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Flora 《广告大观》2006,(1X):30-33
在中国标识界,谈起张西利和他领导的西利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是无人不知的。张西利以致力于标识行业的发展壮大和标识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己任,成为中国标识业走向规范化、行业化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2.
西利·印象     
张西利先生是标识行业的老前辈,自己公司经营的好,而且为标识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众所周知,在这个行业地位很高,对他的称呼会很多,张总、老张、张老板,张董,张大师,等等,个人感觉叫西利哥比较亲切些。对西利标识公司早有耳闻,有幸今年参加设计师年会能见张西利先生其人。深入了解仰慕已久的张西利及西利公司。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07,(11):13-13
深圳市西利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将于07年11月24—25日在深圳举办首届中国标识规划设计研讨会——暨2007西利标识设计师年会。为促进深圳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打造设计之都的灵魂思想,凭借高端设计市场和前沿的设计理念,将为各位嘉宾呈献一份设计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各种行业论坛多是由行业协会、行业主管机构或行业媒体来举办。近年来,各个行业中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也开始尝试组织一些本行业的专业论坛对行业现状进行探讨,希望以一己之力推动行业的发展。来自深圳的西利标识就是其中一家。多年来,西利标识以对标识行业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讨会,每届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未来、标识设计师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等。西利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共学术平台,将不同的观点整合在一起,一同进行思想的碰撞。2010年12月10-12日,第四届中国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讨会暨2010西利标识设计师年会在深圳西利标识研究院隆重召开,殷正声、李迪华、洪兴宇、郝玉鸿、王学林、张晖、訾鹏等多位业界专家和权威人士出席了年会并做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5.
提起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业内颇为争议的话题,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广告界刚刚起步的那几年。由于广告也同其他百废待兴的行业一样,几十年的时间使我们同先进国家的同行拉开了距离,当时现代广告的理论尚没有完整地进入中国广告界。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告作品不少是生硬,简单地模仿国外广告。如以影视为例:开  相似文献   

6.
Flora 《广告大观》2007,(1):56-59
蓬勃兴起的中国标识制造行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市场发展格局已如上古春秋战国时期,狠烟四起、群雄割据。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中国的标识制造行业不但没有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反而被国外越落越远。时至今日,中国大部分标识制作企业仍处于割据、纷争状态,区域性经营还在谋求生存与壮大的空间,覆盖行业的品牌经营企业寥落星辰,中国标识制造业要迅速崛起,与国际标识业真正接轨还有待时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发展最早的标识行业应该是在深圳。早在90年代初,国外广告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深圳就出现了一批广告制作的公司,目前标识公司在深圳的是最多的例是最高的,我没有统计过,但估计有一百家之多,而加入标识标牌行业的估计有四五百家,在华南地区做的最多的还是深圳和广州,广州周边的珠海,东莞等地区都出现了标识公司。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标识业正红红火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标识业从广告产业中产生,又依靠广告产业的强大后盾得到了相当的发展.随着国外标识设计理念、思想及相关设计公司进入中国,标识也从正在从广告产业中挺身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但毕竟由于出身的原因,标识业的发展受广告产业的影响相当大.以至于产生了一些专家“广告标识化,标识广告化”的感慨和无奈。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政策是可以改变或去影响的.但人才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标识业的专业人才在哪里?在标识业处于襁褓之中的关键时刻,专业人才的培养便是行业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标识产业的专业人才如何进行培养是一个事关行业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常州奥兰通标识材料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铝合金标识系统设计、开发和制作的综合性公司,业务网络辐射全国。作为灵通旗下的子公司,奥兰通公司以服务为先导,以先进的设备和集团优势为依托,以技术和人才为优势,以优良的品质和严谨的管理为根本,在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在标识行业独占鳌头。从起初的模仿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到如今奥兰通自行开发设计,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风格。奥兰通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7,(3):9-9
中国广告协会标识委员会(筹)是中国标识业的行业组织,是由从事标识设计、制作、安装、维护、流通、科研等活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机构和相关社团自愿组成的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全国性行业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标识正名     
今天,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标识》杂志社的主编陈徐彬先生安排这样一个活动。六月底,《中国标识》杂志社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中国标识论坛,探寻行业的发展之路,紧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了这一次高峰论坛,探讨行业协会成立的可行性。作为一个行业的代表,我们责无旁贷,积极地支持这个活动。刚才陈主编说,他抛砖引玉,他这块砖把我砸中了,我第一个来演讲。现在我就把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这么多年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谈一谈为什么必须成立中国标识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史密斯(中国)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在上海马路镇工业园区成立。十年过去了,当初荒凉四野的马路镇工业园区已经建设得热热闹闹,而史密斯——一家拥有澳大利亚史密斯集团百年标识制作经验、信誉的中外合资公司,在当时市场缺少高质量标识制作企业的情况下进入中国,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今天中国标识制作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智颖 《中国广告》2008,(11):89-90
广告界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在不鲜见。能在广告界驰骋10多年而屹立岿然的,多半有自己的独特法门,才能自由地游走在这个市场。影视广告领域是广告业链条中的下游行业,广告公司接到客户的活后,做完创意,接下来制作的活会交给专门的制作公司去做。所以从这个流程来看,制作公司的客户是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表达了邓肯在中国TMT行业十二年创业历程的苦辣酸甜邓肯第一次从香港来内地旅游是1993年。中国新奇的变化抓住了他的注意力。他发现虽然内地的人们当时并不富有,但人们眼中、脸上流露出的强烈抱负与活力让邓肯异常兴奋。同时,他尤其为中国落后的电信设施而震惊,这促使他萌生了在中国创业的念头。  相似文献   

