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铮 《上海国资》2015,(3):54-56
核电装备制造更多代表的是国家战略,也是制造行业的制高点,全面体现制造企业的技术、管理、品牌的综合实力早年尚带神秘色彩的国内核电产业现已是万众瞩目。2014年以来,对于核电产业利好政策消息不断,国家高层持续为核电站台,总理亲自做起"推销员"角色,力推核电走出国门。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亦从中受益颇多,其目前占据国内核电主设备市场约45%以上份额,近年亦开始出口国际市  相似文献   

2.
核电棋局     
6月12日,由上海电气承制的全球首台AP1000国产化主设备——三门核电1号机组安注箱,在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电站辅机厂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我国核电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吸收”的发展路线,目前已投运的核电站中大亚湾和岭澳一期4 台机组引进的是法国M310 堆型;秦山三期引进的是加拿大CANDU-6 堆型;田湾一期引进的是俄罗斯A ES -91 堆型。三个国家的三种堆型造成了我国核电技术引进的复杂局面,最后法国技术占得了先机,中广核在岭澳一期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20 多年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方案。目前CPR1000 方案成为了我国全面推广三代核电技术前普遍采用的技术。在常规岛设备市场,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电集团。东方电气的技术合作、引进伙伴是法国的阿尔斯通,这使得公司在“二代加”技术的常规岛方面占得了先机,目前市场份额超过70%。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也取得了突破,生产了我国首台自主品牌的蒸汽发生器,用于岭澳2 期项目。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起步很早,20 世纪80 年代就主要负责了秦山二期项目的建设,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掌握了核电核心技术, 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 N P650。秦山二期扩建项目的2 台机组于2006、2007 年开工,继续采用C N P650 堆型,核岛和常规岛设备将主要由上海电气提供,除此之外,上海电气也参与“二代加”机组招标,目前持有阳江一期的常规岛设备订单,宁德、红沿河项目部分核岛设备订单。哈电集团曾经为秦山二期项目提供2台650M W 汽轮机和发电机,在三代技术A P1000 的引进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负责提供三门一期和海阳项目的常规岛设备和部分核岛设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14,(11):44-46
正核电作为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之一,在满足我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电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核岛主设备制造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成为核岛主设备制造产业的必然选择,核电设备制造骨干型企业则义不容辞地担当着科技创新发展的"领头羊"重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14,(16):50-52
正引进吸收再创新,我们不搞"交钥匙"做法在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之后,我国就要实现这一技术的自主化和再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时任国家核电筹备组组长,我参与了组建国家核电。2007年2月13日,中组部和国资委宣布了以王炳华为董事长和党组书记的国家核电领导班子。我被中组部任命为该公司独立董事。国家核电为一股份制公司,国资委代表国家控股60%,中核集团、广核集团、中电投集团和通用机械集团各占10%股份。国家核电的任务是:代表国家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AP1000依托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  相似文献   

6.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3,(3):98-100
陈英民这个年近8旬的核电老兵,正在进行第四代产品试制和第五代原理研究,提早5-10年培育别人难以复制的优势在上海电气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简称"一机床"),总工程师陈英民被大家戏称为"大熊猫","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从事核电的‘老把式’,我们要好好保护的。"陈英民是中国第一台核电——秦山核电站设备制造期间从事核电的,迄今已40多年。1995年即到退休年龄的他,十多年来退而不休,一直工作在一线,每天与普通员工一样,赶100多公里路到位于上海临港的工厂上班。  相似文献   

7.
继续保证核电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核电依靠实力和信誉打造了一张国家名片。中国核电企业长期以来安全运行的经验,以及在核安全上保持的良好历史纪录,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海外的重要优势。上海电气是国内最早从事核电设备制造的集团,发展轨迹几乎与中国核电产业同步。其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仪控仪表完  相似文献   

