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一步明确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主体,是国有独资公司规范运作的前提,也是国有独资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用评分法对国有独资公司中众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从而界定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主体,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生存、价值增值和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作用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监事会曹景全吕源沛秦建设吕飞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连接并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解决公司内部不同权利、责任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在公司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下...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治理结构及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适应公司的产权结构,以出资者(股东)与经营者分离、分立和整合为基础,连接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相互之间权利、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该制度体现了在投资主体多样化的情况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结构模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基础。然而国有独资公司股东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与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传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吻合。  相似文献   

4.
公 司治理结构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 ,仅仅是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即仅仅是指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治理机制。实际上 ,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部内容 ,是指在契约制度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机制 ,既充分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又对各种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 ,即形成相互制衡 ,保证各种利益主体自身的应有利益与权力。因此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制体系。一般来讲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第一 ,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关系。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不完善的 ,既有所有者侵蚀经营者利…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国有煤炭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体系理论分析了国有独资煤炭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国有独资煤炭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04,(11):22-23
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公司内部各方责、权、利的平衡和制约,但也有其缺陷。首先,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效用目标不一致以及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功利目的而背离所有者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单方目标,采取经营中的短期行为,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而为了一己私利背离股东的目标,这种背离,不仅危害了股东,还危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见链接案例一、案例二)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以股份制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是企业资产法人化、终极财产所有者多元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些基本特点决定着股份制企业必须由一个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来控制。而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保护企业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和有力监督,从而使其守法自律地经营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有权安排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应分为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两类,只有资本所有者才是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因此,两大理论并不是绝对对立和冲突的,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都统一于“资本”这个概念,都是基于资本治理理论下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个资本的谈判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应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并根据资本作用的不同.对不同企业实施分类治理,合理地安排企业所有权,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正> 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的监督管理与控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所有者(或出资者)从子公司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内部人控制”是在所有者和内部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的。内部人是信息的制造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所有者很难了解内部人所有行为的真实信息。为了使集团母公司能够从子公司  相似文献   

10.
《化工管理》2004,(11):2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公司治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由于两权分离反映了契约控制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决定了各利益方之间存在不对称和不完备的契约。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公司治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但如果认为只要把国有建筑企业转变成国家独资公司(有限责任)或国家控股公司,就能明确产权关系,就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那就未免太过于幼稚和天真了。事实上,以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的建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已经得出一个启示:单纯从形式上进行体制改革解决不了深层次的企业问题。随着转机建制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焦点也随之逼近我们的面前:即改制后独资或控股的国有建筑企业的财产代表事实上的缺位,使得转机建制工作有可能落入翻牌公司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1.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核定资本金,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完善企业法人制度。2.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3.合理选择企业的公司组织形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经国务院确定为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或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应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大部分企业应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具备条件的可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可逐步改组为  相似文献   

13.
省经委一份调查报告 ,对我省已经改制的企业进行了剖析 ,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的方面的问题 ,纺织企业亦不例外。一是董事会、经理层产生程序不符合公司法。在已改制的 87户重点国有企业中 ,近 40 %的董事长、经理是由党委、政府直接任命的 ,有的连副经理也是任命的 ,这就很难形成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经理对董事会负责的机制。二是改制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经理层成员任职高度重合 ,所有者代表与经营者混位。据去年 6月底统计 ,全省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 ,董事长、经理一人兼的占 53% ;87户改制…  相似文献   

14.
唐丽 《化工管理》2002,(12):37-37
在国有企业,多数经营者不持有或持有极少量本企业股份,由于经营者不是所有者,所以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经营者可能会因种种原因,采取未必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詹森及麦克森在1976年发表文章指出,当公司经营者不是拥有100%的股权时,就会出现代理问题。一、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现象1.经营者经营行为短期化在国有企业,受现行干部管理体制的影响,经营者的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因此经营者价值取向偏重于短期,不愿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太大的投入,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经营者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在国有企…  相似文献   

15.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挂出了公司的牌子。但是,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太多,出资者没有到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存在,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不规范,股权设置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研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冶金财会》2019,(9):41-43
<正>一、国有独资公司的基本情况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法》确认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但如果认为只要把国有建筑企业转变成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家控股公司,就能明确产权关系,就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那就未免太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从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的建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已经得出一个启示:单纯从形式上进行体制改革解决不了深层次的企业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焦点也随之逼近,即改制后的国有建筑企业的财产代表事实上的缺位,有可能落入翻牌公司的境地。 一、国有建筑企业建立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公司难以根本解决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燃气行业中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两种国家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认为中国燃气行业应从从政企分离,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方面进行公司治理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9.
程红 《中国石化》2006,(4):58-60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主要是通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的权责分配,形成三者之间有效的约束与权利制衡。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均具有较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处理与股东的关系,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期在保护股东利益和激励管理层创造价值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是一个恒久的公司治理话题。如果过分强调股东权力,可能挫伤管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如果过分信任管理层又会造成股东失去控制权,企业被内部人(即管理者)所控制,这时控制了企业的内部人有可能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侵犯股东的利益,比如壳牌的“储量丑闻”就是如此。目前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治理的改革主要围绕着解决董事会监督不力,董事会与执行层之间关系不顺,“企业被内部人控制”无法形成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由于其深刻描述了企业内部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被广为应用。但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来源是前东欧和西方国家,我国企业在对照其进行改革实践时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从所有者缺位、激励机制扭曲和市场约束机制失败三方面对这些问题作一管窥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