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迅猛,对提升金融业服务、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使得风险的波及面更为广泛,扩散速度更加迅速,溢出效应更是强烈。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的宽泛统计是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基础要素,也是下一步实施创新监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实施了统计监测框架的研究,为今后更加宽泛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统计监测框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相结合的新型金融业态,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了金融普惠性建设,但同时,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对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影响,从可控性及货币乘数方面分析了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深入剖析了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和利率传导两个渠道产生的影响,并依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优化货币供应量指标、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及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石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滞后、农村地区硬件资源配置薄弱、行业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认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应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构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框架,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实现县域融资领域的充分竞争,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广互联网金融,扩大普惠金融服务渗透率。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了公平、便捷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同时,一些风险案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的甚至引发多起群体聚集事件,凸显了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紧要性.因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为风险的监测分析和有效监管,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过去,互联网只是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渠道。现在,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服务领域,银行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将是未来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和金融服务提供的新型"生态环境"。互联网金融的启示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地将传统金融业务网络化,而应该是适应互联网典型特征的金融服务模式的进化。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信息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商业场景与金融服务随时随地实现无缝对接,场景化金融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新高地。商业银行不仅需要融入用户金融行为的个性化场景,还需要搭建云平台、大数据框架等新一代IT基础架构,完成场景化金融的转型升级。本文在深入分析场景化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领先实践经验,对中国民生银行发展场景金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科技的加速发展,移动支付、互联网与消费金融日益融合,"互联网+金融"使得消费金融发展迎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文章剖析现阶段消费金融服务制约因素,揭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作用机制,探讨了完善互联网消费金融运作模式、优化服务策略、打造消费场景、加强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商业银行,都难以单独实现金融服务功能的最优化。通过相对优势互补,形成金融服务功能的全面整合,才能最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效率。互联网金融以独特的优势拓宽了传统金融的服务边界,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在传统金融领域内形成了革命性变化。但从功能互补的角度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微用户、数据价值分析、平台建设等方面弥补了传统银行业的服务空白,  相似文献   

9.
传统金融市场当前整体处于创新不足,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压抑状态,这为互联网跨界金融留下巨大空间。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打破时空及规模限制,让更多的人以更低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广域性、低成本及草根性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是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还需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互联网产业资金技术投入、鼓励产品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民银行有两大系统统计金融信贷数据,一是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二是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征信系统),两大系统分别在执行货币信贷政策分析、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信贷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运用征信系统反馈立方体数据与金融统计监测系统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  相似文献   

11.
孙天琦 《中国外汇》2018,(19):24-29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从事的跨境金融服务增多,表现为在一个国家拿到金融牌照,建个网站,就给其他国家个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跨境金融服务,对促进各国金融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会助长跨境违法违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  相似文献   

12.
粟勤 《海南金融》2014,(9):33-37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而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和金融包容性,并与主流金融进行对比,对于理解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把握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意义重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尽管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和本质,但却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完善了金融功能,弥补了主流金融体系部分金融功能的缺失。为此,须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保障金融安全、改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等措施,才能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固有金融体系和机制的障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金融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已经在全球取得领先.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较多积极的影响,但因其虚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反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P2P平台爆雷潮"更是给我国部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带来了数千亿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法律框架的构建、完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源 《金融博览》2014,(21):10-13
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之初,就已经被贴上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标签.互联网金融的民主化、普惠化是其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巨大创新.而实现最大范围内的“普惠金融服务”也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互联网金融泛指通过或依托互联网进行的金融活动和交易。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交易快捷化、提升资金高效配置、推动投融资趋向大众化和促进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金融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从目前发展看,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代表,它其改变了传统银行长期遵循"二八定律",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为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边缘的长尾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普惠金融,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不断推动传统金融业竞相发力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7.
宗良 《国际金融》2014,(6):9-12
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以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业、跨业合作,在应对挑战中不断转型升级。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广义上,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非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网络融资、渠道业务、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应用,在打破农村传统金融的困境,有效降低"三农"信贷服务门槛,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等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过程多方位的服务。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剖析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深度合作,运用数字科技增强监管效果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应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乡村金融活力,以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具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融+互联网",即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渐兴起,推动了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对银行业务具有深刻影响,其加剧了金融脱媒风险,同时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认为银行应以数据融合为切入点,以数字化视角审视金融服务需求、供给两方面的新变化,把握金融服务主体普及化、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新趋势,以金融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能力,并以3个具体应用为例进行分析,为银行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金融科技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