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和交通设计,旨在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问题,关注交叉口车流流向、车流交织点以及配时合理性。在交通设计方面,提出将左转车道右置的渠化设计方案。在配时优化方面,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延误、通行能力和停车次数为优化目标,以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交叉口饱和度及周期时长为约束条件。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用SUMO仿真软件评价求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明显缓解了交通压力,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管理和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平面交叉口是造成交通延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地段。交叉口的左转车流产生的交叉冲突点最多,对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最大,因此合理组织交叉口的左转车流意义重大。本文根据交通工程学相关理论,并广泛参照国内外一些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几种实用的交叉口左转车流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揭示了交叉口通行能力与延误随信号周期长度变化的规律 ,从而得出交叉口延误最小、通行能力最大的信号周期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交叉口饱和度接近饱和或过饱和时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交通流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在分析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号控制交叉口描述强拥挤交通流的当量排队长度模型--OEQL模型和MAEQL模型的修正模型,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交通状况。这些模型的建立,为更精确的描述机动车车流在信号交叉口的状态,优化信号灯配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交通流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在分析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号控制交叉口描述强拥挤交通流的当量排队长度模型——OEQL模型和MAEQL模型的修正模型,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交通状况.这些模型的建立,为更精确的描述机动车车流在信号交叉口的状态,优化信号灯配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植 《大众标准化》2023,(2):114-116
道路交叉口作为不同方向车流量的汇合点,是城市道路的关键节点。因此对交叉口设计进行优化,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及通行效率高的重要手段。作者首先描述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文献阅读及自身经验,对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原则及一般策略。最后,以实例为证,依据总结的原则及策略,对永清县廊霸线与樱花路交叉口设计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光明  唐贵涛 《价值工程》2019,38(14):31-33
完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直行待行区是城市交通精细化设计的重要设计理念之一,论文总结分析学者提出直行待行区的设置方法,提出直行待行区设置条件,为科学合理的布设直行待行区做技术支撑。通过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交通仿真对比分析有无直行待行区的技术指标,科学布设直行待行区能提升通行能力,减小行车延误,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  相似文献   

8.
舒世昌 《价值工程》2014,(13):74-76
随着我市交通出行量的大幅增长,交通堵塞情况日益加重,这给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组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完善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法和模式。城市道路十字交叉路口是交通流汇集的重点区域,在十字交叉口使用环岛的交通组织方式具有自组织性强、车流顺畅的有点,但是环岛内车流与入岛车流的冲突也限制了环岛的通过能力,通过科学研究找到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环岛的通过能力,减缓交通拥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Zhenke[1],刘会斌[2]等研究了环形交叉口信号灯控制的方法,Brilon[3],Tanner[4],陈晓明[5]等研究了交通环岛通过能力的优化方法,Stuwe[6],廖铄澔[7]等研究了交通环岛信号灯配时方法,为交通环岛综合组织优化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交通环岛组织优化问题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才能找到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间隙-接受"模型的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环岛数学模型,通过研究交通环岛内车流速度与进入环岛交通流量的数学关系,找出稳定状态下环岛的最大通过能力,分析了模型中进入环岛车道数、岛内车道数与稳态情况下"间歇-接受"通过能力的关系。对于有信号环岛组织模型,又找出了最大通过能力下的环岛内车流密度值,以此将环岛内的车流有序化、规范化、流量固定化,通过将环岛优化策略与交通信号控制相结合,合理优化相位时间缓解入岛车流与环岛内车流的冲突,以求达到最大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交通冲突技术(TCT),通过建立港区交叉口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对影响港区交叉口安全性的主要冲突类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港区道路交通特性,仿真模型引入车型参数控制因素,以车辆间冲突制动距离为评价指标,并对大型车辆弯道行驶轨迹及其产生的冲突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改进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对车辆在元胞中的加速、减速以及位移规则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得出,在实验条件下,跟驰冲突是影响平面交叉口安全性的主要冲突类型,侧面冲突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冲突类型,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了本文交通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交通咽喉,其通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城市整体道路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文章以金华市八一南街—宾虹路为实例,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分析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排队长度以及尾气排放等输出参数,对比信号配时优化前后的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下平均停车延误降低了17.33%,总体停车次数降低了21.13%,平均排队长度降低了36.51%,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总油耗也有所减少,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