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随着银行卡产业的迅猛发展,银行卡风险日益凸现。探索建立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发挥银行卡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合力,杜绝银行卡业务风险事件的发生,日益被管理层和各发卡机构所重视,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张祯 《中国信用卡》2007,(3X):35-36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将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人民银行等九部委颁发《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我国银行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发卡量大幅上升,受理环境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银行卡产业链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诸如社会上日益猖獗的信用卡套现、欺诈交易等风险行为和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4年,“银行卡”是个曝光率很高的一个名词。首先是沸沸扬扬的银行卡年费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激烈争论;然后是全国性的银行卡罢刷事件,从银行卡费率之争到垄断之辩,由商业银行追究到中国银联。2004年,持卡人和商户第一次公开质疑银行卡的价格形成机制。时至今日,事件虽然业已  相似文献   

4.
孙晓琳 《金卡工程》2010,14(3):91-92
银行卡是现代金融创新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电子支付工具,较之传统支付工具,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电子信息数据的安全。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银行卡犯罪日益呈现出集团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的特征,银行卡信息和密码被窃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究竟谁该对银行卡的信息安全负保障义务?是持卡人?还是银行?另外,各家银行纷纷规定了”凡是通过交易密码发生的一切交易,均应视为持卡人亲自所为,银行不应承担责任”,这一条款的效力又是如何?本文拟从合同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成都国美突然以0.8%的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率太高为由,宣布自当月15日起在成都六家卖场内停用所有PoS,并把机具送还给了提供方,使商户与银行关于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的争论第一次公开化。2004年1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银行卡结算手续费进行了调整。无论《办法》是否与“成都国美事件”有直接关联,客观上的确起到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xx省xx县青年章某去银行提款机提取工资为老家父亲治病时,偶然拾到一张银行卡,因一时贪念据为己有。尽管12天后其主动将银行卡归还失主,却仍因盗窃罪被判了刑。这一事件提醒人们,小便宜切莫贪,否则引来的将是大麻烦。  相似文献   

7.
银行卡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银行卡风险事件呈上升趋势。本文对银行业卡业务风险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3年对于中国银行卡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2003年中国银行卡的发展从广度和深度上同时展开.并且几乎在每一个它所涉及的领域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进展。本从这一年银行卡业发展大潮中撷取若干件有代表性的事件,也许这些事件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但我们希望从中获得的不仅是点评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借此让2004年银行卡业的面貌更加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9.
《金融会计》2006,(8):63-64
一、什么是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指农民工在打工地将工资收入利用银行卡存入参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银行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柜台提取现金。由于使用银行卡取款不仅携带方便,还能防范假钞、诈骗、盗窃等事件,万一丢失银行卡,可及时办  相似文献   

10.
蒋丽娟 《时代金融》2012,(32):78-79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持卡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受到侵犯,银行卡丢失或者是被盗的风险分担不公平等。鉴于此,迫切需要解决银行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消费者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银行卡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提供参考,从而使银行卡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     
《金卡工程》2007,11(6):2-3
银监会要求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最近,因虚假申领银行卡进行商户POS套现行为引发的欺诈风险事件频繁发生,涉嫌欺诈的交易金额水平有所上升,商业银行开展银行卡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呈现上升态势。银监会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将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人民银行等九部委颁发《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我国银行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发卡量大幅上升,受理环境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银行卡产业链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诸如社会上日益猖獗的信用卡套现、欺诈交易等风险行为和事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卡量大幅上升、受理环境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银行卡产业链也已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信用卡套现、欺诈交易等风险行为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银行卡的灰色地带作案,将盗取的信用卡疯狂盗刷消费数万元。日前发生在湛江的这两起信用卡盗用事件,为信用卡使用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04,8(2):36-36
2003年是中国的“银行卡年”,也是中国银行卡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去年发生的与银行卡相关的大事,本刊现将“2003年中国十大银行卡新闻”(由银行卡天地网评出,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序)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从信用卡套现看我国银行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斌 《银行家》2005,(8):73-75
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已经发展了20年,但与银行卡产业的相关立法却略显滞后。尤其是近几年信用卡业务的迅猛发展,凸现出法律对中国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信用卡套现等事件的发生迫切要求我们对信用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逐渐完善我国的银行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在经历了美国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引发的震惊和国内银行卡短信欺诈案件带来的不安后,正逐步接受和熟悉银行卡的国人在安全用卡、保护持卡人自身信息安全方面的神经紧绷起来。与此同时,利用磁条卡安全漏洞进行银行卡欺诈的案件仍不时侵害着持卡人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安全用卡,在与伪卡,盗卡交易的博弈中保护持卡人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使用卡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得到合理的解决,让持卡人有个放心、安全的交易环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银行业处理争议交易的专家,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4,(5):38-38
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创新支付的日新月异,欺诈份子盗取银行卡账户信息实施欺诈犯罪日益显现,银行卡敏感账户信息泄漏风险也呈集聚态势。近期,银联卡账户信息泄露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引发社会和持卡人对于银行卡账户信息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银联卡账户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作为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权威标准,受到收单机构和互联网商户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业务的机制缺陷及监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业务体系是由银行卡机构.银行卡消费市场和政府金融监管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当前,我国银行卡有效金融监管不足,银行卡机构与银行卡市场之间缺乏良性互动,银行卡业务体系存在难以克服的机制性缺陷,制约了银行卡产业化发展。金融监管的有效介入,是矫正缺陷.建立有序的银行卡业务运营体系和产业发展机制的重要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如今,每个人的包里都会有几张银行卡,随着银行卡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银行卡,银行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如果不正确使用和保管银行卡,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些银行卡的知识及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