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本文利用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交易数据,分析了A股市场大单交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大单交易是买方驱动还是卖方驱动,都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暂时影响和永久影响,其中暂时影响程度与交易量显著正相关,而永久影响程度与交易量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另外,股票市值、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和市场环境等三个变量均是大单交易对股票价格影响程度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2.
居民的跨期消费选择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本文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于我国资本市场,对居民消费、利率与股票收益率的联动进行了广义矩法检验.检验结果对于资产收益率种类以及工具变量具有较大的敏感性,但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拟合比较好,结果无法拒绝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此,不能否认消费增长率与利率、股票收益率之间的联系是存在的,我国居民的消费波动会对利率与股票收益率施加影响.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调控,这将有益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Fast-MCD多变量稳健估计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估计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中股票期望收益和协方差矩阵,从而减小异常值对投资组合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的10支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问题,即股票期收益率与市场溢价因素、公司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我们分析的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总体而言,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是适用的,可以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来帮助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场价值比效应,价值型股票的收益率高于成长型股票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5.
利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外生变量。本文使用GARCH-M模型,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为样本,对保险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利率敏感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股票收益率具有较高的利率敏感性,股票收益率与长期利率负相关;利率变化所引起的股票收益率波动产生了跨期权衡效应;股票收益率的利率敏感度具有时变性,会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的风险因子.研究结果表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较CAPM模型能更好地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收益率;中国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存在规模与价值效应,股票(或股票组合)收益与公司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公司账面市值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金融-宏观经济学视角出发,运用DRA模型研究了潜在变量、宏观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潜在变量与宏观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效应的大小,以及潜在变量、宏观变量对收益率曲线冲击的影响,借助于方差分解量化了潜在变量、宏观变量冲击对收益率曲线预测误差的贡献率,并利用似然比检验,发现中国的收益率曲线与宏观变量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但收益率曲线对未来宏观变量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8.
运用判别分析法和决策树模型对上证180的成分股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对上市公司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进行分辨,并且可以找出影响因素。但是从两种模型的结果来看,决策树模型要明显优于判别分析法。从我们的分析样本来看,对企业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盈率、市净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营业总收入等。在实际中,通过这两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寻找出那些具有超额收益率的股票进行投资,从而使得自身的投资结果优于大盘。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3)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选取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评论内容和中兴通讯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是投资者情绪,且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指数的上涨会导致短期股票收益率下降。文章为分析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投资者投资行为与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票收益率和货币政策目标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名义收益率和经济增长没有关系;虽然股票收益率含有通货膨胀的信息,但是十分微弱,因此股票市场不能有效发挥经济预测的功能。同时,实证研究还显示利率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有限。以上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对沪深300指数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正坤  张勇 《宏观经济研究》2014,(3):100-108,135
本文借鉴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股票收益率(Rst)、债券收益率(Rbt)和利率收益率(Rct)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通过建立非对称三元对角BEKK模型研究股市、债市及货币市场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对股票市场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当期三个市场的波动都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其波动受自身的前期冲击影响明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合波动效应显著为正,政府或者监管者在制定政策时可选择适度盯住债券市场,改变股票市场收益率情况,避免股市出现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选取公司市值、账面市值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中57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析这些财务指标对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月收益率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股票月度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这些财务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较强;公司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率正相关,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账面市值比效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弱式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13.
基金持股与股票收益率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文献在分析基金持股偏好时,只是单方面的考虑股票收益率及其它特征变量对基金持股的影响,但是本文认为,基金持股变化也会对所持股票的收益率产生影响。基金持股与股票特征变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只考虑一方面,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准确。本文通过联立方程的建立,综合考虑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基金持股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三因素模型为基础,将信用风险纳入股票定价模型并构建了四因子定价模型,对国内部分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的部分时间区间,信用风险低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得到的收益反而比信用风险高的上市公司高,股票收益率与信用风险呈反向变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日度数据研究了宏观经济冲击对于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同时使用金融机构的预测数据计算了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从而可以准确识别宏观经济冲击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本文的结果发现,在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中,工业增加值和生产者物价指数这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会对上海和深圳主板市场股票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冲击会对收益率产生正面影响,而生产者物价指数超预期冲击会对收益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在创业板市场中,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对市场收益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砖四国”中的成员,中印两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征,对中国股市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借鉴意义。文章利用ARCH族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和印度孟买30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比较解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印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质,分析表明可变性和波动集簇性是两国收益率波动均呈现出的明显特质,而且印度比中国有更强的显示度;此外,中印两国股市收益正的风险溢价表现不显著;杠杆效应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和印度孟买30指数收益率中均有体现,而且杠杆效应在印度股市的影响要高于中国股市。这对于确保中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强劲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说服力及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宗益  刘兰 《技术经济》2011,30(5):94-99
以上证行业板块股指为研究对象,利用ARMA-GARCH-GED模型考察了上证五大行业板块的股指收益率是否存在显著的节日效应,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节日效应在五大行业板块的表现存在差异;除房地产行业板块外,工业、商业、公共事业、综合类板块均存在节前效应,而节后效应仅存在于工业和公用事业板块中。考虑节日效应与风险波动、其他日历效应的关系后,发现房地产板块的节前超额收益主要源自一月效应而非节日效应,工业和商业板块的节前效应还受周五效应的影响,而其节后效应则伴随着收益风险的增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A股综合市场收益率和中信全债指数收益率数据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动态相关性,并分析时变的股债相关性影响因素,以及在横截面上对股票收益率的定价影响进行考察后得知:股债相关性是时变的,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影响股债相关性的主要因素;通过虚拟变量回归发现,股债相关性在横截面上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很小。这些结论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上证50指数在2005年~2011年调样的样本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指数调样对标的股票流动性及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证50指数存在着指数调样效应,但指数调样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要显著强于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并且调进指数上市公司的流动性要强于调出指数的上市公司.同时公司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因素对股票流动性及股东财富的短期效应影响并不大,但成长能力强的公司在调样作用下其股票的流动性也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证券投资基金惯性反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谢赤  禹湘  周晖 《财经研究》2006,32(10):26-34
文章依据行为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改进的GTM模型,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超常收益率来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对24支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和49支偏股型封闭式基金,从1999年1月到2006年3月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易策略上,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性交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惯性交易估计值在考虑有新股票进入时显著大于其他各种情况,这表明基金经理在选择新股进入投资组合时追涨的行为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