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郭素娟 《会计之友》2012,(30):33-34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民间借贷危机倒逼的金融创新之举。民间借贷合法化过程中,温州的借贷文化和快钱文化、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温州模式"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都会对这次金融改革造成影响。文章对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从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增加企业投资吸引力以及政府加大力度多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一方面民间借贷活动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政策法规的配套机制不完善,民间借贷始终没有获得合法的法律地位。本文以近期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规作为视角,探讨国家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和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3.
最近,企业资金链断裂危机频现,温州部分企业主欠债逃逸,造成债权人恐慌性挤兑,民间借贷引起广泛关注。本质上,民间借贷是短期债务,短期债务融资企业需要权衡激励与再融资风险。当前民间借贷活动呈现新趋势,资金来源、借贷形式以及资金用途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文章试图厘清民间借贷风险形成、扩散机制,及其潜在经济后果,从而减轻民间借贷风险,实现民间借贷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各种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我国民间资金市场出现供需两旺的现象,民间借贷发展迅速.民间借贷以其方便、高效、成本低的特点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其资金规模大且难以被监管的特点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只有从宏观上改善对民间借贷的看法,改革现行监管制度,从微观上提出更有效合理的对策才能真正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5.
彭陆军 《企业经济》2005,(7):158-160
近年来,民间借贷呈快速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市场的供需平衡,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但也带来许多问题,诸如资金流向的无序性、金融风险与监管等困难。因此,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势在必行。本文从民间借贷的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民间借贷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个体投资活跃,加上民间资本充裕,关于民营企业在民间融资和银行借贷这两种渠道上的选择就值得关注.民间融资的存在与发展影响着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借款人民间融资和银行借贷这两种融资渠道进行研究,肯定了两种融资渠道共存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具体博弈分析明确了两种融资渠道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两种融资渠道的优化策略,以助于温州及其他区域经济体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温贷危机     
今年以来.我国温州地区相继发生了百余起老板失踪、厂长跳楼、员工讨薪等事件,其背后的因果关系都直指民间借贷,由此,温贷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州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面旗帜.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自然就成为全国民间借贷市场的一个缩影。央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占借贷市场的比重达5%以上。而近两年。我国民间借贷的存量资金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8.
黄天明 《劳动月刊》2012,(12):12-13
民间借贷为媒80后女大学生结识温州老板 戴莉从浙江财经学院毕业后,回到老家温州从事民间借贷工作。当时,温州的担保公司就跟房地产中介店铺一样,满大街都是,竞争十分激烈。戴莉努力打拼了两年,月收入仍然只有三四千元。2007年,房地产投资十分狂热,很多市民踊跃贷款买房,民间借贷生意迅速兴起。戴莉深信机会来了。那段时间,她不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2,(3):30-31
本刊上期以《我国民间借贷的前世今生》为题对“吴英案”进行了关注。近来,由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及吴英案引发的“民间借贷合法化”呼声目渐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也在期待,民间借贷能从暗流渐入明渠.早日正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先行性,出现了很多规避法律和监管的结构化创新。研究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可以从具有代表性的客观对象中概括可取的经验,以提炼普遍性的规则,解决制度与监管的不足,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融资性民间借贷是现代民间借贷的常态,应当立足商法和经济法思维,坚持营业自由、过程性规制的理念,以信息披露、登记制度、利率和借贷担保为重点进行分类规制。  相似文献   

11.
谢泽锋 《英才》2012,(5):94-95
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的问题。其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借贷问题。从民营企业家"跑路潮",到至今悬而未决的"吴英案",温州民间金融乱象愈演愈烈。曾经一度繁荣的小商品集散地"沦陷"为民间资本的重灾区,折射出贫血的实体经济亟待制度层面的纾困。在中国经济前景布满疑云之际,温州金融改革实验与深圳金融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间借贷在生产生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间借贷存在准熟人社会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封闭性的特质。民间借贷的行为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个人之间由于生活困难而借款、投资性融资、投机性融资以及庞氏融资。针对民间借贷的这些行为,本文提出了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建议,通过完善有关立法,加强民间借贷的自律监管,体现为以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自律监管和社群内自我监督为主,以正规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最后要把民间借贷放在阳光下运行,但必须适当运作。  相似文献   

13.
孙瑞灼 《上海企业》2011,(11):39-39
"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温州中小企业主为民间借贷的资金链危机而忧心忡忡。受访者普遍表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难,"逼迫"企业不得不选择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温州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如今已经牵连了当地的家家户户。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明确提出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  相似文献   

14.
新领军:前段时间,针对温州信贷危机事件,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您如何看待这些政策措施? 候永志:这些措施,对于规范民间借贷,防止民间借贷引发的一系列逃债案件,为民间借贷降温,能够起到短期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而言,却无法遏制资金短缺情况下资金的疯狂和风险。在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资金需求的旺盛无法通过短期的监管措施予以解决,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是一个体制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地区性民间借贷危机和民间金融大案,暴露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较大的问题。降低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不仅仅要从法律层面来考虑,还涉及到政策的引导、国家行政手段的运用和宏观金融环境的改造等诸多复杂的层面。本文将沿着上述视角分析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问题,并结合笔者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金融风险问题增多。从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视角,以欠发达地区安徽省某地级市为例,介绍了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现状,剖析了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如投资渠道不够畅通、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不规范、群众诚信意识不强、群众风险意识薄弱,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如加强政府对正规金融的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增强民众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1年9月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为背景引入,主要研究了当前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以及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针对过去各类论文中提出的传统融资渠道,本文选择其中主要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中小企业融资和众筹模式,对其不可忽视的弊端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本文建议在未来金融改革中发挥民办银行、再担保机构的作用,同时为中小企业优惠税收等配套措施,从间接的方面引导温州中小企业发展。本文通过对比温州金融改革中各项措施(特别是民间借贷)和传统融资方法的利弊,阐明了金融改革对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对国家信贷压力的减缓,对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13,(11):16-17
11月22日消息,今日《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这是中国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法律,是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法制化的重大突破,并且能极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11月18日,为期五天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会议首先听取了包括《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在内的多项报告等,而今日《条例》终获通过。  相似文献   

19.
梁茜茜 《价值工程》2015,(6):192-193
在最近货币政策转向期间,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活动趋于活跃,引起各方关注。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典型样本,可以折射出民间借贷市场的动态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某些方面影响。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长期致力于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的监测调查,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案例资料及相关信息。本文反映近期监测调查的总体情况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温州之痛     
曾几何时,温州炒房团闻名全国,羡煞旁人;这个民营经济发源地也成为外来人员的投奔地;与当年温州如火如荼的经济相伴的,是发达的民间借贷……作为中国改革的典型样本,温州有太多可说的地方。然而,今天的温州却苦不堪言。成也房产,败也房产。温州房地产泡沫危及民间借贷,导致后者变成崩盘的高利贷。不仅如此,房地产还抽走了实业的血。温州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