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林 《市长参考》2000,(8):21-23
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了要加快小城市发展,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城市的引导和吸纳作用,把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这单靠大中城市来解决是不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我国推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战略以来,对于我国城市化的选择,特别是应不应该把小城镇作为我国实现城市化的主要途径问题,学术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其本身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而我国大中城市的集聚力和承受力相对薄弱,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加强大中城市建设,以容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发展小城镇比较容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一)关于城镇化发展道路的讨论1.主张发展大城市的观点大多数认同规模经济的专家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在于,我国多数大中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潜力还很大,通过扩容可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进城农民选择的工作与城市原有居民不同,不会出现农民与城市居民争饭碗的现象。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农民进城。实践证明,凡是经济社会发展越快的城市,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越多。反对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观点认为,过度分散发展小城镇,而不是发展人口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趋向大中城市,特别是向三大都市圈聚集。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体系发展模式探究和对大都市圈模式的分析,认为大都市圈模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机契合。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合理建构我国大都市圈,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有机转移。  相似文献   

5.
白益民 《发展》2002,(4):8-9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给农业剩余劳动力找出路,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要加快城市化步伐,当前,迫切需要城里人和乡村人都要解放思想,突破旧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化滞后与长期实行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有关,但也同城里人与乡村人存在的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有关。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除了须对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和农村土地政策进行调查外,必须从城乡两方面,突破旧观念和落后意识对人们的束缚。加快城市化发展,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势必…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异常活跃时期,截止“八五”期末,我国大陆设市城市已达630多个,城市人口近3亿人。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专家预测我国城市化未来进程将有三个特点,一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加快;二是城市群明显增多;三是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成为未来城市人口增长的主体。站在世纪之交和体制转轨的特殊线上,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而加快的。本文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和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第三产业转移的矛盾分析 ,指出 :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 ,实现“三化联动” ,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还可以安排大量城市劳动力在农村小城镇就业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消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文/余鹏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宁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情况,剖析基本态度和特征,并在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城市从农村孕育、分离、对立开来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及其经济活动非农化及其聚集的过程,是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村城市化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因为大城市“病”本身就难以克服,何况我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普遍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道路,只能是自上而下地把城市的产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转移,承接这个转移的就是作为在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小城镇。让农民在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当…  相似文献   

12.
谭砚文  温思美  郑晶 《南方经济》2005,(12):59-60,61
实现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为,长期以来的城市化发展滞后阻碍了佛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政府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户箱制度改革、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接近2亿人,而人均耕地只有1.5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移已成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新形势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成因及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文明 《市长参考》2000,(11):26-28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水平正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占全国劳动力资源80%的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大量拥人工业,特别是面对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我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核心,也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根据托达罗人口流动摸式的思想,结合目前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机遇,并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建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大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小城镇建设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发展小城镇建设,既是农村城镇化的突破口,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力很强的结合部;不仅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更是增加消  相似文献   

18.
范静 《理论观察》2011,(4):95-96
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意义重大。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具体特点与新问题。加强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再认识。分析我国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寻求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等。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还对我国城市化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余维祥  曲政 《乡镇经济》2004,(6):19-20,28
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入题,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从而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新疆财经》2004,(2):7-10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