15.
国外学者J·雷特曼正在写一部书——《慢节奏中的企业》,他预言我们将进入一个慢节奏的时代。他说:“在这个时代,截止期限的规定,完成日期的限制,以及诸如快餐等行业都将成为历史。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知识与能力的智慧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5,(5):32-35
美国国际标识展览会始办于1946年.单年在拉斯维加斯,双年在奥兰多举行。经过58年的发展,该展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广告制作行业的专业展览会。2005年3月30-4月2日,第59届国际标识展将在美国名城拉斯维加斯市举行。本届展览会有5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展示他们的新产品。展览会除展示国际上最先进的标识制作技术和设备外.同时还组织了世界标识行业峰会与各种规模的技术研讨会。’在定格的瞬间.让我们用目光在拉斯维加斯游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与国内外一些标识行业同仁的交流过程中感觉到,由于国内标识行业术语和知识体系的构架体系的不完整,同时标识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地与广告、商业、建筑、环境等多种行业的理念和应用的交叉融合,以及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给标识行业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实践以及其商业化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障碍和困扰。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国外标识行业的通常概念和知识体系,以方便国内业界之间以及与国外同仁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上来看,当在经济萧条时期或战争末期市场上充斥着“新过时“的人力资本时,人们会开始寻求新的机会。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有些人可能会尝试标识这一行业。制作标识,尤其是霓虹灯招牌,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然而,我却认识不少霓虹灯匠和标识制作者在这个行业中找到了宁静  相似文献   

19.
蔡秋塘  黄星 《广告大观》2006,(2X):38-41
我们在与国内外一些标识行业同仁的交流过程中感觉到,由于国内标识行业术语和知识体系的构架体系的不完整,同时标识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地与广告、商业、建筑、环境等多种行业的理念和应用的交叉融合,以及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给标识行业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实践以及其商业化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障碍和困扰。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国外标识行业的通常概念和知识体系,以方便国内业界之间以及与国外同仁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05,(9):30-34
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的“全球化与国际化都市、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环境建设暨公示语翻译研讨会”拟定于2005年9月25日至9月27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中国标识编辑部受邀将代表标识行业在研讨会上发表主题为“中国标识业的现状和前景”的演讲,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社会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有更多认识和关注。以下就该研讨会的具体情况对吕和发教授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