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资讯     
《大陆桥视野》2005,(9):33-34
西部大开发规划投资将达万亿;物权法草案将打击违规国企高管收购;中国品牌在世界“品牌录”中尚为空白;“双汇”竞逐“中国世界名牌”;铁路六大干线年底建成提速安全标准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1995,(7)
“企业收购热”悄然出现中国近几年内曾刮起两股风─—股票热、房地产热,观察家说即将出现的第三个经济热点是“企业收购热”。投资收购国有、集体、乡镇企业,对其进行改造、增值,随后获利、转让或上市,已成为海内外人士投资的热点,是又一个使财富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  相似文献   

3.
中策现象启示录孙笑华(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策)系由印尼华人黄鸿年收购了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之后改建而成(黄先生占30.5%的股份),其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活动始于1992年。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策先后收购国内不同行业...  相似文献   

4.
私募股权基金可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力  冯科 《新经济》2007,(5):86-89
2006年初,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1被认为是保险业拓宽投资渠道的重大政策突破。近两年来,欧美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进入中国,积极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高额回报,如新桥入主深发展、凯雷收购徐工及  相似文献   

5.
外资并购在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发行股票,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促进利用外资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2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竞争,我国政府自去年开始就大幅度放宽了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2002年国家又将国企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向跨国公司开放,致使跨国集团纷纷选择并购方式实施在华投资战略。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已成功收购了中国的大型名牌企业,如法国阿尔卡特收购上  相似文献   

6.
《经贸实践》2008,(2):39-39
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中国航空业竞购事件;印度米塔尔收购东方集团股权;中国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BIackstone Group,另译百仕通);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国加快了以兼并、收购和绿地新建的方式开展全球投资(其中也包括美国)的步伐。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对美国历年直接投资存量仅相当于各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千分之一,但是在2006-2010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存量增加了近25倍,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和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一样,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融     
《新经济》2009,(7):9-9
桂林三金上市造就8名亿万富翁;广发行管理层动荡;苏宁收购LAOX;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工行去年盈利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9.
"绿地"与"褐地"投资:孰优孰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FDI的进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新设投资,亦称绿地投资(Greenfield),即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另一种为跨国并购(Cross-BoarderMerger&Acquisition),亦称褐地投资,是指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的合并和收购。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定义,跨国并购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国企业与境内企业合并;另一种是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达10%以上,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FDI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推动力,一直发展迅速。而在FDI的具体发生形…  相似文献   

10.
谈外商收购国有企业现象黄伟红近年来控股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来华投资的一个新趋势,各种类型的来华投资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外商控股对于改善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盘活国有资产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对于外商收购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成龙 《经济学家》2003,(3):111-116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风标     
《经济导刊》2006,(7):6-7
国务院: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央行思路:宏观调控以微调为主;QFII拟开设多账户投资A股市场;民政部拟推捐款免税;出口退税政策酝酿调整;银监会支持商业银行投资设保险公司;中国经济15年后有望赶上日本;商务部新规放宽外商投资权限.  相似文献   

13.
人物     
《资本市场》2005,(11):18-18
世界银行行长保罗&#183;沃尔福威茨:基本上不再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曾荫权:发表首份施政报告 力推与内地经济融合;叶红汉:重掌健力宝帅印 统一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金人庆:我国正在酝酿出台燃油税;周小川:高储蓄率影响资本市场寻找出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叶檀 《商周刊》2012,(19):17-17
继续投资,必须提高投资效率;拉动消费,必须增加中产收入人群的数量。离开租金谈投资,或者离开收入差距谈消费,避开中国经济结构中最危险的地陷现象,不可能让中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1月19日,中国网通以5.90港元/股的价格.收购香港电讯盈科扩大股本后的20%股权;去年年末,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及笔记本电脑业务;之前,有上汽集团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目前,中国五矿收购加拿大诺兰达还在谈判之中……中国内地企业正纷纷以大手笔收购国企业,可说是“富贵险中求”。  相似文献   

16.
并购套利这种在成熟资本市场惯用的投资策略是否也适合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应用?本文考察了沪深两市从2003年至2008年所有的33宗要约收购案例,根据套利要求选取8宗构建投资组合,并运用事件研究法与时间序列法检验了该投资组合若干种套利策略的收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持有固定期限策略比持有至到期策略获得更高收益;(2)涨停板建仓策略比收盘价建仓策略获得更高的收益;(3)摘要公告建仓策略比全文公告建仓策略获得更高的收益;(4)在中国资本市场采用适当的套利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7.
谢伟峰  陈省宏 《技术经济》2020,39(11):118-126
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2014-201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实证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重公司非效率性投资;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投资活动中具有治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然而会计稳健性对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不明显;会计稳健性是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一种谨慎反应,可以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公司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兼并与收购空前发展,跨国购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促成这次购并新高潮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充分昭示了全球性国际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策略,其必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利用外资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应当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政策,结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积极引导跨国公司购并投资,协调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建立跨国购并法律体系,完善跨国购并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始于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与现代国际社会第一次握手的话;那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是中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全面拥抱。中国加入世贸,不仅影响世贸,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改变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这种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贸易自由化,中美贸易中最惠国待遇这个老大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促进投资自由化,不仅扩大现有的外商投资形式,还将开辟跨国兼并与收购、外企并购国企等新形式;促进市场竞争,促进全面变革;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     
《新经济》2009,(7):7-7
央行正式提议创超主权货币;商务部编制对外投资指南;郎咸平炮轰经济振兴计划;中国百万美元富翁36.4万人;中投并购加拿大矿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