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纠纷的根源、起因、实质和相关规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分配权确认、构建考虑土地依赖系数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模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2.
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小虎 《开放导报》2004,(4):58-60,63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价值运动,土地都有重要作用。国家能自觉利用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得不好,导致土地规划虚置;偏重于耕地保护,目标单一;指令性规划缺乏弹性,缺乏公众参与。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和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不规范,存在牺牲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飞  孔伟 《黑河学刊》2013,(11):11-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调整利益格局。我国现有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存在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投资者之间及城乡之间土地收益分配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和强化了我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及城乡结构失衡。因此,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现有土地收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4.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面临的两大难题。本文以抽样方式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股权确定标准、降低集体股权设置比例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张健 《特区经济》2011,(8):105-107
股利分配政策是关于收益分配的策略,它涉及到多方面相关者的利益,对投资者、市场以及上市公司本身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分析,找出旅游企业是否分配股利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提供实证证据,同时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完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益不清晰、地方政府参与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宅基地置换后农民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等等这些农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了农民住房市场价值,损害农民利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让土地资产货币化收益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基础,从而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因此要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实现路径和形式,确保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土地保护及农民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政策沿革及其困境摆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多元利益主体收益分配问题日益突出,矿产资源收益分配问题成为学者、政府机构和相关利益团体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可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好转,确保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收储融资是在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土地收储融资是指土地储备机构根据未来土地收购储备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和资金持有状况,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与决策,采取适当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保障资金的供应,以确保其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一种行为。文章就土地收储融资发展历程和三种模式,分析了在土地收储融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关土地收储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民因为土地收益分配不均而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发生冲突。土地冲突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危害因素。本文介绍了土地冲突主要体现在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村委会,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开发商等相关企业利益获得者等四种类型。农村土地冲突的解决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构建冲突解决机制,使得土地冲突能够及时化解。  相似文献   

10.
杨洛 《中国集体经济》2014,(31):148-149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集体建设用地能够同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后,如何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后增值收益的分配,成为了关键问题。收益分配的过程,实质上是各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通过对其博弈过程的分析,研究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预见下一步农地改革的方向以及提出配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金菊  李颖 《特区经济》2006,213(10):195-196
社会公平不仅仅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代价的分配是否公平也决定了社会公平程度。土地资源因其巨大的增值效应,征地中代价分配的公平性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完善现行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的必要性。经济适用房退出的关键是对其产权进行科学界定,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适用房的利益分配问题。共有产权制度运用到经济适用房制度中,从产权理论上给出了构建退出机制的基础。在共有产权制度下构建的退出机制解决了经济适用房上市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体现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房改房土地产权安排与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是住房二级市场发展和规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笔者认为房改房所有者不应享有完整的土地收益权更有利于促进市场效率与公平竞争,房改房上市应补交土地出让金,在合理确定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标准时应先弄清上缴的土地出让金的内涵,以免侵犯房改房出让人的利益。此外。对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调节政策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地入市是中国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收益分配机制又是农地入市的焦点。深圳的农地入市实践具有典型性,城市更新模式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整村统筹)模式作为两种农地入市模式,分别体现了“个体利益优先”和“公共利益优先”两种利益分配思路。然而,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分别会引致“市场失灵”风险和“低效治理”困境。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从初始分配公正和结果公正的角度剖析农地入市对发展包容性的影响,可以看到农地入市应该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通过“指标统筹调控”,建立农地入市的区域协调机制;坚持公共利益导向,衔接征地制度的收益分配标准,以更好盘活集体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5.
股东和经营者在企业的收益分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或是占用他人的利益等手段增加他们自身的利益。所以为了使收益分配公平,提高分配的效率,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本人认为,应该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收益分配进行规范,建立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收益内部分配管理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冯超 《北方经济》2011,(5):63-64
一、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收益分配机制及分配现状(一)收益分配机制概述我国土地法规定"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征用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土地包括国家所有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国家对农民按照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其补偿费  相似文献   

17.
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对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先分析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的增值来源,包括资本投入性增值、外部辐射性增值和政策制度性增值;再结合宅基地制度改革现状和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的特点对上述三项宅基地增值的构成机理进行梳理。基于此,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体系、科学测算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建立共享型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灵活采用多种增值收益分配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有利于合理分配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包庚 《特区经济》2011,(2):147-148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初次分配、再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分配制度的缺陷。应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税收调节分配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分配制度,以及控制商品房价格、打压房地产投机行为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谢静 《发展》2010,(10):104-105
农村土地信托制度是近年来在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拟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就土地信托财产、信托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信托成立与生效、信托中介机构等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土地信托在我国的发展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红玲 《中国经贸》2009,(8):148-149
20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农地非农化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急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也相继产生,各种问题的焦点都集中于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的分配上。如何实现增值利益的分配问题以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本文的写作关键。本文将通过对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的形成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现存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