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更多的公文将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产生和保存。档案人员只懂得纸介质档案管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徐礼祥 《企业研究》2013,(14):20-2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但人们的电子文件的安全意识不足,电子文件安全受到自然灾害、战争、恐怖活动。通过电子文件危机管理,提高电子文件管理人员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能力,能有效减少或者避免电子文件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周德红 《企业导报》2013,(9):251-252
电子文件的产生是人类记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与以往记录方式、记录载体的变化相比有更深刻、更广泛、更具实质性的含义和意义。本文立足于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共存公用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关系、电子文件管理和纸质文件管理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4.
申晓刚 《活力》2014,(21):42-42
一、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文件某些特性与纸质文件有很大区别。要管理好电子文件,就必须了解其特性。综合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电子文件的主要特性可概括为: 1.电子文件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电子文件是在计算机中产生和处理,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而已。而在计算机内部,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文件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统计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文章阐述了电子文件的形成与特点,介绍了电子文件风险的成因与抵御措施,探讨了电子文件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桂莲  杜金杰 《活力》2005,(12):150-150
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难点 纸质文件其内容、形式、结构都统一地呈现于载体之上,一旦生成便与载体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一经修改便会留下痕迹。而电子文件其同一内容可复制到不同的存储载体上,且对其修改很难被予以证实。电子文件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无从辨别,电子文件内容的易更改性使其真实性鉴定成为归档管理的一大难点。而识别电子文件必须首先掌握其产生和运行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如何识别和利用电子文件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另一大难点。同时,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的依赖性使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成为归档管理的第三大难点。为了攻克上述难点,使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具有可操作性,许多档案界的专家与学者在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电子文件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电子文件整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传统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电子文件易复制、易修改的不安全性特征,针对当今信息系统电子文件难以管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密的电子文件集中存储管控技术。该技术从用户身份认证、集中加密存储等方面的防护和管理入手,以透明加解密为核心,加强了电子文件的集中存储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子文件的安全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电子文件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归档,是将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经过整理确定档案属性,从电子计算机存储器或其网络存储器上,拷  相似文献   

9.
我们公司文件归档采用纸质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归档并行的方式,其中纸质文件为一年一总结,电子文件则要求即时归档.本文将分别从六个方面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论述,这六个方面包括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鉴定、文件归档、文件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尹孝江  王荣连 《活力》2006,(5):248-248
一、电子文件的特点及与传统档案的区别 1.电子文件的特点。电子文件不再是直接的纸质文件,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以共享的。它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进步,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与脆弱性,电子文件面临严峻的多重风险,而电子文件风险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有时是不可修复的。本文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汇总,制定了规避和解决方案,以确保能长期储存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12.
滕树彦  刘亚旭 《活力》2005,(12):152-152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有着许多不同的特性,这就决定了对电子文件的收集不能照搬纸质文件的收集方式。在电子文件的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在政府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中应用普遍,但由于电子文件自身和储存介质的特殊性,其管理方法目前尚未形成特定规范。本文将分析电子文件形成、收集、管理的主要分类及其影响,浅述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想,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电子文件逐渐占领档案界的主领位置。电子文件自身存在很多实体档案没有的优点,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电子文件替代档案的实体管理是可行的。文章主要介绍电子文件的优势和可行性,对电子文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明鸽 《民营科技》2009,(10):102-102
电子文件分为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随着电脑应用实践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新的文件类型涌现。所以,明辨电子文件的格式或属性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同一文件能否放到不同编辑环境下进行操作处理,也关系到不同文件能否放到同一环境下进行编辑操作处理。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对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形成部门都具有现实意义。就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子文件存在的优点以及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子文件文书档案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全社会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电子文件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使得电子文件成为现代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比研究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ERMS与EDMS这两种管理系统在发展中的区别,为建立完善和实用性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文件相比较而言,电子文件具有非人工识读性,对系统的依赖性,载体与信息的分离性、信息的可变性等等特征。高新技术给生产水平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必然潜藏着高危风险性。电子文件本身具有的不兼容性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实现档案与文件的一体化,因此,也就没有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认识,即使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都将不可能用电子文件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在对电子文件的使用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或者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9.
祁欣 《活力》2013,(15):79-79
一、电子文件收集的必要性 (一)草稿性电子文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目前。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办公和事务处理的单位,大部分是处于办公自动化的起步阶段。多数只用计算机起草文件。一旦打印出纸质正式文件。作为草稿性的电子文件就会被忽视。有相当一部分电子文件未被保留。而是被新起草的电子文件不断的覆盖.或因其存储载体用于其他信息的存储而被清洗。相反.不少单位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正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纸质档案变成电子化。即把纸质文件扫描输入计算机,有的以图形方式存储,有的要转化成文本文件。草稿性电子文件,包含着许多重要修改过程的信息,有的具有查考价值,但如果能把草稿性电子文件保留好,将来做这项工作将会方便很多。  相似文献   

20.
在城建电子文件大量产生这个大环境下,如何收集整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覆盖面广的文件资料收集网络,确保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发布",将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完整、安全、永久地保存下来,并提供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