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2008,(1)
<正>贡献力,伟大的基因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而这也是思考我们企业贡献力的三个原点。  相似文献   

2.
李源 《中外管理》2007,(8):56-56
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的“美日管理比较”系列,已经连续刊登了六期,通过比较,我们认识到了美日在企业管理体系上的根本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企业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过时。在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必须进行经营理念、经营思想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产业全球化和新的行业竞争规则的驱动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运作才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诸如谁是你的顾客?顾客看重什么?企业在这项业务中如何赚钱?潜在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价值?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却是非常困难的问题,需要企业认真地思考,并以创新的精神寻求解决的方案。新的竞争环境要求中国企业迅速转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相似文献   

4.
关于战略的定义有很多个,各自描述的角度略有不同,当我们在思考:到底战略是什么的时候,不妨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认识战略?有三个关于战略的误区可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5.
《政策与管理》2011,(1):28-32
“我一直在思考,复星作为一家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企业家.的价值,就在于赚钱吗?没有我们,社会会有什么不同?最近我内心越来越清楚,我觉得复星的价值在于以投资手段做平台,与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6.
组织提升篇     
《中外管理》2011,(5):130-133
马云:我们需要改变什么假如你今天还在忙着今天的事情,你的企业会越来越难做。你要担心的是三年以后怎么办?五年以后怎么办?假如再有一次金融危机、一次社会动荡,你能不能扛过去?这个问题,大家要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金融界棋局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三个非常经典的提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乍一看,这是三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恰恰因为简单,这样的问题几乎很少被人提起,以至于很少有人会认认真真去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所有企业的经营自始至终无不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而展开,这是一个战略制定与执行不断磨合和修正的全过程。不论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发展阶段、腾飞阶段乃至深陷困境,无时无刻都需要企业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德鲁克说:“成功地回答这三个问题是企业成长和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而中国专…  相似文献   

8.
有一组数字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在中国,每天有将近12000家企业倒闭,每年有400多万家企业在工商部门注销户头,其中99%是中小企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如此短命?是政府环境等外部因素?还是其自身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担任商学院教授的多年中,被问的最多也是最根本的两个问题,来自跨国公司的提问是:价格战什么时候在中国是个头?什么时候不会再遭遇中国企业这么恐怖的价格杀手?  相似文献   

10.
傅礼斯 《中外管理》2003,(10):52-53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眼界的一阔,很多中国企业家开始抬起头思考;在整个社会中,企业该扮演什么角色和担负什么责任?进而,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整企业的文化基调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末,在“200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艾丰会长就中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谈了几个观点。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了1949年我们干出了什么最近我天马行空地思考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后,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了1949年我们干出了什么?毛泽东同志有一个概括“一穷二白”。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设想的问题,因为如果中国人不是勤劳的而是懒惰的,不是勇敢的而是懦弱的,不是智慧而是愚笨的,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房地产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相当一部分房地产企业中还存在着产权模糊、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滞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房地产业走出国门,跻身于世界同行业领先地位,是格格不入的。房地产企业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有什么特点?房地产企业如何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将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谈一下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晓婷 《河北企业》2009,(4):69-69,77
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实力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竞争尤为激烈。作为生产流动性强、产品的形式多样、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处作业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随着企业间人才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人才流失问题已变得越来越严重。那么人员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企业面对人才流失又该做些什么呢?这将成为建筑企业管理者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有时总是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做规划?规划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规划的本质是什么?应当以什么理论为基础、用什么方法做规划?最终达到什么效果?本人在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思索,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了规划在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了规划的发展史,从而形成此文。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在思考,是什么可以使消费者“理所当然”地只买某一牌子的产品?是什么使一个企业遇风流而岿然不用?是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品牌!品牌本身的魁力已无法遮盖人们视线,更激发了人们对它的渴想和热爱,然而到底什么是品牌?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内著名品牌海尔,联想的品牌经理及全球咨询业“大鳄”麦肯锡公司的专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王缨 《中外管理》2008,(11):118-121
三家分晋,是《资治通鉴》开篇案例。为什么司马光如此看重这件事?这件事在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影响如何?我们今人可以思考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中外管理》2006,(12):10-10
企业需要“杜拉克五问” “杜拉克经典五问”,看起来简单,但回答起来却不容易。回答此五问也是深刻地思考自己、企业、人生的过程。特别是企业家,思考此五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每个企业家都来回答”杜拉克经典五问”,就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企业的方向是什么?就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18.
王哲 《人力资源》2009,(23):70-71
培训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就是培训的目是什么?当你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你就不会在培训预算上绕圈圈,为哪些人参加培训打转转,更多的应该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培训达成什么目标,以及怎样把培训成果转化和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至少要回答3个问题:如何了解各地顾客的需求?以什么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自身的资源能力以及与各地社会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20.
王缨 《中外管理》2011,(10):120-123
企业如何能持久经营而不衰败?这是大多数企业“当家人”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才会去思考的问题。在家居建材流通领域做瓷砖、卫浴产品的销售,这是一项不能再普通的生意了。但是,在此打造中国第一连锁品牌,却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求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维护企业的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