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辽宁国营林场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营林场是我省林业建设的主力军,森林资源质量好,管理水平高,国有森林资源大多分布在生态重要部位及生态脆弱带,构成我省生态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同时又是我省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在全省林业建设中起到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我省国营林场当前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积极探索国营林场的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国营林场新的管理机制,是林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现有国营林场110个,职工12000多人;经营面积530多万亩,其中人工林370万亩,森林蓄积量1510万立米,是我省建设林业基地的骨干力量。由于在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行政干预、婆婆多,缺乏自丰权,经营单一,资金不足,分配上吃“大锅饭”,林副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缺乏经营活力。对国营林场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1月上旬在巴中县召开了国营林场经营管理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共56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34篇。到会同志围绕国营林场当前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纪要如下:一,关于搞活国营林场的经济问题怎样搞活国营林场自身经济?大家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指导下,全面地、完整地贯彻执行国营林场“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相似文献   

4.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国营林场苗圃财会制度》自贯彻执行以来,统一和规范了全国国营林场苗圃财会管理与核算。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给林业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际惯例差距很大。现行《国营林场苗圃财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1993年7月1日实行“两则”、“两制”以来,更显示了场圃财会制度的不适应性,改革旧的场圃财会制度,建立新的林业财务会计制度,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们必须搞改革,抓机遇,增效益,求发展,有必要探讨场…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1月1日起,将对国营林场开征企业所得税。笔者认为,就目前国营林场实际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多有不妥之处。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大农业中,仍属薄弱环节。林业兴衰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国营林场在发展我国林业建设中的骨干、示范作用不能低估。就我县的5个国营林场来说,分别成立于1958年,它们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仅用七、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国有荒山造林17.6万亩,造林成林率90%以上,全面完成了我县境内国有宜林荒山的绿化任务。为了不断扩大森林资源,从六五期间开始,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又积极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绩溪县国营林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闯出了一条强化自我的发展之路,不仅增加了森林资源,而且经济效益也稳步增长。目前,扬溪、镇头两个国营林场有林地面积已达到了4Q9.3hm2,比七五清查增长89.30,森林蓄积量27.25万m3,增长292.6%,林产工业总产值达3696.7万元,林业销售收入达到2223.3万元,仅1990年以来就上缴育林基金160多万元,多次荣获林业系统先进国营林场称号,1996年碑身于安徽省“十强”行列。1.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变“因入设岗”为“因需设岗”计划经济时期,林场一直实行“因人设岗”的用人制度,即按…  相似文献   

7.
“依靠社队集体造林为主,积极发展国营造林,并鼓励社员个人植树”,这是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国营林场是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提供商品材的可靠基地,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江西省有国营林场、以林为主的垦殖场、采育林场和林站384个,经营国有山林1870多万亩,森林蓄积量达6000万立米。建国以来,国营造林保存面积700余万亩,蓄积量达1500多万立米,年生长量220多万立米。但是,国营林场,尤其是营林林场,在经营管理上存在  相似文献   

8.
林业贴息贷款是我省林业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开展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林业贴息贷款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牢记宗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围绕“农村、农业、农民”这条主线,立足“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于基层、服务于林农,积极利用林业贴息贷款促进我省林业事业现代化建设。2001-2005年,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设计…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林业部1986年10月制定的《国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改变了营林生产支出核销制,将林木资产设账核算,并在表外披露;两部1990年10月制定的《国营林场、苗圃财务管理办法》,修订的《国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将林木资产列入表内核算;财政部1994年11月修订的《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制度》和《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建立了林木资本金制度,理顺了林木资产的产权关系。这些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九五”期间我国林业经济沿着“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  相似文献   

10.
森林保险在我国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但这项工作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对加速林业生产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及林木所有者的经济利益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本溪的森林保险是由市、县森林保护站办起来的。1984年10月份开始酝酿和筹备,1985年5月正式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6月已有7个国营林场报名,6月末本溪市、县森林保护站与这些国营林场签订了森林保险合同,到9月末又有10个国营林场、1个林业学校加入了森林保险。投保的山林面积达454,530亩,收保费32,700元。1985年8月19日九号台风加之伴随而来的洪水袭击了本溪地区,造成部分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林风倒和风折,  相似文献   

11.
平陆县国营林场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积极推动"一站一品"建设健康发展,从林场概况、发展理念、主要做法等方面,概述了平陆县国营林场"转产不转行,创市场不离战场"的发展理念,利用国有林业资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了林场职工收入,壮大了国有林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前,林业行业财务状况令人堪忧,我省曾组织了专门队伍对赣州、吉安、宜春、抚州四市所辖的九个县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业行业亏损比较严重,资金短缺,债务负担沉重,林业规费收不见余。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有些地方仍然平调、挤占、挪用林业专项资金,这就导致了林业投入极其微少。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省委、省政府已提出了“跨世纪绿色工程”的战略目标。但资金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距世纪绿色工程”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可能“搁浅”。因此,改善我省林业资金的困难现状已成…  相似文献   

13.
调整漳洲国营林场种植业结构发展林场果竹经济韩金发宜林荒山绿化后,漳州市国营林场如何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利用漳州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发展国营林场的果、竹经济。下面,就优化种植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国营林场性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点之上。第一,尽管着眼点是国营林场的性质,但同时也分析国营林场的经济政策,因为性质和政策是紧密相连的,性质是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决定国家对国营林场采取何种政策的依据。第二,尽管分析的重点是性质,但性质是由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特点决定的,因此,一并纳入本文视野。第三,尽管分析的是国营林场,但它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国营林场置  相似文献   

15.
我省有林业企业23个,全民职工13.8万人,经营面积256.9万公顷。现有各类集体所有制的林业场、厂、队1,400多个,从事林业集体经济生产和工作的人数11.3万人,接近全民职工人数。1985年集体经济产值相当于全民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集体经济已发展成为我省林业企业内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成分,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正确处理了集体经济与全民经济的经济关系,并在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实地考察了山东省临沂地区一些国营林场。他们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要搞活国营林场经济,争取林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的林情,从发展林业、扩大森林资源的战略目标出发,从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经济实力入手,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商品生产,以工养林,以副养林,增强集约经营森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挥集体经济的力量,对加速林业建设,改变森林少而不均的状况,有重大意义。据1980年统计,辽宁省国营林场163个,经营总面积1,260万亩,其中有林地967万亩;社队林 场5,000个左右,经营总面积2,476万亩,其中有林地2,240万亩,分别是国营林场的1.9倍和2.3倍,可见集体林业占优势。 农村社队办林场,是贯彻“依靠集体造林为主,积极发展国营造林,并鼓励社员个人植树”的方针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是我省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的5年。5年里,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林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现实已经众所周知。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林区以往经济政策忽视了林业的特点,违背了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1.林业政策不稳定。林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多变,山权、林权不稳。例如,把社员自留山、自留树几放几收,把生产队的山林过渡为生产大队或公社所有,国营林场无偿平调集体山林、土地等等。近几年,通过林业“三定”,虽然这些问题在逐步  相似文献   

20.
按现行国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规定,国营林场弥补营林事业费支出,属于“利润分配”的二级科目,说明此项支出置于利后安排。这样规定,单纯从会计核算本身来说,有它可行之处,但从国营林场生产经营的实践中,详细斟酌亦有不妥之处。一是国营林场是以林为主的林业事业单位,为实现其大量培育森林资源和优良苗木,以实现国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经营目的,必须通过大搞营林投入——营林生产的手段来完成,营林生产是国营林场的主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优先安排资金,这一点对国营林场来说不容忽视。弥补营林生产事业费支出,不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