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巨群 《数据》2012,(9):80-80
不知不觉中,我从事统计工作已经三年了。三年间,自己已经走过了多个工作岗位,在每个不同的阶段《数据》杂志一直陪伴着我,亦师亦友。  相似文献   

2.
马士龙 《数据》2008,(1):3-3
2008,十二生肖的又一次轮回,鼠咬天开,数往知来。改革开放30年、北京奥运、政府换届、神七发射,令人期待和躁动;刚刚和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新律新规,唱响维护、尊重公众利益及权利的时代旋律,而在新旧不断碰撞迭变的现实氛围下,更令人关注其执行效果和影响。房市是否出现“拐点”、股市几月回暖看涨…,在回眸热盼中,人们已和2008来了一个悄然的“熊抱”。  相似文献   

3.
崔述强 《数据》2005,(1):4-4
<数据>杂志创刊,这是统计刊物创新的新举措和新突破.<数据>脱胎于<北京统计>,有可圈可点的办刊基础,但是要打造理想的<数据>,办出特色的<数据>,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数据>,可以说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白成秀 《数据》2005,(12):45-46
首先我要感谢数据杂志社,你们为我提供了一份可贵的精神大餐,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一份精神的寄托.  相似文献   

5.
《数据》2007,(Z1)
编辑人语:新的一年,我们开设了读者沙龙栏目,目的在于形成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广泛听取杂志受众群体的办刊建议。2007年《数据》,围绕数据的生产者和需求者两大  相似文献   

6.
张海翔 《数据》2008,(12):44-44
当看完最后一页,合上手中的《数据》杂志,心情随之变得愉悦。到今天自己已经和《数据》结缘一周年了,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数据》2006,(12)
转眼间,伴随着《数据》杂志已经1年零4个月了,并且迎来了北京统计期刊的第200期。能成为《数据》杂志的编辑我深感荣幸。荣幸能融入到“数据的海洋”,我为她的博大精深而着迷,希望能吸纳她的一切,可是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但相信我能做到的是持之以恒的刻苦、勤奋、踏实、努力!在  相似文献   

8.
《数据》2012,(12):88-95
  相似文献   

9.
胡小友 《数据》2010,(4):56-57
3月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刚刚下完第9场雪。这一天,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杂志社副总编云霞一行5人来北京丰台局队交流统计宣传工作,并看望了曾在《数据》杂志社帮助工作的我。虽然会见的时间短有些遗憾,但我感到短暂的团聚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让我在正值2009年年报最紧张的日子里充满了喜悦,说起来,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  相似文献   

10.
《数据》2008,(12)
■卷首Preface01—012008,让我们用数据记录历史潘01—032008牵手《数据》马士龙01—042008,寄语《数据》杂志02—01以巩固、充实、提升推进北京统计新跨越崔述强02—02我的2008·新年寄语03—01价格·消费·民生云霞04—01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能源统计体系耿勤05—01信息公开政  相似文献   

11.
王群英 《数据》2005,(7):56-56
午休时分,按往常习惯,在阅览室的期刊杂志书架上随意浏览,有中意的,便取下来小读.忽然,一份装帧别致的期刊杂志--<数据>,跃入眼帘,令人眼前一亮.从刊物名称上看,<数据>定是一统计类期刊,出于职业的直觉,我敢断定,但又与常规的统计类期刊迥然不同,似曾相识,又感觉有些新奇,便取下来,细细展读.  相似文献   

12.
《数据》2007,(12)
>>卷首<<01——1让我们继续讲那数据的故事潘03——1企业景气调查的信息期待士言04——1工资能否与物价联动利生05——1“数商”:企业洞察未来必备的能力肖明超06——1对数据的诠释期待更多的理性之光潘07——1四大因素看好股市中长期发展赵丽08——1这个夏天,我们关注数据今中09——1让民生问题始终大于GDP民望10——1从功能区建设看科学发展来成11——1正确认识统计部门的执法定位来成12——1“好字优先”的统计责任云霞>>数据速读<<01——6权威发布01——8媒体01——9表情·秀03——4权威发布03——6媒体浏览04——4权威发布04——6媒…  相似文献   

13.
孙宪华 《数据》2005,(5):11-13
随着<财富>全球论坛7年内三进中国,2005年的北京论坛再次引发了<财富>500是大是强还是好的思考.按<财富>榜单的评价标准来诠释,将其译为<财富>500较之译为<财富>500强或<财富>500大都更加贴切,其中<财富>500大的含义多于<财富>500强.道理很简单,大并不一定昭示着就是强,更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好.  相似文献   

14.
《数据》2007,(1):2-2
  相似文献   

15.
《数据》2006,(12)
卷首语01—01认知GDP今中02—01期待和谐潘03—01从总理报告说数据精彩钟蓝04—01研究消费再启消费扩大消费姚景源05—01创意无限潘06—01信誉的呼唤士言07—01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处在上升通道还是下降的通道邱晓华08—01度量幸福的时代士龙09—01电话调查你是否会敞开心扉  相似文献   

16.
17.
《数据》2007,(6):14-14
为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进程,更好地发挥《数据》杂志作为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服务的权威媒体作用,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杂志社决定成立《数据》杂志理事会。通过这种组织化的形式,将更好地为政府、企业以  相似文献   

18.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个西方的统计学家,根据相关统计得出如下结论:假若一个人的生命为60年,那么他总共拥有21900天,在他平凡的一生中睡觉将占去7300天(即20年),吃饭2190天(即7年),穿衣梳洗1095天(即3年),上下班和旅行1825天(5年),娱乐2920天(8年),生病1460天(4年),等待1825天(5年),打电话1年,照镜子70天,擦鼻子10天,最后还剩下8年零285天,用来干点你想干和不想干的事."  相似文献   

19.
张海翔 《数据》2010,(5):39-39
4月28日上午,《数据》杂志社与海淀统计局队联合举办”走进海淀2010《数据》读者座谈会”。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为到会听众解读了北京市宏观经济形势。海淀局队领导班子成员,财政局、地税局等11个委办局领导以及海淀辖区内1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段瑔 《数据》2005,(12)
<数据>的前身<北京统计>曾被誉为企业的良师益友,而今,改版后的<数据>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