8.
2009 年6 月18 日,全球首套三代核电AP1000 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的最后一批成型钢板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家核电)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启运,运往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现场。至此,由“国家核电”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承担制造的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CV 底封头的64 张成型钢板全部出厂,标志着“国家核电”已经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掌握了三代核电A P1000 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制造的先进工艺,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 台A P1000 核电机组的工程建设以及后续项目的批量化、自主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 国家核电  相似文献   

9.
自第一座军用堆的建成到2019年7月三代核电机组再次获批建设,我国核电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进入了核电重启时期。主要简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核电技术路线,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以及相关的发展规划。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是核电产业和制造业的奋斗史。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在有限的核电项目中不断提高。面对核电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我国核电从设计院到制造商共同承担风险,突破困境,实现了三代技术的国产化。在更先进的核电技术需求背景下,核电产业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产业设备制造供应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国家核电:掌握三代核电安全壳底封头先进工艺2009年6月18日,全球首套三代核电AP1000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的最后一批成型钢板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家核电)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启运,运往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现场。  相似文献   

11.
上海核电产业已经走过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70 年筹建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728 工程”迄今,上海共有180 余家企事业单位投入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开发和研究,先后参与了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一期、秦山二期、岭澳一期,以及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堆、军用堆等核电站的研制任务,目前正在参与国内所有的核电站新建项目,为我国核电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加快核电设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国家已正式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海积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确定了总体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核电建设工程为依托,立足于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构筑产业链,形成成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上海核电产业的攀登和超越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欧阳予简介     
欧阳予 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俄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及上海核工院高级顾问,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时,我已经68岁。国务院任命我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筹备组组长,我带队具体参与了国家决策引进世界先进核电技术AP1000的全过程,并在谈判桌上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3):1-1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电自主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核电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我国将规模化建设核电,另一方面国际上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商业化应用阶段,而国内的技术基础也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抓住机遇,大幅提高核电自主化水平,是下一步核电自主化工作的重点。本文在比较可选用的核电技术方案、分析可选择的核电自主化发展道路基础上,提出关于核电自主化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核能事业从无到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凝聚着我国核电专家们的大量心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正是这些专家之一。他参与过许多技术路线、堆型选择、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工作,主持过大量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设计,组织并实施过很多自主设计及其重大技术方案的审定。这位国家"能源智囊团"的主要成员为我国的核电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核电的不解之缘1950年2月6日中午,14架巨型轰炸机从台湾飞来,在上海市区投下了67枚炸弹,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政策,加速推动核电产业能力和装机容量的扩建,包括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自主化,使核电在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花落中国,四台机组先后开工。本刊记者2009年1月曾经采访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了解到中国将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第三代AP1000核电站(详见《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花落中国,四台机组先后开工。本刊记者2009年1月曾经采访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了解到中国将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第三代AP1000核电站(详见《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实现了首次临界。这标志着我国实施的核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重要的里程碑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前列。这是国家"863"计划实施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在重大科学工程研究建设上产学研结合取得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核电大好发展形势下,哈动股份核电设备的生产有何规划?发展优势在哪里? 哈电集团:哈电集团核电总体发展思路:在已取得订单设备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以生产蒸发器为主的秦皇岛重型核电设备生产基地,建设哈尔滨百万千瓦级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大型辅机生产基地以及哈尔滨经济开发区的核电泵、阀生产基地等三大基地。 1.核岛主设备以二代改进型、三代及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稳压器、非能动余热换热器及压力容器为主导产品,形成年产2 套的配套能力,并开发控制棒驱动机构。 2.汽轮发电机组以C P R1000、A P1000 等产品为主线,形成主辅机设计、制造4 套/ 年的能力。 3.泵阀基地以A P1000 主泵电机、C P R1000 主泵、核岛、常规岛安全阀、闸阀、截止阀为主, 形成4~5 套/ 年的配套能力。 4.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设备设计自主化,同时形成核岛及常规岛的整体配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