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份全流通与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裂问题事关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股权分裂问题最根本的和唯一的途径是实现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中 ,国有股占有绝大多数 ,上市公司国有股份的减持会给股票市场施加重要的影响。股份全流通与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是两个不同的命题 ,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同时又存在密切的联系。股份全流通是纲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是目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必须在全流通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王玉刚 《财贸研究》2001,12(1):35-38
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国有股减持既能实现各方面政策目标,又能保持证券市场稳定的基本条件。只有将减持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才能彻底解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因此,国有股减持的根本目标取向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减持的主要对象和途径都应服从于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密集减持套现行为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但目前财务学领域关于高管减持的经验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2012~2014年间创业板发生高管减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减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在减持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减持越多,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当高管减持行为发生时,第一大股东未能起到抑制高管减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9-2012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高管减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以配合高管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减持事件加大了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概率;高管减持幅度越大,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强;进一步区分高管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情况后发现,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较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5.
行业差异与大股东减持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夏宁  夏锋 《商业时代》2003,(249):62-62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目前产权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国有股减持。对于存量上市公司的减持,应首先从占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的一般竞争性行业、非基础性产业开始。  相似文献   

7.
国有股减持的新思路——缩股流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伟明 《商业研究》2003,(2):101-10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非流通股尤其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减持和流通问题是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和难点,依据非流通股平衡减持和流通的大前提,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提出对上市公司非流通的国有股缩股后再上市流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数量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首先将个股每个交易日产生的回报率与创业板综合指数的回报率进行比较,计算出个股产生的异常回报率及平均异常回报率;其次通过事件研究的方法,将高管减持公告这一事件分为3个事件期间,对每个期间内产生的累积异常回报率和高管减持股票数量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高管减持股票数量在高管减持公告前后15个交易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减少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对股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昆  罗瑾瑜 《大经贸》2001,(6):24-29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国有股减持的最大意义国有股减持长期利好社保基金应该投资于资本市场配售和增量发行对股市来说意味着新的扩容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应该比净资产值高一些国有股减持应该坚持效率和三公原则国有股减持应该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5)
本文从上市公司高管大幅减持甚至是离职减持的现象出发,反思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希望能够通过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中高管离职、减持的研究,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环境与约束条件,使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薪酬激励制度和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增加高管套现的难度,从根源上降低高管套现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之症结及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股减持之症结在于如何一视同仁地保护上市公司现有一切股东的利益,减持价格高低居其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之关键是减持对象应为流通股股东,允许其以所持股市值参与减持,减持价格由原流通股东自由竞价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严密论证科学决策——国有股减持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国有股减持以来,理论界和市场及政界人士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其间管理层曾推出过两家上市公司减持试点,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办法》),国有股减持进入实施阶段。由于国有股减持涉及面广,牵动社会各方,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严密论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我们认为,要顺利实施国有股减持特别是大规模的减持,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占总股本60%以上的国有股却不能上市流通,严重地制约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几种减持方式.最后对其在不同阶段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上市公司高管大幅减持甚至是离职减持的现象出发,反思目前的股权激励实践。分析股权激励持股高管大幅减持对公司发展产生的危害,探究此类股权激励失败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建立健全内外部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市场有效性及理性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2001,(7)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国有股减持以来,理论界和市场及政界人士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其间管理层曾推出过两家上市公司减持试点,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办法》),国有股减持进入实施阶段。由于国有股减持涉及面广,牵动社会各方,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严密论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我们认为,要顺利实施国有股减持特别是大规模的减持,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中国股市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 国有股减持虽然面临许多问题,然而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制定国有股减持的可行性方案,解决国 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国有股减持:以渐进方式超越利益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股减持争论至今,仍然是扑朔迷离,有人评价说:4000=0,也就是4000多种方案仍不能给减持提供一个相对有益的思路。为什么减持问题难以解答?一是我们可能试图在求解一个本来就无解的问题,二是减持被混杂了太多的不相关的问题。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发现自然之美的原则;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可以创立一种哲学。现在对减持而言,最需要的是做减法,使得减持从繁琐中回归简洁。既试图将国有资产通过股市卖得一个好价钱,又试图让沪深股市维持稳定,是无法兼得的鱼与熊掌。政府没有让利的义务,股市和股民需要的,也不应是争利益而是立规则。减持必须超越利益之争,重新回到探讨减持规则上来,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尝试。这样的尝试严格限定了减持仅仅是国有股股东试图转让其股份的行为,因此减持规则本身决不能像被暂停掉的减持办法那样凌驾于证券法和公司法之上;这样的尝试严格限定了减持规则本身决不直接武断地决定价格,必须卑微地将价格让给看不见的手去决定;这样的尝试也严格限定了减持规则本身决不能了断了已上市公司的问题,却不革除新上市和待上市公司可能再度孳生出来的减持问题。希望这种尝试,是有益的从0到1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 《财贸经济》2005,(9):68-71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可以分为公开市场和私下市场两种基本模式,现有的减持方案可以分别归入这两种模式,它们各有适用范围,都能在国有股减持中发挥作用.根据目前的政治、法律和经济条件,国有股减持应当以私下市场模式为主,适当进行公开市场模式试点.  相似文献   

19.
叶会  陈君萍 《财贸研究》2022,33(2):80-96
以A股上市公司在2009—2019年发生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前一年的限售股解禁比例对并购业绩承诺的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业绩承诺的公司,内部人在并购后会进行更频繁和更大规模的减持,并且能够从减持中获取更高的长期超额回报。拓展性检验结果显示:融资融券制度和减持新规可以有效抑制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驱动的并购业绩承诺;当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越不利、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时,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高管行为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股价水平,近几年来,随着创业板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热度的上升,高管逢高减持股票的行为也愈加频繁,所涉市值大幅度上升。本文正是基于此现象,对高管减持的动机以及减持行为带来的市场反应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