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市面上正热销一书,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屋子里有许多奶酪,四个小精灵每天都要到房间里去尽情享用这些奶酪,对这种悠闲舒适的生活,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的奶酪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四个精灵的反应各不相同:“嗅嗅”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够迅速地开始行动;“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唧唧”领会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书中所说的“奶酪”,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譬如事业、工作、金钱、爱情…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贺平 《企业文化》2005,(11):1-1
“神六”的火焰照亮了这个秋天,关于它的话题足够温暖整个冬季。 有位外地企业的朋友老顾是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他来京开会,一见面就对我说,你的杂志我们期期都翻,不过,说句话你别往心里去,那些长篇大论的空谈理论文章我们都没有工夫看,能不能多整点适用的? 老顾从企业来,企业的声音我们怎能不往心里去?如今研究企业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确实有一些企业文化人闭门造车,构架空中楼阁,追求用最新潮、最时髦的语言修饰企业文化;他们为企业策划,离现实很远,既不能救活企业也不能安邦定国,却制造了一批“专家”。企业不喜欢读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媒体上天天都是有关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新闻,中央2台的“直击华尔街风暴”栏目持续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企业里几乎每家都在处理调整、裁员、节支等问题,员工人人自危;朋友们见了面谈论的也多是“你们公司裁员了吗”、“你的职位能不能保住”之类的话题,至于说“拿了多少年终奖”、“有没有加薪升职”等问题,谁要是能提出来,很可能就会被视为外星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3—2016年1 529家上市企业数据,从企业微观视角,研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为理解经济政策的影响效应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企业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杠杆”“去产能”和“降成本”单项任务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同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两项任务时,会出现交叉促进效应,“去产能”会促进“补短板”,“去杠杆”能促进“降成本”。由此可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虽然短期难免会触动企业产生阵痛,但却能为企业发展积蓄新动能。需要指出的是,对国有企业而言,交叉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则十分显著。但对ST企业而言,实施单项任务和多项任务基本上均不显著。因此,企业在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时,应抓住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对非国有企业要善用组合拳,其他企业实施单项任务和多项任务同时实施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童装之都”浙江织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抢才”现象:许多企业的老板整天守候在车间附近,高价竞聘和争抢能基本操作纺织机械的外地打工者。无独有偶,为了招聘能操纵大型数控机械的技术工人,杭州市汽轮机厂等浙江十余家企业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他们提出的要求并不算高一中专或职高以上水平,有数控设备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美国“伟哥”登陆中国;姜伟抢注“伟哥”;“伟哥”黑市猖獗;“土伟哥”揭竿而起,连横抗击……国产伟哥命运如何?在这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三便宝”上演了一出惨烈的悲剧,至今仍让许多人回肠荡气。三便宝可以在一夜之间让那粒蓝色的精灵风行大江南北,而且还要飞到美国去,却又在一夜之间被视为禁品,遭到全国封杀。三便宝至今没有被宣判存在质量问题,但是她的“死”是一种必然还是偶然呢?三便宝能够重新复活吗?  相似文献   

7.
《老子·五十八章》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把这句话放到营销生活中,体味会更加深刻。比如,在“三鹿牛奶”事件发生后,国人都在思考究竟还能再喝什么来拯救我们“心灵”的时候。一家企业却“因祸得福”,它的产品让人瞬间青睐,它的销量短期骤然猛增,这个产品就是豆浆,这个企业就是九阳公司。  相似文献   

8.
在“非典”的日子里一样有商机,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在“非典”的日子里更要讲“良心”,不讲“商业良心”你就不是好商人;在“非典”的日子里你必须讲道德,可不能钻进“钱眼儿里”……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之下,欧美企业遭受重创,很多看起来“用得着”的企业都在急于出售,这时中国企业就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量入为出,选择能“买得起”的企业去买,不要因诱惑而强行撑大自己的胃口。  相似文献   

10.
在与许多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企业管理的关键基调,往高深里说,就是本企业的基本管理哲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基本答案,一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吸引人、管理人、留住人;二是通过严格的制度来构建规范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拥有正规的发展壮大渠道。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全面,如果将两者有效结合,也许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借鉴中国古代的立国之本,就可以归纳为“外儒内法、王霸杂之”。其中“儒”和“王”在企业管理中代表着企业文化,而“法”和“霸”则代表着企业的制度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佛祖释迎牟尼曾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上来。释达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的生命存在于大海之中,离开大海很快就会于拍O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社会、单位和企业来说,都是“一滴水”。因为无论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还是工作的单位、企业,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没有我们一个个具体的人,不要说各个单位。企业,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我们这个社会、单位、企业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是不能脱离社会、集体这个“大海”而独立存在的“一滴水”。大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股份制的引人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由之路,但它又必将对我国企业职工的传统文化观念带来巨大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源于不同经济体制的差异,同时更源于不同经济体制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与封闭心态的冲突。股份制是一种开放的经济体制,它鼓励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不仅经理是一个社会职业,可以自由决定去留,而且企业的职工也是“自由人”,可以根据合同决定来去。同时,在这样的企业里,各种思想、各种观点都可以得到自由的表达;与此相反,中国企业职工求稳的心态,往往倾向于终…  相似文献   

13.
语录     
钟志华  李占国 《经营者》2014,(10):37-37
“我们希望能跳出去,甚至走到它对面去,走到大众品牌目前没有或将来也不会覆盖的区域里去。”——上海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个很虚、很广,是个什么人都能说谁又都说不清的概念。可是,凡是管理者,谁又能回避它呢?任何事业要想绕过它,都不可能。现实会逼着你,按着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去做工作,久而久之就是你组织里的文化;所以,组织文化就是领导文化。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如此。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会计与酒     
酒是一个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可敬可泣,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会计与酒在面目上是不是有类似之处呢?  相似文献   

17.
《厂长经理之友》2011,(1):98-99
盛世和平厌朗气清,一壶老窖,两三知己。酒是—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相似文献   

18.
乐天 《新前程》2010,(6):80-80
进入用餐者寥寥的酒店餐厅,想不注意到那桌觥筹交错、笑语喧哗的客人都很难。在庐山这家颇受网友推荐的酒店餐厅里,美味的鄱阳湖鲩鱼却需要就着五六个大男人的吹牛,耳朵自然就没法闭起来。信息如下:这桌来自某沿海城市某金融企业的团队游客,头衔除了“总”就是“主任”;共同去过很多旅游胜地用餐喝酒,熟知各地的啤酒、白酒和美食。  相似文献   

19.
单位组织去陕北旅游。我想,冬季去壶口观瀑,那里滴水成冰,山寒水瘦,这个季节的黄河,既无夏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洪滔气势,也没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两岸风景,更不会有什么“飞黄”的壮举场景,陕北腰鼓的热闹。黄河壶口瀑布——这个在歌里、梦里、故事里、电视里,千万次神游过的壮美之景,在这“冷静”的季节里,将会以怎样的感动,让我与它面对呢?若是能看到雪中的壶口瀑布,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致呢?  相似文献   

20.
年夜饭,铭刻在中国人骨头里的欢乐交响曲,却被一段段不和谐的音符打乱。号称“中国糖果之乡”的地方大肆生产带着毒素的甜蜜;“名烟、名酒”却在小村庄里搞定;新茶旧茶全靠商家一张嘴;燃放爆竹听到的或许是一声惨叫。年夜饭啊,年夜饭,可别成了“年夜烦”。早到的祝福,早到的提醒,都是为了让百姓能吃上可心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