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随着电子化、网络化在国库业务中的运用与发展,财、税、库、行横向联网业务的实行,国库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操作,以信息交换取代凭证传递。在国库核算业务手工模式与电算化、网络化操作并存的今天,国库资金风险防范更为重要。本文从当前国库资金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加强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库TCBS、TMIS、TIPS等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二代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国库核算模式由原来的国库内部往来转变为支付系统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国库部门走向资金清算的前台,清算方式的改变造成国库风险点前移。一方面加速了国库资金汇划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国库核算方式的转变对业务操作方式、各岗位职责、CA个人证书、重要空白凭证等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国库部门已成为独立的清算主体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这种开放的清算格局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事后监督是国库资金安全的一道内控防线,在规范国库核算操作、提高国库核算质量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库事后监督模式不一、监督手段落后、监督范围不全,导致监督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和削弱了监督效力,现行的国库事后监督已经远远滞后于国库业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国库事后监督运行模式,建立集中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国库会计电算化使国库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国库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同时,国库会计电算化加速了各级预算收入的入库速度,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及时供应,在灵活调度各级财政资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快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是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也是国库业务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刘岚 《黑龙江金融》2006,(11):50-51
一、国库资金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制度风险。一是制度滞后。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国库业务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行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空白点。二是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如今年新颁布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规定:由国库自身进行事后监督的,按照“三个不能兼”、“四个不得参与”的要求,在实际业务处理中,国库至少要配备5人以上才能正常运转,但目前县(市)国库人员基本无法满足这一制度要求,导致不合理兼岗,业务不合理交叉现象经常发生,形成国库资金隐患。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库资金核算方式日益多样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基层国库业务的风险也凸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如何做到管防并举,切实防范基层国库业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基层国库业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要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必须全面、完整地覆盖到各个环节,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点,做到无所不控.  相似文献   

7.
一、国库监督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尽管人民银行国库全国数据集中的核算模式在运行中不断完善、成熟,但国库资金风险、账务差错和业务不规范事项仍是客观存在,国库监督工作对于防范业务风险、规范业务操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库监督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国库监督方式难以脱离全面复核惯例《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银发[2010]306号,  相似文献   

8.
成立事后监督机构,目的是进一步防范人民银行自身资金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事后监督部门应独立于各业务核算部门,操作上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能够保证国库事后监督业务真实、准确、合法,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做到后台监督与前台核算严格分离,有效地避免内部遮丑、掩盖矛盾等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9.
国库经收处业务是商业银行、信用社按有关规定办理的预算收入的经收业务,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罔库经收处业务的管理,规范国库经收业务,提高国库经收业务的核算质量,对于保证国库资金的及时收纳、划分和报解,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及商业银行、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集中及电算化程度的加深,其会计核算业务的核算方式、业务程序及操作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国库经收业务的核算和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管理科学技术将产生革命,单纯以国库会计核算电子化为主的国库电算化和传统的国库管理模式将面临新的挑战。大力发展国库电子网络建设,实现国库业务网络化、无纸化操作,促使国库由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成为国库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革完善,国库资金运转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资金流转更科学、更快捷的同时,资金风险也随之而转变,并更加隐蔽,国库案件频频发生,国库部门已经成为案发的“高风险区”。如何有效规避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已是当前基层国库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各地正式上线运行,彻底结束了行库往来汇划资金的历史,标志着国库资金往来业务自成体系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国库形成了新的国库资金核算体系和独立、通畅的资金汇划渠道。然而在国库业务电子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使国库资金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国库核算体系的推行,国库业务发生很大变化,国库资金的清算从过去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因此基层央行国库部门面临的风险点增多,风险的隐蔽性更强,防范风险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国库管理,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已成为基层央行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国库业务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库业务电子化给国库工作带来的问题(一)数据及系统运行存在安全性问题国库业务电子化是国库业务理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如何保证计算fL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正确、业务处理及时和存储可靠,防止有意或无意造成业务核算数据的破坏和丢失,就成为国库业务核算电子化安全性的核心问题计算机业务核算操作系统是电子业务数据的物理载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业务核算系统它所受到的危害除了小可拧制的自然灾害、电源一、国库业务电子化给国库工作带来的问题(一)数据及系统运行存在安全性问题国库业务电子化是国库业务理论与…  相似文献   

15.
国库资金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林 《中国金融》2005,(19):42-43
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重要的职能,国库工作在中央银行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清算与核算体系发生变化,国库业务范围扩展,工作量越来越大,国库资金风险点增加,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工作更为复杂。适应新形势变化,切实加强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工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是当前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国库业务的发展和国库电子化程度的提高,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基层国库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国库资金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以适应国库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融会计》2008,(4):76-78
在新形势下,县支行国库业务量不断加大,资金渠道增多,人员变动频繁,不但给国库核算工作质量带来了压力,更使国库资金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国库业务的监督,有效控制国库会计核算业务风险,提高国库业务监督工作质量,增强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是县支库和管辖中支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相继在基层央行推广运行。资金汇划渠道、操作手续、会计核算业务都已更新,这其中要注意新的资金风险点。  相似文献   

19.
林敏 《黑龙江金融》2012,(11):43-4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业务量增长迅猛,给国库资金的安全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已成为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核算的重点转移到资金风险防范上,找准风险点,掌握处理业务的关键环节,明确核算中的风险隐患,国库资金安全要着重抓好十大风险环节。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的推广运行,标志着国库核算业务电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可以实现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联结,可以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横向联网,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广应用2.0版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障国库资金安全,为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