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AHP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开发区内的失地农民具有相对高的生活质量水平;(2)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年份、失地农民的个体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问题是土地征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可为土地征收中相关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是各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山东省烟台开发区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失地农民“两保一补”社会保障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将被征用土地村的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用来为失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放生活补助费(简称“两保一补”).  相似文献   

4.
李继峰 《农村经济》2005,(10):73-75
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制度的缺陷/滞后及认识的局限,导致失地农民面临着劳动就业困难、家庭收入减少、教育支出下降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现实问题。解决新共析钢失地农民的问题,应从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训就业机制以及搞好离农教育。只要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做到位,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就得到了保障,就会平衡实现由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促进新区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国家建设、经营城市、自然灾害等原因,四川省甘孜州失地农民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部分农民失地失来,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本文主要利用一些调查素材,分析了甘孜州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在征地与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全面进步而言,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不仅有生存权,而且也有发展权。社会保障制度虽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但是社会保障只能解决人们的生老病死等问题,而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大批失地农民肯定不能仅仅依靠最低生活保障而生活。为了让失地农民过上更舒心的生活,必须为失地农民提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搭建创业平台,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失地农民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他们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改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中的征地行为,使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收入锐减,就业不稳定,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陷入贫困的境地。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的角度来探讨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问题及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根源,以期为失地农民摆脱贫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面朝黄土背朝天,失地农民难欢颜”随着四川省大英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被冠以“工业县、旅游城”,随着建设的飞跃发展,县城周边不少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可是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没有一技之长,全家老小的生活怎么解决?许多人开始焦虑以后的生计问题。为构建县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政府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并于2004年11月建立了互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亚 《农村经济》2005,(2):77-79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既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又要保障农民眼前的生活需要,同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劳有所业、失地有补、增收有门”,本就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厦门市正处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面临转型,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厦门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厦门市联社”)通过探索和创新,对接市政府的“金包银”项目,对其进行信贷资金支持,并给予相应的利息优惠,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信贷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的补偿款被层层盘扣导致实得补偿金过少,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内容不全面并且保障效果差。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摸索,探索出适合中国实情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征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和“以民为本”的政策思想,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被征地所承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包银”工程是厦门市对失地农民实行留地安置的独特模式。它把工业区集中开发、旧村改造和留地安置失地农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了工业区集中开发建设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失地农民生产和生活出路问题。本文对厦门市“金包银”工程的运作模式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留地安置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辽宁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榕 《农业经济》2007,(2):10-11
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辽宁省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支持者和贡献者,但其在生产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诱发的社会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文章详细分析了辽宁省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土地被征用后,大量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从征地补偿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出发。并对征地补偿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及设计思路,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失地农民群体。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延缓城市化进程,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他们“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处于贫困的边缘。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 ,不可避免地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 ,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南京、昆山、无锡三个样本地区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土地存在严重依赖的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差,生活水平较之前的农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高,就业技能比较高,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偿比较多,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不是农民个体的风险问题,而是影响深远的群体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障,因而为其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各市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分析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特征、难点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浙江省经验,为其他省推进城市化进程,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