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竞争这一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产业和制造业产融协同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加剧产业内部企业创新竞争,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且金融业在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应鼓励区域企业创新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美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影响问题。实证结论表明,美国进口中国制成品对美国就业没有显著影响,也不是美国失业的Granger原因;美国制成品出口对增加美国就业虽有显著影响,但作用不大;影响美国国内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实际工资、企业发展状况等实际因素。这些结论充分说明,美国的失业问题不是由美国进口中国制成品引起的,美国减少中国制成品进口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肖雁飞  陈静 《中国西部》2023,(4):96-107
制造业企业创新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任务。从融资成本视角分析数字金融驱动制造业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利用2011年至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其中融资成本具有调节作用,即融资成本越低,越有利于通过数字金融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在小规模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认为鼓励数字金融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促使数字金融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等,是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经济实力,对我国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正向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中间品的国际溢出显著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且对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影响较大;增加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以及扩大来自发达国家高质量中间品的进口量是推动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Hummls的"垂直分工指数"建立环境外包污染指数(PEOI),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微观贸易数据定量测定了外包对中国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数量,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外包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显示: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造成的污染排放逐年下降,且外包对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较低,而对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材料的加工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较多。其次,环境外包污染指数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清洁增长。最后,提高资本和科技投入是促进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以行业增加值率作为地区制造业升级的衡量指标,选择我国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试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地区制造业升级,在经过假设条件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在对微观企业进行分析后发现,生产性服务发展主要通过存续企业产出变动下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新企业进入效应两方面推动地区制造业升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具有较强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通过研发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渠道推动地区制造业升级。最后,在推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的推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同时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选取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降低成本费用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创新水平和成本节约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业集聚的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转向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由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转变机制。首先,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这有助于相关科技活动的发展;其次,中国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的创新系统;最后,由封闭走向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多要素共同决定中国的创新产出,决定中国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立。结合2002-2017 年我国29 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递归方法(recursiveregression)对地理创新生产函数(Geographical Innov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简称GIP 函数)进一步扩展,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积极促进了企业R&D 等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但正反馈效果不明显;开放条件下相关科技活动和国际技术溢出、区域技术溢出等因素与创新产出是正相关的,而R&D 人员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呈负相关,其效果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导向切入,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对其FDI的出口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水平和垂直出口溢出提高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其中,水平出口溢出方面,出口导向型行业FDI的出口信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远大于市场寻求型行业中FDI的出口溢出;垂直出口溢出方面,制造业的后向溢出效应十分显著,而前向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集聚外部性的角度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三个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能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而Jacobs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管理运行效率的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揭示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因素。研究表明,所有制因素和地域因素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的变量,市场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管理效率的重要变量,这些结果表明合理的产权安排和市场竞争是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未来的政策导向应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促进市场竞争来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自新—新贸易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运用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究中国企业OFDI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然后根据中国国情,对HMY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的其他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OFDI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存在生产率悖论,企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与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利润并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峰 《改革与战略》2008,24(11):67-69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企业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等。为此,应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小明  邵睿  朱莉芬 《改革》2023,(3):148-155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即投入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产出从产品导向向用户体验转变,企业联系从产业关联向企业群落转变,产业生态从竞争合作向互利共生转变,管理组织从科层组织向网格组织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需求、共生、创新、管理五驱动融合模型并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即数据驱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需求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共生驱动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制造业与数字新技术深度融合、管理驱动制造业与数据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从技术应用布局、数据标准制定与应用安全、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7.
鞠时珍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56-159
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税收优惠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对小规模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大规模企业,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强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建议针对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和企业技术密集程度执行差异化的加计扣除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过吸引FDI增加了国内资本存量,但学界关于FDI对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将市场开放分解为源于国际贸易的产品竞争效应和源于FDI的外资效应,阐述它们对最终产品部门—中间品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资本要素需求的影响机制和结果,并以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采用行业成本转换法估计资本要素相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DI和出口显著地增加了中国制造业的资本要素相对需求,进而促进了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岳媛媛 《科技和产业》2024,24(8):125-129
选取2015—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数智赋能如何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实证结果表明,数智赋能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如果制造企业的规模超过了门槛值,那么数智赋能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是正向的,反之为负。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变强,数智赋能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大。在数智赋能的过程中,制造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或者推动融资成本下降,都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两者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柏生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8-124
基于2011-2018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然后从产业高端化、产业智能化和产业绿色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后计算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成本则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