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水足迹理论对广西2004—2014年水足迹账户进行核算,评估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结合LMDI模型计算驱动力的贡献度,对各驱动力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水足迹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水足迹占比较大;广西的用水效率逐年提高,水资源利用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分解出的驱动力中,人口效应为正向驱动力,人口增加对水足迹变化的影响较小;经济效应为正向驱动力,经济增长对水足迹变化的影响最大;效率效应为逆向驱动力,贡献度仅次于经济效应,用水效率提高会使水足迹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全国,选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较典型的东部浙江省、中部湖南省和西部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的计算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省区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①浙江、湖南以及青海三省的生产用水比较优势存在不同程度的部门差异,其中以湖南省的生产用水部门差异最为明显。②三省的生活用水比较优势存在部门差异,但不如生产用水差异显著。③三省的生产用水比较优势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浙江省的工业用水比较优势度最大,湖南省的农业用水比较优势度最大;④三省的生活用水比较优势度亦存在区域差异,优势度最大的是浙江、其次是湖南,最后是青海。⑤各省的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城市化率、居民节水意识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寻其有效改善措施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从社会经济安全、农业用水安全、工业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4个层面构建黄河流域水安全评价模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选取2004—2017年9个省区11个指标,分别对其水足迹、水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黄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呈增加趋势,农业水足迹在总水足迹中占比最大,约92%;黄河流域总体水安全状况呈现变好的趋势,青海省水安全等级最高,内蒙古水安全程度最差;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制约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人均水足迹、农业用水效率以及灰水足迹强度,9个省区水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特点。结论 9个省区应结合自身短板,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合当地发展的用水战略和节水战略,以适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木薯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燃料原料作物,研究我国木薯主产区的生产耗水特征对木薯产业发展、水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及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选取2004—2020年广东和广西(简称“两广地区”)木薯主产区 45个气象站点气象数据和相关农业数据,对两广地区木薯水足迹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1)研究期间,两广地区木薯生产水足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广西木薯水足迹高于广东,绿水足迹占比大于蓝水足迹。(2) 两广地区木薯水足迹在平水年2004年、枯水年2011年和丰水年2019年空间分布略有差异,整体有从广东东南方向至广西西北方向递增的趋势。(3)两广地区木薯水足迹具有很高的空间相关性和强空间聚集性。水足迹高高聚集区(H—H)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和中部,低低聚集区(L—L)主要分布在广东经济发达地区。(4)枯水年2011年有着相对较高的水压力程度。广西木薯生产对当地水资源产生对影响更大。结论 两广地区木薯生产及其需水量随年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水效率及水消耗量空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因此,应调整两广地区木薯种植结构,制定区域内合理灌溉制度,提升水资源和种植结构的匹配度,从而达到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缓解当地水资源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2013年苏北地区水资源相关数据为样本,根据水足迹理论构建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对该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用水效率较高,而徐州和宿迁用水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水足迹是衡量农作物生产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可以准确计量农作物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林农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中,水稻的生产水足迹最大,玉米最低,三种作物中绿水足迹均占绝对优势,水稻、玉米的灰水足迹保持波动上升的态势,大豆的灰水足迹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包括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方面,江西省及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方面,赣州市和宜春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位居全省前列,其他各地级市差异较大;南昌市部分年份出现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大,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低,用水效率全省最高。  相似文献   

8.
将水足迹理论引入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和排污冲突评估,通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表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用水和排污的需求,并进一步得到蓝水和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用来代表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最后基于粗糙集理论,量化流域内用水、排污的整体冲突局势和上下游区域间的冲突大小,作为流域未来水资源和水环境规划的依据。以青海省湟水河流域为例,将该方法体系应用于其上下游冲突评估。结果显示,在2011—2015年流域水环境整体冲突局势为中等且趋势较为稳定,水资源在干旱年(2013年)冲突较大。位于下游的西宁市区,与上游和中游各区域冲突均较为显著,是未来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包括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方面,江西省及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方面,赣州市和宜春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位居全省前列,其他各地级市差异较大;南昌市部分年份出现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大,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低,用水效率全省最高。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旅游业行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政府规制的双重约束,设计9种情景;然后从旅游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住宿、能源、生态、购物等5类水足迹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预测模型;将旅游业从业人员纳入账户,提出不同情景下旅游业5类水足迹账户的预测方法;最后对2025年不同情景下新疆旅游业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相较于政府规制力度和行业发展速度,新疆旅游业用水需求量对后者更为敏感;9种情景中,中/强是最适宜的发展情景,即控制游客规模以9%的速度发展,旅游业年度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政府控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节水率7%,控制居民生活用能源增速为5.52%。  相似文献   

11.
