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物叶面喷肥具有用量少、利用率高、见效快等优点,是补充营养,防治作物缺素症的有效方法.对解决作物生长后期脱肥,提高干粒重以及促进作物受到自然灾害后迅速恢复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叶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提高作物叶面施肥效果,喷施时必须掌握以下七要诀. 1.对症用肥:喷洒溶液的组成取决于喷施肥料的目的.如为促进早期发育或后期增加千粒重,可喷氮肥和磷肥;为增大叶面积,促进营养体生长可喷氮肥和钾肥;为防治因缺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可喷施微肥.  相似文献   

2.
晚稻生长中后期,有选择性地进行叶面喷肥,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中等长势田,喷施叶面肥可使水稻平均增产10%以上。适宜晚稻中后期使用的叶面肥有: 一、1%尿素水溶液。晚稻中后期早衰,叶片发黄说明缺氮。应于抽穗期和灌浆始期,各喷1次1%浓度的尿素水溶液,或人尿兑水1倍液。每次亩喷50~60公斤。 二、2%过磷酸钙水浸出液。过磷酸钙是一种水溶性的速效肥料,对中前期氮肥施用过量的晚稻田,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2%浓度过磷酸钙水浸出液作用相当好。2%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7年晚造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不同施肥时期小区试验,试验表明:氮肥50%作基肥,30%作分蘖肥,20%作穗粒肥的氮肥施用方法,能促进水稻前期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也能保证水稻生长后期养分,防止早衰,青枝腊秆,增加每穗实粒数,增加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单产,达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7年晚造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不同施肥时期小区试验,试验表明:氮肥50%作基肥,30%作分蘖肥,20%作穗粒肥的氮肥施用方法,能促进水稻前期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也能保证水稻生长后期养分,防止早衰,青枝腊秆,增加每穗实粒数,增加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单产,达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秧苗田施用控释氮肥的"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能使稻苗早返青,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特别是在水稻减施氮肥13%的条件下,采用免追返青肥技术处理的水稻均比常规施肥增产,且施用氮肥成本不增加,是一种适用于机插水稻的减肥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6.
据试验、示范,在水稻生长后期光照充足、群体适中、叶色褪淡时进行叶面肥药混喷,每穗可增5-7粒,千粒重增加1-2克,平均增产5%-10%。对杂交稻等,叶面喷施活力素加粉锈宁等,可增加0.5-1片绿叶,结实率提高5%-7%,千粒重增加1-2克。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应用肥药混喷,对提高水稻单产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肥药混喷的时间肥药混喷时间一般以防治病虫时间为准,可分别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结实期进行,以孕穗、灌浆结实期效果最佳。对抽穗期倒伏的水稻,采取肥药混喷的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结实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改进直播水稻的氮肥管理,对提高直播水稻栽培效益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直播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了有效提高单季直播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有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花生后期管理是决定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把好最后的一关,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确保花生优质、丰产、丰收。花生后期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根外喷肥。花生生长后列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如后期出现脱肥现象时可以进行根外喷肥,方法是:用1~2%的尿素水溶液或2~4%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06,(8):14-15
(3)水稻营养状态:凡是生育繁茂徒长的水稻发病一般都较重,反之相对较轻。构成水稻徒长条件.主要是水肥管理不当,特别是与氮肥的关系最大,过量地集中偏施氮肥,使水稻发育成不抗病的状态。还有低洼地长期淹水田块,植株同样处于不抗病状态。一旦气象条件和病菌条件适宜,容易发病,甚至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04,(2):37-37
在水稻上如果施错药或者施药量过大,或施药时间不准,就很容易发生药害。一、水稻药害的识别1、斑点。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比如在水稻生长初期错喷了丁草胺,则稻苗会明显出现不规则褐斑。2、畸形。药害引发的水稻畸形多出现在水稻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早造我们在大坡外镇大坡内村逢塘组黄存保户责任田进行了水稻施用氯化铵肥效试验,结果水稻用氯化铵作氮肥产量最高,达到亩产545.2公斤,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敖汉旗地处内蒙中部,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土壤沙化严重的地区。最近几年开始推广水稻种植。为了在塞北地区探索水稻氮肥最佳经济用量,1988年我们配合农技部门在康家营子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稻成本核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10,(10):45-45
水稻最佳追肥期: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才达到吸肥最高峰。为了促进水稻早发棵、早分蘖,应早施和重施分蘖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抽穗时再追施尿素15~20公斤。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10月份连晚与单晚水稻均进入生长后期,后期重点抓好:1.水分的管理。水稻齐穗后,灌浆开始,这时田间需保持一定的水层,应进入薄露灌溉,保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活到老,防止断水过早。2.适时收获。水稻收获时间对实收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适时收获尤其重要,一般当田间成熟度达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我国土壤的缺钾情况、钾肥的使用现状和造成水稻偏施氮肥的原因及危害性,论述了水稻增施钾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钾肥使用量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2009,(6):65-65
漯河市绿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万代红复合有机无机液肥在水稻上应用,能使水稻增产20%以上.具体使用生长指标如下:幼苗期:用50克万代红兑水15kg喷一亩地。喷后3-4天叶片颜色开始转化。7天后夜色深绿。长势旺盛,对照未喷田块叶色淡黄。生长纤细。从根系看。喷施7天后的田块。根系数目和对照田块明显增加,新根系萌发量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早造我们在大坡外镇大坡内村逢塘纽黄存保户责任田进行了水稻施用氯化绥肥效试验,结果水稻用氯化铵作氮肥产量最高,达到亩产545.2公斤,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我国土壤的缺钾情况、钾肥的使用现状和造成水稻儒偏施氮肥的原因及危害性,论述了水稻增施钾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钾肥使用量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对我国水稻再生产过程中氮肥的使用情况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并着重对水稻节氮高产高效栽培等主要技术途径进行浅要分析。就水稻的基因型物化技术等水稻节氮栽培研究实践入手。就水稻节氮栽培的可行性和主要手段进行研究。本文旨在为我国水稻节氮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品种布局的调整、栽培措施的改变以及气候因素的变化,水稻纹枯病为害程度日趋严重纹枯病防治当前主要依赖化学药剂的使用。如何精准用药,减少农药残留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与同事于2011~2012年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对水稻纹枯病进行全程监控,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结果。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基本情况选择肥力、长势较好,往年纹枯病发生较重的水稻田进行。试验小区间筑埂相隔。药剂处理亩用制剂量对水60升,用背负式双喷头喷雾器喷透、喷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