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迅速增强和广度的不断拓展,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生态危机已成为了国家、地区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最根本因素之一,区域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国防安全同属重要的一种国家安全概念。本文就区域生态安全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议安全体系等作了阐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思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安全。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草原旅游是国家的生态安全需要。为了促进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Ⅱ级和Ⅲ级演变为Ⅳ级和Ⅴ级,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趋势有所放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整体较小且有所下降,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状况南北空间差异较为显著且有扩大的趋势,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程度整体优于北部区域,生态压力空间分布有由东西差异向中部与周围区域差异演变的趋势,生态环境状态中部区域与南部和北部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南部和中部区域采取的措施成效大于北部区域;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响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理念,而能否构建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则是衡量地区自身竞争力、吸引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反思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PRED战略模式。通过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创造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达成社会生产过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及全国广大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西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对西部地区有益,也是对全国资源环境的整体补偿和保护.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培育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地质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经济建设的硬环境,也是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环境问题,特别要加强城市群地质环境建设,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强化民生保障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历史时期,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和限制性瓶颈,生态环境安全相应也就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桥头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不仅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和构筑面向东南亚和谐的国际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也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带。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疆经济的总体发展及国家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绿桥系统”的实施,必将对保障准噶尔山盆系统的生态安全,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建设,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边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是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主题,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当今经济社会需要。文章首先概述了生态安全,然后探讨了生态安全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次模型,通过生态安全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因素分析,以生态安全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最后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位一体"模式、"三维一体"模式和"三生共赢"模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生活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包括若干中小城市、众多的城镇和大片农村的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生产综合经济,它的演变、发展是受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但长期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因素,致使农业生态恶化,区域环境污染加剧,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成为构成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程度将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并决定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交互的内在机理,从森林生态的自身状态与人类活动产生的压力两个视角全面考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选取了5省15个县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试点县域,对其1999~2013年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本研究的初衷是将森林生态安全指数以年报制度的形式作为地方政府常规的统计工作,其结果可以为我国的森林生态安全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红贵 《经济师》2010,(6):65-66
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凸显和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类的注意,并进而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准确把握我国生态现状和原因所在,对新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解决生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刘佳  白云 《经济研究导刊》2014,(17):269-270
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环境、资源、生态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把农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在会计上,并使农业经济与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这是农业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使命。因此,围绕农业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现状与其保障体系的构建展开相关问题探析。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及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创造已经超出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生态资源日益成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的今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作为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王昕若  顾铁军 《经济师》2013,(12):43-45
城市己经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空间,城市化体现了人类创造的又一次文明。当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资源、能源压力。"生态城市"理念的诞生,是治疗城市环境污染、市民幸福指数低落、资源能源紧张问题的良药,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达,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必然选择。文章以"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为中心议题,主要沿着三个点三条线一个面展开研究:生态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作为三个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上讨论如何实现城市社会生态的和谐。文章重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浅略性的规划思想以及寻求适合中国国情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共同的空间二重性特征。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空间结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利益共享与损失补偿、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多重矛盾,表现出环境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加强经济体制创新,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社会体制创新,积极培育生态环保组织,加强文化体制创新,形成重视生态环保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及预警相关概念,对比分析了现有生态安全预警思路与方法,以生产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影响预警的技术框架,建议针对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区域,可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超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警;针对生态破坏型区域及具体产业,可通过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生态阈值分析等方式进行预警分析。最后提出未来生态安全预警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产业胁迫因子生态阈值、基于人体健康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袁承立 《城市建设》2011,(3):353-35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生态安全目前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面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严峻局面。作为担负工程建设重任的设计企业和建筑设计师,应从设计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来促进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