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物价》2010,(3):34-34
阅读:李俊不久前在其博客撰文说,刺激消费似乎要成了正确的词汇,给人感觉就是,只要老百姓拿钱出来消费,经济就有复苏的希望。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大家都储蓄,都少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无法卖出去。东西卖不出去,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因此,消费就是帮助企业创造利润,工人有了就业,大家的日子才好过。刺激消费论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很多荒谬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概要 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虽然全球衰退导致中国出口下降,拖累经济增长,但由于政府的刺激措施,2009年三季度的实际GDP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尽管经济刺激方案是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刺激消费,因此内需的增长有较为广泛的基础.房地产销售回升已经带动建筑业的活动.制造业的投资受到闲置产能的抑制,但消费保持了良好增长.  相似文献   

3.
工业技术的进步、全球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导致竞争已不再停留于市场、人才和产品的单项竞争,我国的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变革时期,竞争已经进入到"商业模式"层面。探索新型的商业模式才能提高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保税物流园结合我国国情,能够在园区中实现贸易活动,伴随人们对保税物流园了解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结合保税物流园进行创新商业模式研究。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对商业模式及其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基于保税物流园的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其产出比和能源消费比较大,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受制于制造业的影响,因而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力、市场拉力、技术驱动力构成了制造业低碳转型的三重合力,因而实现转型的路径方法也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激励与规制改革、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和交易平台并构建其推广体系、完善产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等工作,实现有效驱动。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萎缩,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内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发展模式应遵循"大国模式",通过内需来驱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例,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6.
运用协整理论对1988—2011年新疆工业经济增长与制造业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工业经济增长是制造业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新疆必须加强节能降耗,才能有效缓解能源的瓶颈制约,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能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目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清除制约消费的种种障碍,使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钱花得值.从而改变我国目前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陈志武 《中国市场》2009,(42):12-13
<正>"只要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局面不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就不可能改变,就只能靠重工业、靠投资,然后靠出口市场来发展。"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向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而只能够继续依赖投资、依赖出口?为什么对于中国而言,GDP增长速度如果低于8%就不行?为什么中国老百姓  相似文献   

9.
现代制造业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要从上项目、保速度,转变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上来;要从填补消费需求的空白,转变到提高产品竞争力,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上来,向结构升级要速度、要效益、求发展.本文试就南昌现代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主线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急需优化转型。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刺激才能如愿,因此就迫切要求我们培育和选择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成为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我国传统消费热点的热度开始明显下降,导致消费需求扩张的动力开始衰弱,因此就需要充分结合国民经济的战略来实施,促使消费新增长点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动力,这就需要加速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的扩张消费需求,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本文针对如何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策略进行分析,并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增长模式有利于蓝领工作,因为建筑业和制造业一直在领先。要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应该更加导向消费和服务。这需要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兴华  嘉永 《中国市场》1999,(11):23-29
<正> 记得80年代,物价改革一步紧似一步,面对一天天变化的物价,老百姓真的害怕了。当时神州大地掀起了一阵“抢购风潮”,似乎今天如果不买东西,明天就什么也买不着了。而如今,情况却恰恰相反,好像今天去买东西,明天就再也没钱去买了。政府不断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可老百姓就是不  相似文献   

13.
小鱼 《中国市场》2003,(11):19-25
<正> “商场那是给白领们消费的,咱们老百姓买衣服还是到动物园合适,毕竟便宜,说不定还能淘到样子、做工都不错的衣服。”在大多数京城老百姓心中都存在着这么一种看法。就是抓住了作为消费主体的老百姓的这种消费心理,位于动物园商圈的东鼎服装市场的商户们做起薄利多销的服装生意来忙的不亦乐乎,也赚的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现代商业》2012,(13):42-45
稳物价,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价格调控预案,减少流通环节,打造畅通高效便捷的流通渠道,从根本上维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商品的价格稳定,保障这些重要商品能更加快捷、顺利地到达百姓手中 CPI是什么?可能很多老百姓说不清楚。但说起物价,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验。其实,CPI,也就是消费物价指数,就在我们身边,成为从2011年延续至今的一个热词。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的分歧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案例增加,关于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争论就不断升温。尤其是凯雷谋求并购徐工机械,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外资并购是否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瓦解自主创新体系?外资并购是否导致了市场垄断?是否应该对外资并购设限?在外资并购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在外资并购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一个体现,是唤醒百姓消费热情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对中国经济尤其重要:当年,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并非首先来自企业,而是来自中国老百姓生活观念的改变和巨大的消费能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形式也不会例外。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百姓将率先带动潜能巨大的“企业到顾客”(即B to C)电子商务形式,因为讲求实惠的老百姓最能从网上购物的价格降低和中间环节压缩中得到实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本质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倾斜导致产业结构畸变,直接造成贸易结构不合理,引发经常项目顺差。同时,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兴旺发达是FDI进入我国的关键动因,FDI的持续涌入不仅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成因,而且进一步加大了加工贸易顺差,导致贸易结构更加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地处朝阳使馆区的三里屯,拥有发展夜经济的所有天时地利人和。在即将到来的奥运期间,这条本身就充满异国情调的酒吧街,自然会成为人们夜间消费的首选,届时这儿的霓虹更加斑斓,这儿的夜晚也会更加璀璨  相似文献   

19.
何立华 《商业研究》2006,(13):137-140
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有GDP折算指数(GDP Deflator)、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但不同的价格指数所算出来的通货膨胀率有较大差异,从而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带来不同的影响,对老百姓的消费预期也带来差异较大的判断。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有时甚至是回避了这种差异,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因此要揭示导致差异的原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此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经济学派对消费问题的研究是一种确定性均衡研究。然而,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常态,要对消费问题进行准确细致的研究就必须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武陵山区农村居民在不确定性感受下的预防性储蓄的实证研究,提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现期消费的减少和预防性储蓄比重增加,使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因此,需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村居民从预防性储蓄转向消费和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