岗位10570个,吸纳从业人员22683人。全区无业、失业人员总数由2002年的12万多,下降到日前的9.7万,涌现出了一批国家、市先进创业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