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引起了一时间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其中关于离婚房产分割的问题更是成为大家的焦点,房屋作为夫妻双方所有财产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自然是离婚时财产分割的核心,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夫妻财产类型的发展和离婚夫妻房屋分割中主要存在的争议问题入手,对新婚姻法解释三中关于离婚时房屋分割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而近年来,林林总总的婚姻家庭财产纠纷愈演愈烈,呈现倒逼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完善之势。我国实行共同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约定财产制"三位一体"的夫妻财产制度。其中,法定财产制度虽历经多次修改,但仍有不完善之处。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弊病在于非常法定财产制度的立法空白,本文将借鉴外国有关非常法定财产制度的规定,论述我国完善非常法定财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立法构想,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夫妻财产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夫妻财产制度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规范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和处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是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两者有机结合的制度。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家庭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01年修改的《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基础,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婚姻法》明确了夫妻财产采用了三种并存的不同所有制度,即:夫妻财产共有制度、夫妻财产个人所有制度和夫妻财产约定所有制度。在婚姻家庭中,由于人身关系的融合,财产关系进行如此界定,是否对人身属性产生影响,事实上夫妻财产本身难以截然地分割,而且一旦分割对于善意等三人等都有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夫妻财产制与妇女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了夫妻财产制的选择和妇女地位的关系。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出发,采用不同的财产制类型与当时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对平等、公平等价值意识觉醒时,立法主要选择的财产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是指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不仅解除了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也终止了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财产分割是与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相应产生的。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离婚案中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越来越新,认定和处理也越来越困难,它所体现出来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处理的好坏关系到人民法院处理离婚纠纷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有关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夫妻财产制作为我国《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维护个人财产权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我国与德国、法国关于夫妻财产关系规定的异同,以期为我国构建和完善夫妻财产制作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所得共同制,依该制度,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特有财产和双方另有约定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然而,婚姻存续期间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阶段:如领取结婚证后,双方尚未共同生活期间;因感情不和分居期间等。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这些特殊阶段的财产归属一概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有所质疑,鉴于此,本文着重围绕这些特殊阶段的财产归属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夫妻财产关系是夫妻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就修正后的《婚姻法》所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夫妻专有财产制度和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予以论述,以评价该法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设置了离婚冷静期制度,夫妻双方申请登记离婚时,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强制要求双方冷静一段时间,以确保双方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离婚与否之决定。离婚冷静期制度施行后,将引发登记离婚制度方方面面的改变,但对离婚冷静期内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上的权利义务变动问题却没有明确规定。离婚冷静期制度还应规定以下内容:离婚冷静期内,夫妻同居义务、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及除子女抚养内容外的家事代理权限中止,夫妻财产制由共同财产制转为分别财产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确立,财产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夫妻之间对财产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夫妻财产领域出现的非正常夫妻财产纠纷不断增多。非常夫妻财产制为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而我国的婚姻法并未规定非常夫妻财产制。本文在对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立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价值取向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中国以来夫妻财产制度的变迁介绍,认为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与时代的历史演变是同拍的,其价值取向的脉络经历了从家庭利益为本位向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立法的价值取向将决定一部法律的整体风貌,但我国婚姻法的几次修改却并未能更多地关注该问题。从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立法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家庭(社会)利益本位向家庭(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发展的过程。未来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应与整个民法典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在实现家庭(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完善个人财产制,使整个制度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夫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两部分组成,约定财产制应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别居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居是介于正常的婚姻关系和离婚状态之间的、反映夫妻共同生活暂时中止的一种婚姻家庭关系。别居制度会引起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我国目前法律对别居制度规定存在欠缺,目前法律仅承认别居是一种事实,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别居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夫妻财产制契约是约定夫妻财产制的载体和产物,是配偶或即将成为配偶的双方当事人就其婚姻生活中的财产关系所达成的合意。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契约是一种种类契约、从契约和要式契约,婚姻当事人在约定其财产制契约时,了解和把握上述特征,能合法有效地处理好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关系,维护好自己的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我国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离婚率呈不断上升之势。夫妻离婚对子女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夫妻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是离婚案件必须妥善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从夫妻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权问题;离婚后对子女抚养费的支付问题;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视等三个方面作了论述,以期父母离婚后,其子女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尊老孝亲、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等美德,并多已成为我国公民的法律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理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既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新时代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且个人所得税的制度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与不足。我国应立足当前社会婚姻家庭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特点,优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使之有利于弘扬夫妻和睦、尊老孝亲、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从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方针,离婚救济制度就是新形势下产生的。此制度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保障离婚自由和维护家庭稳定之间的矛盾,作用重大。而现有离婚救济制度在规范的准确性和制度的完善性上都还存在着发展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离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分割等问题。它的完善与否对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法制建设影响颇大,历来受到各国立法的重视。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除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我国采用的是法定财产制,同时又允许婚姻当事人对财产加以约定,以约定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的补充。我国现行婚姻法实施以来的情况表明,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