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允娟  黄怡 《董事会》2009,(12):70-73
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尤其是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内部人的利益与公司利益将更长远地绑定在一起,从而给予外部投资者更高的信心保障,IPO时自然更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2.
马靖昊 《董事会》2012,(6):105-105
中海油日前披露的2011年年报曝出,其高管平均薪酬达460.5万元,这是一种掠夺。公司发展成果主要由公司高管或员工等内部人分享,而公司国有股东或者是社会公众小股东却未能分享到公司发展的现宴成果  相似文献   

3.
程红 《中国石化》2006,(4):58-60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主要是通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的权责分配,形成三者之间有效的约束与权利制衡。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均具有较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处理与股东的关系,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期在保护股东利益和激励管理层创造价值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是一个恒久的公司治理话题。如果过分强调股东权力,可能挫伤管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如果过分信任管理层又会造成股东失去控制权,企业被内部人(即管理者)所控制,这时控制了企业的内部人有可能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侵犯股东的利益,比如壳牌的“储量丑闻”就是如此。目前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治理的改革主要围绕着解决董事会监督不力,董事会与执行层之间关系不顺,“企业被内部人控制”无法形成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内外主体平衡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由于内部人和外部人这两类主体不平衡所造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特殊困境,并根据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特殊规律性,提出了完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两个到位一个平衡的理论。两个到位,即所有者具体化理论和所有者直面化理论;一个平衡,即内外主体平衡论。该理论既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股东至上论,也不同于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是适应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特殊规律性的理论,国有独资公司有效治理,必须从外部引入一种足够强大的治理力与强大的内部人控制力相抗衡。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的历史,也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从失衡到平衡的历史。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新突破,成为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国有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减持必将引起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形成何种公司股权结构模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司股权模式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数个相对控股股东并存、企业控制权具有可竞争性的股权结构模式,有利于打破现存的企业“内部人控制”格局,加强了企业内部利益主体间的制衡。此种模式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部董事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独立的外部董事,可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协调内部董事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特别在防止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外部董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外部董事制度还具有提高股东财富,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等作用。外部董事制度应解决好薪酬、独立性、比例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引入外部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情景, 本文构建了参与式管理对新生代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及其中间作用机制模型, 并通过对377名企业新生代员工的问卷调查, 运用 SPSS22.0 和AMOS22.0 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参与式管理及其各维度: 信息分享、认同、能力发展、公平薪酬以及组织授权对新生代员工忠诚度均具有正向影响, 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参与式管理与新生代员工忠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组织自尊对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从参与式管理以及积极心理资源角度指导企业提升新生代员工忠诚度、减少其离职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隋宝玲  王莉 《董事会》2006,(7):82-82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商业机会稍纵即逝.谁先抓住了商业机会.谁就赢得了市场的先机。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除竞争对手之外.近水楼台的公司内部人——董事和经理.也一直觊觎着这块“肥肉”。  相似文献   

9.
边缘性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性企业”是介于市场化与一体化运作之间的一种特殊企业。其实质是“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即以提高母体“内部人”的局部福利为目的,由母体在母体之外依法设立,其核心经营资源完全或部分地脱胎于母体,其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基本上配给母体“内部人”。这种企业的形成是渐进式改革、企业治理上的“内部人控制”、利益相关者的政策与业务支持等支持性因子和局部福利的负外部性、超“零界点”的改革打压、企业自身的非独立性等限制性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衍化动因主要有公共提供制度改革的缺陷、产权公有化的程度高、对母体的集团式控制和对剩余索取权的过分追求等。由于它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因而必须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控制的形式、危害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部人控制问题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内部人控制的形式、产生的具体危害以及如何消除内部人控制的研究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本文在分析内部人控制形式的基础上,探讨内部人控制对企业的影响,阐述了彻底解决具有垄断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公开信息措施的原理。同时,也针对竞争性行业的内部人控制提出了内部人控制的一般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年之计在于春,宝缦家纺读书分享会日前在江苏宝缦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部开启。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宝缦家纺人力资源部组织此次读书分享活动,旨在全公司大力推进文化建设,通过定期的读书分享让每一位员工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华强 《董事会》2011,(8):80-81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然而到目前为止,国企受到的应有尊重和它做出的贡献相比,十分不相称。诸如滥用垄断地位、最牛工资单、天价酒之类的事件频现。公众对国企的“苛求”,属于社会监督的一部分,是由国企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进一步加强国企公司治理,仅仅局限在国企、央企内部是不行的,必须“穿越”国企边界,以社会公平为参照系,兼顾更多相关主体的利益而非仅仅将“内部人”的利益摆平。国企尤须正视四大矛盾,处理好其间似乎对立着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已基本完成,但相当多的公司运作不够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虽然公司的董事、监事和其他公司高管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公司治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此指出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公司在发展中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在公司战略层面,国际石油公司将利益相关方诉求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在实践层面,国际石油公司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共同推进诚信合规运营,应对环境风险,确保运营安全,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听取当地社区的声音,加强当地社区的能力建设.同时国际石油公司还加强信息披露,有效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这些理念与实践为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企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为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而产生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它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还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首先说明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执行现状,其中主要强调了其不尽如人意之处,然后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对策,即实行独立董事的委派制。  相似文献   

16.
完善煤炭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使当地农牧民能够共同分享煤炭资源开发利益,有利于切实保障当地农牧民的权益,化解当地农牧民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调研分析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益分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煤炭资源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法律层次上,深刻剖析了影响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益分享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完善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钢  王旭晨 《董事会》2008,(11):109-109
“对于合作的朋友,不仅要充分的信任,还要乐于和他们分享利益。小肥羊能够走到今天,和朋友们的利益分享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的监督管理与控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所有者(或出资者)从子公司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内部人控制”是在所有者和内部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的。内部人是信息的制造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所有者很难了解内部人所有行为的真实信息。为了使集团母公司能够从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很多公司治理专家和机构都提议,董事会应该有更大比例的独立董事以及CEO不应该拥有董事长职位这样一个二重身份。但是,实践中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内部人控制董事会以及CEO二重身份的董事会。我们选择50个失败的公司和50个起点状况和它们差不多的有代表性的公司的数据,比较它们董事会的结构要素,确实发现缺少独立性的董事会是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表明,二重身份CEO以及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更容易造成僵化,即僵化概率远高于外部人控制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20.
一、忠于你的事业 二、和员工共同分享利益、像伙伴一样对待他们 三、激励你的员工 四、尽可能和员工进行交流 五、感谢员工为公司做的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