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加速政府转型,政府转型的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不仅是当代世界行政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墓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本论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环境背景。最后,本文提出了自己对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和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创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加速政府转型,政府转型的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不仅是当代世界行政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墓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本论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环境背景.最后,本文提出了自己对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和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创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佳  刘沙沙 《魅力中国》2010,(35):156-156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调整,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行政审批制度弊端日益暴露。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主张政府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方法,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改善行政绩效的管理理论。本文将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审批、合作型审批、法制型审批和效能型审批等改革范式。  相似文献   

4.
张梦茜 《发展》2013,(12):120-121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时期的主导行政范式;本文从公共价值管理的视角出发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出新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卫欢 《改革与战略》2016,(4):136-141
美国的公共住房制度一向以其悠久的历史、完备的财政金融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方式和高效的公共住房运作模式而著称。文章对美国公共住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得出启示:中国应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住房运行模式;搭建公共住房融资平台,促进公共住房建设资金融通;以公平正义为基本标准,完善公共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文章主要探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是服务型政府应面对的问题,在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都有应对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却存在到位不及时、财政支出效率低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不透明等问题。因此,完善公共危机财政支出预算制度,加大投入,增加支出的透明度是改善我国公共危机财政支出方面应考虑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开发了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于2011年4月至6月间,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通力合作,以此指数为依据,通过对市民和企业的电话访谈,对中国32个主要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部分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文章旨在汇报此次调查的结果,并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中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在宪法和民主政治的理念及框架下。坚持以公民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公正、透明、高效为标志,依法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公共利益并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为此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顾青青 《魅力中国》2011,(11):81-81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目标,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管制型而言的,它要求政府履行职能的总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因此,对其概念的准确理解对我们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杭州市政府所创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着眼点,探讨其具体实施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探析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内涵,并指导我们当前的公共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姚莉 《改革与战略》2010,26(2):82-85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理论上需解决改革的目标、实质、条件和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上有上海功能区域改革和浙江“强镇扩权”两种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浙江模式为基础借鉴上海模式的优势,重点解决阻碍体制改革的制约性因素。具体建议包括合理划分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公共财政从重视城市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机构等。  相似文献   

12.
黄麟 《改革与战略》2011,27(12):81-83,10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和优化。剖析当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难题,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化变迁是完成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公务接待有其合理性,是滋生公务腐败的温床,是社会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来源。在公务接待会计制度改革中推行公务卡,对防止公务接待中的腐败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本解决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核心是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公务活动信息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公共服务与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钊 《改革》2012,(6):133-147
事业单位一直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必须将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形成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机制并行的多中心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体制理论、组织理论、制度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体系运行的核心理论基础,而非营利是公益事业单位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建设一个定位准确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结合我国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职能,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与体系.  相似文献   

17.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茂勇  魏庆山 《乡镇经济》2005,(6):36-39,56
农村税费改革是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积极政策措施,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了负面影响。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基层政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职能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政府职能进行了崭新定位。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本文分析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论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职能,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梅 《改革与战略》2012,28(4):24-26,3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文章认为,政府角色从传统的"生产者"成为"授权者"以后,政府行政权力突显,"寻租"和权力交易等腐败现象极易发生。必须完善政府采购立法,全面规范购买程序,严格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健全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协调的综合监管体系,从而有效地规制政府行为,确保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公私合作制(PPP)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正逐步应用于公用事业的建设中。本文从政府、市场、项目三个角度重点列出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提出PPP项目应将不同风险分担给最有能力使风险最小化的一方。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PPP模式下城市公用事业现行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下必须创新PPP项目的政府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