综述水贸易概念产生的背景、水贸易现况和典型案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我国水贸易运行模式,认为我国在制定水资源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水贸易的作用,重视水贸易对水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并且应当适时、适当地开展水贸易。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利多种经营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我国水利多种经营总体概况和现状,分析水利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产业经济效益、优势产业、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资产效率,比较全国水利多种经营的地区发展差距,从总体上评价水利多种经营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水利多种经营发展现状的成因。得出结论:水利多种经营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进一步发展水利多种经营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炜 《水利经济》2011,29(3):60-63
分析了我国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完善法制,修订标准;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使用非常规水源;加强非常规水源的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王艳红 《水利经济》2016,34(2):60-63
作为水利工程供水体系的重要环节,做好供水管理,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障供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岳城水库供水现状的分析,对水利工程供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深刻理解做好供水管理工作对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规范用水秩序、提高岳城水库的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水价调整、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实行科学水价制度、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韩雪  刘玉玉 《水利经济》2012,30(2):17-21
虚拟水研究已成为水科学的研究热点,在解决水资源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虚拟水及其相关概念、虚拟水的量化研究、虚拟水战略、水足迹、虚拟水贸易及虚拟水流动、虚拟水与水资源和粮食资源的关系、虚拟水生态补偿领域7个方面综述了虚拟水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虚拟水研究应按照特征 结构 格局 机理的研究范式,进一步加强虚拟水的系统性研究;应加强基于虚拟水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将虚拟水思想与水权理论相结合,创新水权理论;根据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虚拟水在绿水中的地位与作用,可适当减少绿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既维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Water Initiative (NWI) builds on the foundations of earlier water reforms, attempts to correct earlier errors in both polic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nd seeks to better define some of the policy aims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However, despite the deliberate effort to improve on earlier reforms, the NWI still embodies a significant economic paradox. Although policymakers have shown their faith in the market insofar as allocating water between competing agricultural interests is concerned, they have not shown the same degree of faith in the ability of urban users to respond to price signal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ed at least some light on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the responses of a number of State governments across Australia to the NWI. The paper specifically explores the rationale for non-price regulation in the urban context but challenges the long-term vi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减少饮水突发卫生事件、降低介水疾病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监测点,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各采集水质样品1次进行检验。结果:共采集水质样品316份,合格233份,总的合格率为73.73%;细菌总数不合格率为7.28%。各项指标不合格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82,P<0.05)。结论: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卫生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冯治良 《水利经济》2006,24(2):71-72
阐述甘肃省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甘肃省的自然、土壤等情况,分析了不同地区应采取的节水灌溉模式,对比了节水增产效益,提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改进田间灌水技术、推广田间保墒技术等加快节水灌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范世平 《水利经济》2005,23(6):25-27,33
根据山西省黄河流域水利工程统计资料,分析了工业和农业用水承受能力,得出工业和农业用水可承受水价。依据可承受水价,制定了水价格行动的原则、水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水价格行动的对策,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水利工程水价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价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水价制度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江苏省现行分类水价的价格总水平与供水成本、水价分类与实际用水结构、水利工程原水价与自来水分类水价以及基于经济产出原则的农业分类水价匹配性4个维度,进行水利工程水价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剖析江苏省水利工程水价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揭示江苏省现行水利工程水价结构存在农业水价分类不合理,湖荡、河沟养殖水价与渔业资源费交叉,水利工程供自来水厂实行统一水价不符合现行用水实际,工业水价分类与用水计量和水费计收严重不匹配等问题,围绕促进水利工程水价结构更加合理,水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改革目标,从农业和非农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水利工程水价分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