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及消费主义的兴起,推动葡萄酒消费逐渐升级。推动葡萄酒消费文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葡萄酒的市场价值。消费者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葡萄酒的消费理性与个性并存,同时追求葡萄酒的高品质和健康饮用。葡萄酒营销要告别仅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方式,打造社交化和个性化的场景化消费体系。文章对细分市场定位、新零售和新媒体营销等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建设中国葡萄酒的场景化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2.
郭松泉 《糖烟酒周刊》2004,(31):A006-A006
从1985~2002年的18年间,葡萄酒产量始终徘徊在20~30万吨之间,有时甚至下降到十几万吨。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大体有这样几个:首先是人们的饮用习惯问题;第二是消费者的收入难以抵挡长期消费葡萄酒;第三是葡萄酒的市场定位有待商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何华 《糖烟酒周刊》2004,(45):i010-i013
近年来,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周边大中型城市的酒水消费文化带动下,葡萄酒在小城市逐渐兴起,但小城市市场的葡萄酒营销由于市场和消费者情况的不同,简单套用大城市的运作思路,往往不尽如人意。就小区域市场的葡萄酒操作思路问题。本文归纳总结某知名品牌(简称C)在一县级城市的成功运作,希望对广大经销商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42):42-43
葡萄酒的日益流行,将消费者逐渐带入专业购买领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专卖机构。随着葡萄酒消费环境的成熟,专卖将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更多青睐,尤其是在中高端葡萄酒消费人群培育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葡萄酒消费普及程度提高和华东、华南等葡萄酒主销区市场消费目渐成熟,中心城市市场的红酒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格局也逐渐进入到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葡萄酒销售网络的延伸就成为经销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由于酒精含量低,营养价值高,被认为是保健酒,在未来存在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但由于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对滞后以及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消费市场一直以饮用白酒为主,葡萄酒并未充当过酒类消费的主角。本文借助SPSS11软件,应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心理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消费者购买葡萄酒所追求的主要利益,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以期能够扩大葡萄酒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7,(34):84-85
一直以来,浙江都是葡萄酒企业争夺的重点地区,其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较早形成的葡萄酒饮用氛围,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拥有杭州、宁波、温州三个战略核心市场,诸多地级市的葡萄酒消费量也相当可观。近来,随着葡萄酒消费的进一步升温,浙江市场也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苗娜 《糖烟酒周刊》2006,(31):104-104
记者:“中昊天昀”是一家以国际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公司,此次与意大利APOLLONIO(阿波罗尼奥)葡萄酒公司合作,作为该公司在中国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将在意大利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知名葡萄酒品牌APOLLONIO引进中国,请问张总对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怎么看? 张总: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人饮用红酒的习惯也在慢慢形成。作为一款意大利的百年知名品牌,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市场,不能不说抓住了一个契杨。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营销人员面对经过进一步细分的红酒市场,需要知道其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样子”,即“消费者轮廓”。本文对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及为葡萄酒企业在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国际化的经营是必然结果。每个不同的消费市场有不同的消费特点,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怎样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和品牌诉求进行异域市场的营销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经历了国内市场的磨练和洗礼之后,TCL开始进军印度市场。根据印度消费者独特的消费习惯和阶级构成,抓住了作为社会主流消费群体的两亿多的中产阶层,赢得了极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成波俊 《糖烟酒周刊》2005,(2):A002-A002
中国人口众多,酒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洋酒进口关税下调,洋酒争先涌人中国市场,似乎是抢占了市场,就赢得了消费者。但我看来未必如此。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消费观念和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洋酒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先要做的是文化宣传,必须先培养起中国人消费洋酒的习惯,让中国人对洋酒的口感及消费理念,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12.
瑶筝 《糖烟酒周刊》2007,(10):51-52
烈性洋酒在广东市场消费可谓根深蒂固,这种饮用习惯的形成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改革开放最先从广东开始,二是广东消费水平高。交际繁荣,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因此受西方消费方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漫谈葡萄酒     
朱美蓉 《商》2014,(40):260-2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象征着时尚和健康的葡萄酒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饮用葡萄酒,但是大部分人对葡萄酒知识不太了解。本文从葡萄酒与健康、葡萄酒的来源、葡萄酒的定义、分类、酒标、品尝、如何与美食搭配以及一些葡萄酒日常小知识等方面对葡萄酒进行了较全面的解说,从而使热爱葡萄酒的人们可以更深的了解葡萄酒,使更多的人走进美妙的葡萄酒世界。  相似文献   

1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34):32-33
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闻名遐迩的杭州,由于较高的经济收入水平。饮用葡萄酒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求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威龙是这里的优势品牌。但在葡萄酒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细分的今天,小瓶装白酒正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一道风景线。小瓶酒早在南方市场尤其是湖南和江浙一带比较盛行,气候和消费习惯等因素都促使了小瓶白酒在当地市场上的流行。目前小瓶酒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北方一些市场上也开始成为关注的对象,甚至在某些地方成为了消费者的“宠儿”。  相似文献   

16.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17):20-21
辽宁位于东北三省的南部,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其葡萄酒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两端走势,干酒销量也随着消费者认识的深入而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汪立刚 《糖烟酒周刊》2005,(2):B003-B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消费日益普遍,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增长趋势明显。我认为,虽然葡萄酒消费已经由中心城市向其周边地区扩散的现象,但是干型葡萄酒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突破在短期内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消费者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改变。可以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葡萄酒行业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伴随着这一过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终端形式——葡萄酒专卖店,而且随着消费环境的成熟,其也将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鉴于这一零售终端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对这一业态做一个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一、葡萄酒专卖店的地点选择在对葡萄酒专卖店的地点进行选择之前,需要先来分析一下葡萄酒专卖店的目标消费群体。调查显示,葡萄酒消费动机40%为公款消费、22%为娱乐消费,13%是个人饮酒习惯。公款消费和娱乐消费又是构成葡萄酒主要产品形式——干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饮料市场的真正形成,恐怕要追溯到20年前可口可乐进驻中国市场。在此之前.中国也有自己的饮料,像北冰详汽水,像光明牛奶,但那似乎还远远构不成一个货真价实的市场。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消费者却面临着一个充满竞争,富于冲击的,成熟的品牌化饮料市场。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无论是按雄厚资金的国外品牌,还是宣扬民族精神的国产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而在这个同类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产品领域,无论是谁.都很难凭借产品本身的卓然不群赢得消费者,因此了解与掌握消费者常规的饮料消费习惯,剖析与探…  相似文献   

20.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11):76-76
从目前市场上来看。葡萄酒生产企业都在拼产品概念、品牌,并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激烈的争夺,比如关于年份酒的是是非非,再比如对于“解百纳”概念归属的争执。但从市场效果来看,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概念和产品理念的关注度明显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感,而且“创造”一个概念所要耗费的精力和企业资源缺却很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小瓶葡萄酒的价值逐渐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