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当年,中国家电销售行业排行老三的永乐向老大国美凄凉无奈地举起白旗时,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则受聘于原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出任国美、永乐合并后新国美的CEO.几年后,黄光裕出事入狱,陈晓"反客为主",掌管国美,仅仅搞了几年"黄陈恋",陈晓又与黄光裕反目成仇,被国美大股东逐出董事会,现在又重开锣鼓,要进军家居行业.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陈晓一显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本色.  相似文献   

2.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6,(16):20-20
面对“美乐”合并以及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一再挑衅,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保持沉默。自从收购永乐后,黄光裕与永乐董事长陈晓就俨然成了“好兄弟”,而无时无刻不缠绕着这对好兄弟的张近东随即成了两人的常用“题材”。合并消息发布当天,黄光裕称,新国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庆前夕暂时落幕的“黄、陈”国美控制权之争,可谓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丛林争霸”。曾被国美电器收购的原永乐家电负责人陈晓,作为国美电器的负责人,对国美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提起法律诉讼;而此前一天,国美电器刚刚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要求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函。  相似文献   

4.
从国美事件谈中国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国美电器前董事长黄光裕和现任董事长陈晓在争夺国美控制权的过程中,出演了一部业内罕见的商战片.争夺在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和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展开.文章针时在控制权争夺中所涉及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利的分配、大股东在公司的地位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等有关公司治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家族企业和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得出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散宜生 《新前程》2007,(1):22-24
在家电业界有着“铁算盘”之称的前永乐总裁陈晓,在经历了一次商业“对赌”失败之后。为什么依然要赌一局自己胜算并不大的“赌局”,并且此次的对手还是实力强大的黄光裕。 事实上,当国美永乐合并案彻底尘埃落定之后,在新国美体系中已经成为“孤家寡人”的陈晓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退出争取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6,(15):74-77
国美收购永乐既非闪电式收购,也不可能是黄光裕“霸王硬上弓”的独角戏。陈晓本人,在2005年即流露出对行业整合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7.
国美电器(0493.HK,以下简称国美)收购中国永乐(0503.HK,以下简称永乐)是迄今为止我国家电史上最大的一宗连锁企业并购案。此次合并采取了“现金加换股”的方式,交易总金额52.68亿港元,其中现金4.09亿港元。两公司合并后,黄光裕持有新公司51.2%的股份,陈晓透过零售管理公司和管理层持有12.5%的股份,与永乐签署“对赌协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外管理》2011,(4):117-117
张大中出山,让很多家电业人士连连感慨:世事难料!2006年,家电连锁业正处于类似春秋战国般兼并争霸、合纵连横的时期,张大中面对黄光裕、张近东两大正在攻城略地的霸主,先与陈晓"合纵",达成合并协议,以期成功上市、联手拒敌。但刚刚宣布合并,张大中就发现陈晓在背着自己和国美密谈,"合纵"3个月后,陈晓的永乐电器被国美"连横"成功,正式并入黄光裕麾下。  相似文献   

9.
西陆 《中国企业家》2005,(20):14-14
本月14日,上海永乐生活电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至此,中国三大家电连锁巨头(国美、苏宁、永乐)均已上市。上市后,按最高发行价估算,陈晓的个人资产将超过30 亿港元,10年前才开始创业、比国美老板黄光裕大11岁的上海人陈晓,将在个人财富榜上确立自己的新位置,尽管业内一直传说这个从小不幸忠上小儿麻痹症的陈老板,对金钱与享受并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黄光裕“做生意以来最艰苦的一场谈判”中,他和“很可怕的对手”陈晓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哪些无形之手左右着他们?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最大的一宗并购——永乐并购案,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终于在2006年7月24日尘埃落定。行业老大国美以52.68亿港元的代价鲸吞了排名第三的永乐。黄光裕把昔日“最强悍的敌人”陈晓招至麾下,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并购案余波久久不息。很多人在问:高于7.5亿元,外资股东将向永乐管理层转让4697.38万股永乐股份;如果净利等于或低于6.75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外资股东转让4697.38万股;如果净利不高于6亿元,永乐管理层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4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黄光裕主动让出在国美电器的行政职务,重新委任王俊洲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国美代理主席陈晓称王俊洲和魏秋立已收到黄光裕通过公安局发来的代其签立有关国美电器及黄光裕私人集团文件的委托书,"后国美时代"已经隐约出现了"王俊洲、魏秋立、陈晓"的联合职业经理人时代.  相似文献   

12.
曾经对内对外都力挺陈晓的黄光裕,给予了陈晓最“贴心”的对待:在国美总部为陈晓安排和他办公室同样规格的房间,甚至安排自己的家人为吃不惯北方菜的陈晓开小灶。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2日,由国美和永乐合并而成的新国美电器集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至此,中国境内最大的家电零售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原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担任新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新国美电器集团将实行国美、永乐、鹏润三个品牌同步运作,并实施差异化经营。如今,纵论中国商品经济,黄光裕是个绝对的执牛耳者,他与他所缔造的国美帝国无论是对制造行业和零售业的生产销售行为还是对整个国民的消费行为影响都是深远的,在他拥有的巨大财富为世人所瞩目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却是他所创造的这个商业奇迹,毕竟财富只是一个象征,离开了国美这个实体,…  相似文献   

14.
11月16日上午9点30分,中国永乐(0503.HK)在香港资本市场停止了买卖,其股价定格在2.19港元,市值为51.6亿港元,预计将于2007年1月底前退市。不难想象陈晓当时的心情。一周后,11月22日,国美永乐合并而成的新国美电器集团正式成立。在气氛隆重热烈的国美永乐合并庆典上,陈晓第一次正式以新国美集团总裁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此时的他身着国美统一的黑色西装,看上去与其他的国美人并无二致。从老板到经理人,陈晓遭遇了一次痛苦的转型。和陈晓一样,随着新国美的正式成立,不光是企业中的个人,包括新成立的国美电器集团本身都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近日,黄光裕与陈晓之间的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纷纷扰扰,吸引了大量眼球。抛开经营理念与个人恩怨不论,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背后暴露的其实是家族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谢成龙 《经营者》2008,(23):33-33
黄光裕被调查,那么,谁会临危受命成为他的继任者?目前来看。暂由陈晓来接替。虽然替代黄光裕并不是“自家人”,但在国美内部,支撑权利构架的依然是黄氏家族。  相似文献   

17.
国美电器大股东与公司总裁之争,是2010年的财经热门话题之一。自2010年8月初,国美电器以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与陈晓为首的管理层的矛盾彻底公开以来,围绕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就非常激烈。国美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国美之争企业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本文试图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美事件诞生了一连串的问题:是黄光裕和陈晓的最高领导权之争,是职业经理人和公司创始股东之争,也是风投资本与公司自有资本的较量。国美事件本身及其中黄光裕,陈晓和贝恩资本的相互博弈使得国美事件对民营企业乃至国有企业的发展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恐怕连国美电器总裁陈晓自己也没想到,一向低调的他在2008年的最后时刻被推向了前台,此时距离他的50岁生日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警方调查后,坊间流言四起,除了对黄光裕个人命运进行种种猜测外,国美电器的前途更让人关注。不过,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陈晓在突遭变故时表现出了一个企业领导者的风范,在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后,  相似文献   

20.
经典心语     
《北京房地产》2005,(6):96-96
孟晓苏卸职中房集团董事长由甄少华接任,与国美划清界限黄光裕旗下地产公司浮出水面,“铺王”吴昊进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