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晓曦 《商》2014,(38):297-297
认知心理学认为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目的语存在着迁移作用。迁移可以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同时,也可以阻碍目的语的学习,国内外学者称之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以前期研究为基础,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现象,本文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俄语词汇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负迁移.提出在俄语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母语对俄语词汇习得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3.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对其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在二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现象广泛存在.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能对二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阻碍.因此,在二语学习中要尽量避免负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二语学习的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语学习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王群 《商》2012,(8):173-173
母语迁移是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也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研究母语迁移,需要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这对于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正负迁移两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产生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水月 《消费导刊》2011,(10):155-155,182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主迁移的理论,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体现在二语学习的每一个方面。本文从语言迁移角度,讨论了母语迁移特别是负迁移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旬法的影响,并提出了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三语习得背景下的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语法迁移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壮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作用,并且负迁移作用较明显。特别是在英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判断句方面母语和汉语负迁移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发音、思维、文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产生很大的阻力,影响语言的掌握。本文简要介绍母语迁移理论,列举母语负迁移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的语言表现,并剖析其成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英语口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焱  魏芳 《中国市场》2013,(21):91-93
母语迁移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一个极其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已经具有了数十载母语知识储备,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规则及其他知识经验的迁移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着重分析了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母语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其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可能会导致英语学习者表达的内容不完整、不地道、甚至有歧义。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以避免中国学生被负迁移所误导。  相似文献   

11.
《商》2015,(9)
二语习得者在做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Chinglish(中式英语)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词汇负迁移的层面出发,就公示语误译、增译范畴词、"假朋友"词语搭配三方面高频误区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建议,以期将母语对汉英翻译中产生中式英语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语言输出上,而且还包括母语在第二语言输出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认知处理和逻辑分析后产生的影响。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无法消除来自母语的干扰。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重视语际平衡对比,使母语的干扰降到最小程度,提高学生对语言距离的觉察力,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有着负面影响,探讨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及表现,通过对母语迁移负面影响的分析,以期能帮助英语教育者和学生在教学、学习中避免母语负面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的句法成分中都有补语的存在。在英语中,补语分为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而在汉语中补语出现在述补结构中。英语和汉语中的补语都有"补充说明"的意义,但是两者在意义上和用法上都存在很多不同。而这种不同也可能导致了以英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补语中会出现一定的迁移和偏误,本文就以英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补语时出现的迁移和偏误进行分析,找到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明月 《消费导刊》2014,(8):240-240
本文指出了我国公示语英译问题的现状,探讨了公示语英译失误问题在教学中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结合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及社会语用学,母语迁移理论,找寻英汉翻译教学中关于公示语翻译教学的对策,以期为我校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重阳 《消费导刊》2014,(12):239-239
英汉翻译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对于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对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来看,很多学生因母语负迁移而影响了英汉翻译效果。如“My mother give me wash clothes”,乍一看根本不晓得该句所表达的意思,而细致分析单词意义,发现学生是为了表达“妈妈给我洗衣服”。可见,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翻译教学不足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英语翻译教学不容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王焱  杜宇 《中国市场》2014,(2):125-128
母语的负迁移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五大语言习得理论假说,其中输入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人们只有获得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才能习得语言。本研究通过一个教学实验证明了,在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背景下,适当的可理解性阅读和背诵输入练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宫晓伟  王晓静 《中国市场》2011,(52):188-189
介于母语迁移理论对第二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理论角度探讨正迁移和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母语迁移,合理利用正迁移,减少和避免负迁移,从而更好地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潘红 《商》2013,(7):289-290
语调在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它不仅准确传达信息,还表示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目标语语调的完善习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语调习得上存在的问题,并将英汉两种语调系统进行对比,进而指出母语语调的负迁移等是语调习得中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种语言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母语的迁移现象。在日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有时候可以更好的帮我们去对日语记忆和理解,但是也会因为语言迁移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只有对日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进行全名的剖析,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对日语的学习效率。本文在介绍母语在日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母语在日语学习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