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孙喜福 《经济与管理》2005,19(5):110-11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体系、审计过程控制体系以及业绩考核体系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以期对内审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在医院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监控作用,已逐步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延伸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对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医院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安全性和法律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公司把各类诸如餐饮、保安、门卫服务都外包出去,进一步地,许多公司开始外包各种专业服务,如税务、薪酬、数据采集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包可以节约成本费用;可以将审计的固定支出变成灵活支出;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外包有诸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审计风险、外包安全性和法律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种风险不断增多,而且还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近年来,随着审计创新,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将风险降低到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管理审计的方式倡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值得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沪深两市2009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情况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如公司规模、上市年限、审计机构、大股东股权比例都对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产生影响。其中,规模越大,大股东股权比例越高的公司越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相反,审计机构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长,越不愿意披露。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英 《经济与管理》2011,25(10):67-70
内部控制审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中国于2002年才开始建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由于中国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起步较晚,在运行中存在主体单一、相关规范缺乏强制性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联系,加快培养内部控制审计复合人才,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审计进行整合,有效控制风险,使其业务有序、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的系列财务丑闻使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治理必须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理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确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对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明辉 《财经研究》2006,32(4):91-102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文章在对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在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仅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成长性、财务杠杆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变更的角度,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内部控制效率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显示: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审计师变更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特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与监管是提高其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internal R&D (parent R&D and subsidiary R&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R&D outsourcing and subsidiary productivity as internal R&D challenges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Due to the specific feature of a subsidiary mandate, we further investigate whether two distinct kinds of internal R&D have different moderating effects between exploitation-oriented subsidiaries and exploration-oriented subsidiaries, based on a sample of longitudinal data set of 263 Taiwan-based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 over the period 2006–200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or exploitation-oriented subsidiaries parent R&D plays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moderating role on the impact of local R&D outsourcing based on local collaboration, while a positive moderating role is observed with parent R&D and subsidiary R&D for exploration-oriented subsidiaries.  相似文献   

11.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当代财经》2011,(6):108-120
文章从民营企业家政治资源的专用性角度出发,探究了民营企业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形成动因,以及可能需要的条件。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具有政治资源的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大型事务所进行审计,这种动机在市场化进程较快、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在控制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后,大型事务所对此类公司出具了更清洁的审计意见,也抑制了其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程度,提升了外部投资者对此类公司的正面评价,在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正面评价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上海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和软件开发研发外包的深度访谈及调研,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内部动因;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外部环境动因。结果表明,研发外包内部动因主要表现在降低成本、获得专业化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经济、市场、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态度与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是提高事务所质量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制度保障。从系统论出发,以审计作业流程为核心,分析了构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及其基础理论。以现行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特征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边界、构建的路径与原则。  相似文献   

14.
政府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能的权力可分解为审计立项权、审计取证权、审计报告权及处理处罚权等。然而受制于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现状,当前多种审计权力的行使主要集中于业务部门。由于分权制衡的有效性不足,机会主义行为很有可能发生,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式已成为当前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通过机构改革与创新,形成审计权力的相对分离与制约机制,增加审计透明度和审计权力监督效果,减少审计合谋与过滤行为,对保障审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outlines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CSF) method into the outsourcing decision. The framework builds upon the generic outsourcing evaluation methodology and uses the CSF method as a means of evaluating outsourcing at the business process level. The findings from applying the outsourcing framework in a retail bank are presented. The research fou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delivered positive results in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decisions. As well as linking outsourcing with organisational strategy, it provided a mechanism and language for prioritising which processes require attention through either internal improvement or outsourcing. However, the finding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challenges with applying the framework including defining processes and understanding complex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business processes prior to outsourcing.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双重背景下,美国服务外包领域的乡村外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新模式,正受到业界高度重视。专家预测,随着乡村外包模式的逐渐成熟,美国极有可能将在亚洲的离岸外包业务转变成乡村外包模式发包。文章在对离岸外包企业进行调查问卷、深度访谈与参看内部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扎根理论研究乡村外包模式对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可能性影响,经过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与核心性编码分析总结出8个结论,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的有效应对乡村外包的竞争力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外包模式降低了美国接发包企业的成本、国际市场风险、汇率风险与国际法律纠纷风险等,也符合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复苏、呼吁提高就业率的号召。江苏省承接离岸外包的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7.
张笑楠 《技术经济》2014,33(10):36-40
在分析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成长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同质企业技术成长模式选择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技术成长模式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结论:企业的技术成长模式选择与其收益密切相关,且受行业内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据此针对企业技术成长策略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大楷 《经济管理》2007,(21):29-32
本文在对国际国内银行业务外包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外包业务刚刚起步,业务范围狭隘、外包服务商不成熟、法律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不同规模的银行应结合现有资源来选择其他包路线,根据外包战略逐步扩大外包业务范围,健全外包商的信用评级机制,完善法律环境并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承接服务外包领域高端业务的基础。分析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过程:程式主导型、程式创新融合型和创新主导型,阐释了影响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翼轮"并举模型,从中引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内部策略包括"扩容"策略与"润滑"策略,外部策略包括导向策略、协同策略和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通过契约将原内部工作交由他人完成,是银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也是银行主动调整战略、实现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银行业务外包研究在国外比较热门,研究较为深入,而随着中国对WTO组织承诺的到来,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与国外实力银行竞争,银行业务外包也越来越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对国际国内银行业务外包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银行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