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构造了一个具有银行部门和消费—生产者微观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新兴市场国家双重危机的发生机制。本文发现,下列条件可以引发双重金融危机:(1)一部分外国存款人在中期获得了关于东道国未来产出或币值的糟糕信号;(2)本国居民对未来产出或币值的不利信号反应过度而不再追加投资;(3)居民由于"动物情绪"不再追加投资。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 & 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Aziz认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投资、低消费的原因是资本成本太低。扩张性的逆周期货币政策使得利  相似文献   

3.
美国居民的投资行为□黄泰岩居民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微观主体,他作为消费者,是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者;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又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居民行为的多样性。本文将分析居民作为资本供给者的投资行为。一、美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居民投资的...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激励的同时,也引发了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分成激励将如何影响地区间的税收竞争强度?在不同政府偏好下税收竞争将怎样影响地区投资、产出差距和居民福利?均等化转移支付在税收竞争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一个税收竞争模型并进行多个维度的拓展,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表明:(1)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例增加会提高税收竞争强度;(2)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投资和税收政策显著受到地方政府偏好的影响;(3)随着分成激励的加强,税收竞争将导致地区之间的产出差距和居民福利差距逐渐增加;(4)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能够缓解地区间税收竞争。因此,上级政府在制定对地方主政官员考核方式时应该考虑地方政府偏好对地区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影响,同时要做好地区统筹,为欠发达地区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并合理利用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消费不足,对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居民收入较低而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二是适合居民投资的风险适中的金融产品太少.针对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对策,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居民劳动收入;第二,增加风险适度的投资产品,使居民得到更多的资本收益;第三,增加社会保障.本文重点研究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家们用投资模型去解释父母收入与孩子产出(指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未来成就——译者注)之间的正向关系。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着重分析随收入而变化的抚育行为的重要性。我认为父母通过金钱激励去塑造孩子行为的能力在低收入阶段将受到限制,导致了更低的产出和对非金钱激励方式(如体罚)更多的依赖。我的模型不仅生成了父母收入与儿子产出之间的正向关系(特别是在低收入水平时),而且可以内生出父母收入和抚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韩竺蔓 《经济论坛》2023,(11):32-43
中国各区域的居民能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分析中国区域居民能源消费不平等问题,并探索其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政府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区域能源洛伦兹曲线和区域能源基尼系数测度中国区域居民能源消费的不平等程度,在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域居民能源消费不平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居民能源消费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区域温度差异。剔除区域温度差异以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不平等程度明显下降,且原来的北高南低的特征也不再存在,居民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区域协同分布,这表明中国居民能源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依然较大,还没有达到饱和水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正> 投资收益率和追加投资收益率是技术经济分析常用的方法。本文对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运用这种关系证明利用投资收益率和追加投资收益率进行多方案选优的一种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 看了上海海运学院傅祥浩同志“关于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技术经济》杂志,1988年第3-4期)一文后,觉得很有必要对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以下用△IRR或IRR_(j/i)代替)这一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的特点及作用所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又称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或增量内部收益率等)是指两方案比较时,  相似文献   

10.
<正> 看了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杨青同志关于《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一文(刊登在《技术经济》1985年第1期)后,很受启发,该文从数学的角度论证了静态投资收益率与静态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和动态投资收益率与动态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笔者除受教益外,还有一些就此问题不同的理解,现提出与读者和杨青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11.
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9  
标准的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假定契约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会导致事前的最优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时,发展了一个新兴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以一个基本模型为基点,围绕专用性投资效率问题,从司法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以及履约等多个视角,全面地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看我国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投资角度看,高端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比低端部门要高很多,在一定的投资下,高端部门会有更大的产出或利润。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自然会向高端部门倾斜和集中,其结果将形成产品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增长,从而引起人们收入结构的不平衡增长。从消费角度看,人们在收入增长以后,会努力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存在不同收入结构,这种倾斜最先出现在高收入阶层,这一现象又会渐次对其他各收入阶层产生“示范效应”。简言之,不同收入阶层人口的消费结构会先后出现对高端部门产品的倾斜,当然,消费的这种倾斜将受到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人口规模的影响,最终将影响高端部门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 王信东同志对拙文“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5年第1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载《技术经济》杂志1985年第4期,“也谈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其主要论点是:(1)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定理(拙文定理1,定理2,定理3)只有当“基准方案i和被比较方案j两者每年的净收益、分别各自相等,即成等额序列”时才能成立。(2)“在对若干个绝对投资额不等,且年净收益也不相等的方案比较中,由于这时E_n=E_j/i,  相似文献   

14.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很多工厂在开始兴建的时候,周围是没有居民的;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工厂渐渐被居民区包围住了,环境投诉也随之出现了。居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不断,最后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解决。闹到最后,企业不得不搬迁。但是,企业觉得很冤枉,因为他没有环境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我国居民财产构成与分布状况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国际比较。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影响,我国居民财产持有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均等程度仍不是很高,但不均等程度的扩张速度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或地区发行货币,其币值(相同单位货币所对应的价值)差异很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经济现象。如:英镑1469.69;美元821.45;欧元992.81;港元105.33;日元7.5073(现钞买人价,即100元  相似文献   

18.
从投资比重上升看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数理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投资时滞下,投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与经济增长率、资本产出比、资本折旧率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投资比重持续上升,或者是由于投资时滞增大、或者是由于资本产出比上升所引起,这反映了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因追加投资或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本文主要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所涉及的财税差异及相关的所得税处理。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4):120-134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取决于政府决策偏好,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