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文化场域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使文化资本发挥再生产与创造利润的潜能,从而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社会资本的转换。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差异性是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优势资本,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与小镇内涵发生偏离的旅游特色小镇,使得小镇没有了吸引力。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本,并结合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探索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包括特色产业培育、空间形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成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旅游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剖析。分析了民族旅游发展的特点.基于对四川平武白马藏族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民族旅游发展与族群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并就旅游发展背景下族群文化变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公共空间是指公众可以自由进入、进行日常交往与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场所。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不仅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村寨公共空间的发展轨迹,引起公共空间内的文化变迁。通过对羌族旅游村寨中的公共空间变迁的探讨,指出公共空间是羌族建筑、服饰、仪式、节庆、歌舞、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与表演的舞台,是旅游者与地方居民共同活动的场地,地方居民在这里出售民族文化,旅游者在这里消费民族文化。但不管如何变迁,公共空间依旧是体现村寨居民文化认同的主要场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民族旅游区内农家乐经营者和旅游者作出大致分类,分析两者的文化传播与接收角色,对比其他地区农家乐类型之后,总结出民族旅游区的独特优势资源,这对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传承与变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历史学方法,论证了江汉平原地区刺绣发展变迁的轨迹,即蚕桑创始(萌生)、走向辉煌(发展与兴盛)、千年回转(式微与转机)、走向未来(调整).并进一步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认为文化发展变迁过程中,楚绣和汉绣作为不同时代同一地域的代表品种,有着必然的文化传承关系,从而梳理并丰富了江汉平原地区的丝绸文化研究.有助于古为今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族旅游地的开发及旅游者的涌入,对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龙胜平安寨为例,运用方差分析法对民族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及感知差异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文化景观良性变迁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视角,以徽村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权力关系的演化以及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初期相对融洽的主客关系相比,随着旅游的发展,徽村景区的村民与游客之间的利益纷争、文化冲突在滋长。这将损害该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游人对此趋之若鹜,专家、学者们也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多有著述。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这无疑不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研究。在分析文化与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引发西部文化旅游的发展,着重探讨西部文化旅游如何才能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的核心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对旅游文化属性及文化旅游内涵的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从鄂台两地旅游文化的相同与相似性、差异性两个方面分析鄂台两地旅游文化的异同,比较了湖北与台湾依据不同的旅游文化特色和内涵而设计创造的旅游产品,对旅游业者以及旅游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六要素中,食居其首,可见饮食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着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如何使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展示广西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出了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研究、重视培养民族饮食文化人才、推进民族饮食与旅游业的结合、走民族饮食现代化之路、开发医疗保健民族饮食产品、注重广西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中所有者缺位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已束缚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妨碍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所有者缺位已成了其中最大的障碍并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困境。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进一步剖析所有者缺位现象及其影响,以期拓宽理论研究的视域。研究发现,在完善法律保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合理安排产权制度来解决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中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体育虽是广西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当地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但是,民族体育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时间却较晚,在取得一定业绩和经验的同时,仍存在着资源开发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和布局、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广西旅游业在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可采取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人才与培养人才等策略,促进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灵魂,它的本质是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独特个性满足了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因而,具有强大的旅游竞争力和生命力。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开发的历程,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的文脉选择、主题创意、主题确定等主题的重点内容,并阐述了主题的延伸和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5.
民族旅游节庆是集中展现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及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族旅游节庆可以促进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节庆开发为实例,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对三江民族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为深度发展三江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开展旅游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探讨了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策略在保护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文化旅游近年来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探讨了有关这2种旅游形式的基本概念,旅游、文化、涵化,介绍了西方一些学者对文化旅游、民族旅游的阐释,希望有助于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8.
饮食文化是旅游餐饮业发展的灵魂支撑。延边拥有丰富的朝鲜族饮食文化资源,不仅为民族餐饮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也丰富了延边旅游文化资源。但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不够完善,延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成体系,民族餐饮业难以进行品牌建设,延边文化旅游特色明显却不被旅游者深刻体会。从而应提高延边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促进各民族之间饮食文化交流,弘扬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拉动延边民族餐饮经济发展,形成延边地区支柱性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在在民俗资源调查、优势资源的比较、体验资源的挖掘及文化交融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湖南隆回花瑶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适宜发展花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可通过重点民族村寨发展方向导引、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开展民俗体验旅游项目,赢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旅游景观是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真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基础。运用景观生态系统理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凤凰旅游景观塑造进行实证研究,对凤凰古城的环境和现状进行了景观生态评价,提出其景观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未来发展应把握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