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保障粮食供应、确保粮食安全,再次被党中央作为头等大事郑重强调。去年,我国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粮食增产,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但受国内需求增长、国际粮价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粮食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供需状况已转变为偏紧平衡。在粮食、食用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下,2007年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带动其他一些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国家统计局12月初发布了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公告,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超过11000亿斤,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七年增产,今年很可能实现八连增。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了七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10916亿斤。但是,与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相比,中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最脆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这种平衡非常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非常有限;第二,这  相似文献   

4.
倪雷 《华商》2008,(4):36-37
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问题。粮食问题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各项改革才有宽松的经济环境。要解决粮食问题,实现粮食产需平衡,从我国国情和粮食的实际出发,一要增产粮食,二要节约消费,三要搞活流通。粮食商品流通搞活了,可以促进粮食生产,满足粮食消费。本文仅就当前粮食流通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总产实现七连增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312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48亿亩,比上年扩大1329万亩,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粮食的供需平衡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物质基础,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应以自力更生为基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通过粮食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粮食市场,以实现粮食总量平衡和品种平衡。为此,改革内外贸分隔的旧体制,实行粮食内外贸一体化,已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人均现有耕地3.25亩,居全国第二位,属于粮食产销平衡省区,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有保障,多年保持了自给有余、对外品种调剂的生产格局。一、宁夏对西北地区粮食供求平衡作出了贡献按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宁夏分为南部山区和北部引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及价格变化、世界粮食供求发展变化趋势等,在当前推进城市化、农业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进出口战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7年增产。7年间,我国粮食产量从8614亿斤增加到10928亿斤,增加了2314亿斤,年均增长率接近3.3%,这是195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供给水平最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保障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粮食问题、国际粮食需给和粮食安全保障等论题及其基本论点给予分析整理和解说。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夏粮今年又明显增产,国内粮食供给充裕,价格相对平稳。虽然本轮世界粮荒没有波及到中国,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将始终存在。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要以财政政策为重点,继续深化改革,配套使用金融、法律和行政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若愚 《中国物价》2011,(9):32-35,10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存在关联,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2011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14.
1建立三峡粮食储备体系势在必行三峡地区位于川东鄂西,长江横贯193公里,其中库区面积567万平方公里,人口1460万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生活的前景随着国家开放开发政策基本改善,但仍处于全国水准的最低记录。以一九八四年全国粮食大丰收为例:这一带粮食商品率仅10%左右,较之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还少。国家每年按计划进行粮食调运不仅解决粮食产销丰欠平衡的温饱问题,而且为粮食区域平衡、品种平衡、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做了大量的物资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三峡粮食储备已成为国家物资地方平衡进行扶贫攻坚的重点地段。随…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7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平衡市场粮食价格水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家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及制定最低价格标准要兼顾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粮食产前、产后方面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粮食安全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供应保障、生产、储运等三个方面广义的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外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努力。显然,中国加入WTO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加入WTO后我国粮食对外贸易,明确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影响,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正确引导国内粮食消费,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平衡外汇收支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入WTO与我国粮食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河南在国家粮食战略中的地位研究入手,排查建立粮食安全生产体系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韦京 《中国市场》2009,(21):42-43
<正>"粮食经济人",俗称"粮贩子",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是随着中国粮食市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群体,他们是我国粮食市场的主体。可以说,没有"粮贩子"的存在,我国的粮食市场也不会存在。他们的主体构成有:运输户、粮贸公司、部分粮库及粮食加工厂等。目前,我国粮食经纪人已超过100万名,他们收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商品粮。回首过往,"粮贩子"们为全国粮食供需的地区平衡、稳定地区粮价、促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做出了不可抹灭的的贡献,而近日屡屡发生的一些事件,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和讨论粮食经纪人身后的粮食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军快速向城市进发。我国农民存粮观念和粮食的消费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储备形式由农民的家庭粮仓向商品粮仓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河北省的粮食供应仍处于总量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粮食安全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通过对河北省的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储备形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河北省在粮食储备形式转变的路上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