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质量》2005,(4):17-17
“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是对国内外致力于质量事业并为上海质量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颁发的荣誉奖。在2001年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第一次“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颁发给了哈林顿博士(美国)、刘源张教授(中国)、吴达纯先生(美国)、玛格丽泽先生(澳大利亚)和吴季直先生(中国)。在2005年第十届ISO9000与TOM国际会议暨第五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闭幕式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文燕向桑德霍姆博士、郎志正教授、葛查莲博士颁发了第二次“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蕊冰 《上海质量》2007,(3):13-16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管理也全球化。追求卓越绩效取得成功,有一个标志,在美国表现为获得波多里奇质量奖“波奖”,在中国是获得“全国质量奖”。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实施,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举办了“世界级卓越企业高层论坛”。先后任美国波音公司军用飞机和导弹系统空中运输机及空中加油机部门总经理和美国波音公司航空支持事业部总裁并带领这两个重要组织获美国“波奖”的大卫·斯帕恩先生,担任论坛的演讲人。先后任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并带领两家公司获“全国质量奖”的徐龙先生等,担任论坛的特邀演讲嘉宾,在上海电力公司专场作了演讲。  相似文献   

3.
《上海质量》2005,(9):8-13
“我要为中国的质量事业多尽力”,这是哈林顿博士在上海市质量月重大活动“卓越绩效长江行”中再次表示的.他认为,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关键不仅仅是质量问题,还有生产率、技术、成本等问题.必须进行权衡,使所有相关方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4.
蕊冰 《上海质量》2010,(10):60-62
卓越经营和标杆对比这两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如今全球化、新技术的背景下指向何方?各国实践对于尚未接触过这两种方法的企业有怎样的启发?来自新西兰梅西大学卓越组织研究中心的罗宾·曼博士受上海市质量协会的邀请,在今年的质量月与哈林顿博士一同来到中国上海,9月8日为沪上200余名企业代表做了一场“卓越经营与标杆对比”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5.
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除了追求“硬指标”,更应当追求组织卓越的“软指标”。国际质量界权威、国际亚太质量组织名誉主席、美国质量协会前主席哈林顿博士近日在沪指出:“组织卓越”是通过有效地结合并统一管理好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变革管理、知识管理、资源管理这“五大支柱”来实现的。20余家正在  相似文献   

6.
《上海质量》2007,(10):22-24
“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由上海市质量协会于2001年设立,用以表彰对质量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和组织。该奖设立以来已颁发了两次,有哈林顿博士、刘源张教授、桑德霍姆博士等842质量界著名人士获此殊荣。在第十三届AP00国际会议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上海市质量协会向查尔斯·奥布瑞先生、谢企华女士、  相似文献   

7.
蔚子 《上海质量》2007,(10):15-18
10月18日,第13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暨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在上海开幕。会议当天下午,举行了“院士论坛”。哈林顿博士、戴德哈博士、葛查莲博士、刘源张院士、喀什弗伊院士、马格利泽院士,悉数到场,上海国际贵都1号帝王厅的坐席,一直蜿蜒到门外。  相似文献   

8.
子雯 《上海质量》2010,(12):11-13
12月5日.一场有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协会、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参加的“2010年全国宣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共话当前经济形势,探讨企业追求卓越的紧迫性,交流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收获和体会,激励更多企业关注“卓越绩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晓真  小援 《上海质量》2005,(7):31-32
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颁布实施不到半年,上海企业追求卓越标准已渐成热潮。6月16日,在上海质科院的六楼会议室内,上海国际机场、上海地铁运营、上海大众出租汽车、上海应用材料、上海三菱电梯、上海第一医药、上海柯达电子等来自十多个行业的企业领导参加卓越绩效模式座谈交流会,听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教授讲“大质量概念与三种质量管理模式”,问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种种问题,进行卓越模式推行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为推广先进质量方法,提升质量服务世博.深入开展“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年”活动.6月11日,上海市质量协会与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举办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专题报告会。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戚维明做了“全国质量奖10周年回顾与思考”的报告.向企业介绍了卓越绩效模式这一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交流了企业质量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上海质量》2007,(10):8-12
上海的金秋,风和日丽,满城飘浮着沁人心脾的桂香。2007年10月18日至20日由亚太质量组织、中国质量协会主办,上海市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国际会议暨第六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卓越与和谐”。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伊朗、菲律宾、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浙江、  相似文献   

