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法估算1998—2008年中国各省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之后,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技术进步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样本区间内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的地区包括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包括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来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出台的环境相关政策对于破解环境问题和转变增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U型关系,经济开放度、工业结构中的大中企业比例对TFP增长有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国有企业比例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BPAmoco公司1999年6月出版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199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比1997年降低了0.1%,是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石油消费仅增长了0.1%,是近五年来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天然气消费增长1.3%,煤炭消费下降了2%,核电消费略有回升,增长率为1.6%,水电消费保持了连续6年的增长,增长率为1.1%,世界探明石油储量和原油产量均略有增长,分别增长了0.6%和1.4%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周期阶段性划分与经济增长走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门限自回归模型方法对我国1990年1季度至2007年3季度经济增长率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呈现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经济增长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区制门限自回归模型适合于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而刻画了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低速增长-适速增长-高速增长-适速增长-低速增长周期规律;经济周期三阶段性可由拐点8.2和9.71进行划分;通过非线性预测,点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将在未来两年内可能出现持续下降态势,但仍会高于10%的高位上运行,而区间预测结果则显示未来12个季度内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主要在7%-13%的区间运行。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上半年我国石油需求的增幅继续扩大.1~5月.石油总表观消费量达13333.6万吨、同比增长21.74%;1~6同原油产量8571万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为13390.4万吨.大部分油品产量同比增长率在10%以上;柴油收率明显提高而汽油牧率稳中略降国内石油价格刨历史新高二季度四种原油的季度平均基准价除重质油为历史次高点外、其他三种原油基堆价均达各自的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汽油、柴油平均零售中准价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66%、5.9%,下半年.受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高耗能领域的经济增长会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石油需求增长率将低于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增连将有所下降;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原油基准价和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将呈现波动向下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1998年经济形势卫.经济增长从回落转向回升1998年l~3季度,GDP增长率表现为从回落到回升的轨迹。其中一季度为7.2%,二季度为68%,三季度为7.6%。从10月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以及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变化的趋势看,预计四季度GDP增长率为IO%。因此,1998年季度经济增长率是一条清晰的由回落到回升的曲线。2.投资增长率稳步提高1998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国有单位,下同)同比增长10‘3%,1~6月提高到13.8%,l~9月进一步提高到ZO%,1~IO月提高到21.2%。预计11~12月将继续提高,全年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率预…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环境开始恶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国际范围内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总体可以概括为:工业生产减缓、投资和消费增长迅速,物价水平在持续上涨后出现回落.出口增速下滑,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的GDP增速为9%,打破了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四季度.GDP仅增长68%.国民经济在短期进入下行通道已经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 1978~2017 年中国资本、 劳动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 增长率以及资本、 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 (TFP)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与美国、 英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要素结构变迁规律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 (1)1978~1992 年TFP 增长率起伏波动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2~2008 年呈递减趋势, 2008~2017 年呈递增趋势, 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 也是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源泉; (2)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中长期动力主要是提高TFP 增长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3) 提高TFP 增长率的主要方式是把握要素变迁阶段新的增长极逆势崛起、 人力资本优势长期存在、 创新基础越发夯实、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改革向纵深处推进的新优势, 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科研人力资本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电力工业供应持续增强,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达到71329万千瓦;消费则延续了2006年的强劲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2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预计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2.5%左右,全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继续下降到1.2左右,各月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在上半年继续下降,下半年略上升,全年累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5000小时的水平上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今年1-2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5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去年年初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损失水泥产量1100多万吨,今年在此基础上的水泥产量增长率.在2000年以来仍属较低水平(见图1)。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也就在3%左右。  相似文献   

10.
医药行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90年代为7.5%,21世纪以来仍维持在7%左右。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6.6%左右,近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2%以上。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1.2万亿元,占我国GDP约2.8%,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据美国lMSHeaIth公司报告,预计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从2006年的第八位跃居成为全球第三位。到2013年时,中国的药品年销售收入将增加400多亿美元,相当于同一时期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增长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经济增长机制看.中国25年来的GDP属于持续快速增长,平均大致在9.65%以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要素投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TFP)。上世纪60-80年代,经济呈增长趋势,但TFP贡献要相对弱一些;改革开放后,因为理顺了经济增长的机制,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下降,而TFP贡献更大一些,80年代后超过50%。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约3.2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4.8%;全年天然气产量约694.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8%,年产量增长首次超过100亿立方米;消费总量6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消费增幅为“十五”以来最大的一年,消费市场已经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区。天然气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燃气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7.8%。2007年,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调配逐步实现网络化;LNG进口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共进口LNG291万吨。2007年,国家出台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这必将对我国的天然气利用产生很大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为880亿立方米,市场仍将供不应求。建议国家加强天然气定价机制的研究,提前制定有利于市场开发的配套定价机制;天然气发电是天然气重要的利用方向之一,需重新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底发布国际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在2005~2030年的25年内世界总的能源消费将增长50%,而增长最大的将来自发展中国家。据IEA2008国际能源展望报告的基准情况预测,除经合组织(OECD)以外的国家需求将增长85%,而主要由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组成的OECD将增长19%。报告认为,OECD以外的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为5.2%,而OECD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2.3%。IEA按基准情况分析认为,石油和其他能源液体预计继续供应整个能源消费的最大部分,但其所占份额将从2005年37%下降至2030年33%,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消费量稳定较快增长,乙烯当量消费约2112万吨,比上年增长7、8%;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为3971万吨,同比增长了9.7%;合成纤维消费量为2171万吨,增长了14、1%合成橡胶消费量为247万吨,增长了16.0%。预计2008年需求依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估计乙烯当量消费为2220万吨,较2007年增长5.1%;五大合成树脂需求将达到4175万吨,同比增长7.1%;舍纤原料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其中PTA需求将达到1850万吨,增长13.6%,乙二醇需求为750万吨,增长14.8%;合成橡胶供需稳中有升,在需求和成本的支撑下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局面。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湖北机械工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80年至今,全行业生产年均递增18%。然而高速度背后,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机制及其带来的效益如何呢?据统计,“六五”期间产值利润率为12.8%,“七五”期间为11.9%,“八五”以来仅5.8%。80年以来,生产规模扩大了10倍多,劳动生产率仅提高了6倍多。也就是说,湖北机械工业增长主要由资金投入带动,技术进步贡献率较低。近两年湖北机械工业运行情况,更证明了一旦固定资产规模受到控制,依靠大量资金投入的粗放型增长就难以为继。面对八十年代以来的以投…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世界能源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缓慢,增幅仅为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水电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其中石油消费增长率为2.1%,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3)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增长后,世界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2%和0.6%。(4)煤炭消费增长率下降,中国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大国。(5)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7年的消费量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1997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石油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中东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8.
IDC预测:2007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达6.7亿美元 IDC预测,亚太区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37亿美元增长为2007年的83.4亿美元,而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则从2亿美元增长为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远远超过整个亚太市场22.9%的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由于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成品油行业景气循环仍将处于成长趋缓阶段。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成品油的需求增长,2006年1~11月汽油、柴油消费量分别为4780万吨、10616.5万吨,同比增长9.1%、6.3%。预计2007年分别为5250万吨和11694.87万吨,同比增长3.96%和2.91%。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对多哥摩托车出口情况 下图表可知.我国对多哥摩托车出口量增长速度惊人.年均增长率为220%.最高增长年份为2003年,增长了338%。2000年对多哥出口量仅为1614辆。2002年突破了万辆.为17842辆.2004年突破了十万辆。为129162辆,2005年出口量达到了134985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