12.
《上海质量》2008,(2):75-75
上海航空国际货物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货服”)是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依托上航的资源优势,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运输地面服务代理及承办海运、陆运、空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2006年10月,上货服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被上海市质量协会授予“2007年度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同年,上货服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AHM804地勤代理品质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3.
《GB/T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卓越绩效标准)从2005年元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质量管理的一件大事。卓越绩效标准是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也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它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参考了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标准,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绎 《上海质量》2008,(12):17-20
2008年11月3日,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亚太质量奖评委会主席.亚太质量组织前主席,现任安德森医药包装公司[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美源伯根公司(Amerisource Bergen Corporation)的子公司]的精益六西格玛和过程改进副总裁查尔斯。奥布瑞(Charles Aubrey)博士来到上海市质量协会.为荣获亚太质量奖、全国质量奖、上海市质量管理奖,以及运用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的企业,作“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最新趋势”讲座。  相似文献   

15.
《上海质量》2004,(9):10-13
我们走进9月,又迎来了一个“质量月”。在神州大地,到处飘扬着质量的大旗,涌动着宣传质量、推进质量的人群。今年,上海市质量协会以“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为主题,聚焦“少儿”,用儿童的眼睛看质量,质量教育从儿童抓起;对千名食品企业经营者进行HACCP培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开展质量诊所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举办中美质量交流研讨会,关注供应商和顾客关系管理;邀请国际著名质量专家哈林顿博士到浦东张江、松江,在“铸造质量城市”专题论坛上发表演讲;以“顾客满意与服务管理”为主题举办2004年上海顾客满意论坛,表彰了宝钢等一批六西格玛排头兵……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着上海朝着更高的质量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6.
晓真 《上海质量》2013,(11):13-15
受邀出席2013中国国际工博会质量创新论坛的国际质量科学院理事长玛丽·简院士,曾多年担任美国大型医疗组织SSM的CEO。SSM拥有20来所医院,2个护理中心,2000多个部门,23000名员工、5000名医生以及3800名志愿者。在玛丽·简带领下,该组织导入美国波多里奇奖管理模式,踏上了追求卓越之路。2002年,SSM成为美国第一个赢得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殊荣的医疗保健组织。该组织的服务质量,也从原来处于美国医疗行业的中等略上水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玛丽·简院士从价值观开始,介绍了该组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非同寻常”优异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她的报告,得到了包括上海四大医院院长在内的极大认同。如何提升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国内医疗服务质量?上海四大医院院长与玛丽·简院士展开了一场“中外对话”。本文记录了这场“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17.
肖格 《上海质量》2006,(12):16-19
上海的初冬颇为湿冷,在浦东金桥这个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聚集地,一场关于一种先进管理方法的讨论却是如火如荼。这就是12月6日到8日.由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主办,卓越国际质量研究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研究所承办的“全国六西格玛大会暨2006年度全国质量技术奖励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六西格玛缔造卓越”。  相似文献   

18.
西土瓦 《上海质量》2008,(12):21-26
抗击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寒,加强“冬煅”,在上海市质量协会组织下,2008年12月5日、6日两天,上海企业的30多位“质量经理人”赶到青浦基地参加“质量经理人沙龙活动”,交流精益管理实践经验.畅谈提高质量应对挑战,为“扩需求,保增长”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施卓越绩效与转变质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中国质量》2008,(5):47-48
中国质量协会从2001年开始参照先进国家质量奖的卓越绩效模式开展“全国质量奖”的评选活动.2004年国家推荐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正式发布。这个标准,“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中国的质量管理已融人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以大质量观的视野,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为企业的总体经营质量指明了实现“卓越”的方向。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于2001年获得“上海市质量管理奖”,2004年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荣誉称号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