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人合一"是由人的内心体验而来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认为天人合"德",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道德境界,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本质上是天人合"艺",是一种艺术境界。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观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道德特征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消闲的境界     
消闲的境界陆士华实行"双休日"工作制以后,"大礼拜"引起的话题,迄今仍受人们的关注。现在想想,当服装流行"消闲"的时候,"消闲"只不过是一种款式;而如今,人们议论的这个消闲.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个部分。古今之闲,是有一些区别的。古之"闲"字,是指木...  相似文献   

3.
向往境界     
卢铿 《商周刊》2011,(13):101-101
真正地拥有那许多的心灵境界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只要进入了某些境界,你可能已经拥有了最宝贵的东西。读过"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之后,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真理——成功需要个人素质中的三根支柱——学识、才干和境界。学识是学来的,无论是来自书本或者来自经历;才干是练就的,  相似文献   

4.
“攀登求是”岳邦林某报刊发了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攀登求是"四个字,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求是",要人们"攀登",足见其难也。诚如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讲的: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冲破了实事求是难关,一切难题都不难。这话讲得实在好。"求是"之路...  相似文献   

5.
栾福迎 《商周刊》2011,(8):69-69
人在旅途,乐在途中,是一种境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哲学思想里的"知行合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行走,是生命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浅谈应用文写作的关键:语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文以其格式的程式化、规范化,语言的客观平实、简要得体以及主题的明确、单一明显地区别于其他语体文章,而在这众多的信息中,最难掌握也最难处理的是应用文的语体风格。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应用文写作的关键在于掌握"客观平实、准确精要"八个字以及做到语气的得体。  相似文献   

7.
唯书与唯实之争──答关柏春同志王珏我发表的文章,被"商榷"的比例是很高的。在所有商榷的文章中,关柏春同志的商榷没有给我带来"冷颤"感,而是带来一种温暖感。我感到柏春同志的态度是热情诚恳的。故我也以诚恳的态度与柏春同志"做进一步的探讨"。〔注〕"做进一...  相似文献   

8.
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他们都坦诚面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率性而为,光明磊落;他们不受任何礼教规范的束缚和限制,无拘无束;他们孜孜不倦地坚持自我的完善和人格的独立,孤独地生存着;他们体现了道家思想中两大精髓——"自然"与"隐逸"。古龙武侠中的江湖境界是对魏晋风度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是浊世中的大雅清音。本文借助"无脚鸟"这一称谓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内涵,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提炼出"无脚鸟"这一艺术形象的特质和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9.
潘采夫 《商周刊》2013,(17):85-85
河南有句老话,叫"庄稼老头不识货,专拣大的摸",其实大未必佳,如何把中国大声音进化成中国好声音,这是一门值得虚心研究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祥子 《经济改革》2009,(3):71-71
网民很强大,但事实是网民在某种程度上很强大。8名网友参与调查云南“躲猫猫”事件.结果很平淡,只不过是将“躲猫猫”换成了”瞎子摸鱼”。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满足公众舆论的心理胃口。在这样一种很平淡结果的照耀下,网民开始倒戈,从最开始的支持,发展到了对这8名网友的人肉搜索,一直到最后开始怀疑这几名网友到底是不是有关部门的一场网络民意秀。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的理想存在形式。事物之间和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一种发展的美好境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和谐"关系读本。作品中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和谐、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都无一不在诠释着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境界的膜拜——和谐。  相似文献   

12.
郭哲极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99+318-299,318
《逍遥游》是中学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怎样讲授是重要问题。要学生悉心掌握,必须引导学生领略庄子的大智慧。再者,要区分小聪明和大智慧,即"小知"与"大知"。就是那些"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在庄子看来也不过是小聪明。大的能耐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才是大智慧。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小聪明可以达到伶俐乖巧,但永远领略不了与天地同一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13.
给自己点力     
王溱 《商周刊》2011,(6):99-99
荣耀往往伴随痛苦而至,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几乎都有一番艰难的奋斗历程,这个历程特别需要"给力"。"给力"是当下的时尚之词。如果没有日本的动漫片《西游记》,也许这句中国北方土话,只会在特定区域里流行。而现在这个平淡之词,变得非同寻常起来。《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也有了"给力"二字,  相似文献   

14.
程维高 《商周刊》2011,(4):93-93
回顾总结我的一生,我既有成功的一面,最后还是以不成功而告终。这既有复杂的客观因素,更有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个人形成因素,又同历史环境相伴而生。我的一生中,最难的是什么,现在想起来,最难最难的是识别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是随着历史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两种思路,两种原则王若厉政府与企业之间权、责、利的划分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中,许多"主义"都是根据这一问题厘定,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是不绝如江河。然而,中外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6.
白于山区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返贫率高,是陕西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陕西省扶贫办扶贫移民处处长谢浩民说:"实施白于山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新闻工作,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对新闻工作实施科学的管理,这同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对这两门学问,都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如果说人们对新闻的研究还很不够的话.那么,对新闻管理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加薄弱了。在我的印象中,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见到过一本比较系统的关于新闻管理问题的理论专著。现在,苏简亚同志写出了这本题为《新闻管理学》的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仅从这一点看,他的这部著作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这样说,本书是新闻管理研究领域里首先结出的一枚硕果。  相似文献   

18.
继承传统文化不能以腐朽为神奇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时引述了一篇文章的观点,这篇文章说,现在有一种说法,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西方由于主客二分,所以科技发展,但又因此造成现代文化危机。而中国讲"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近8000万营销大军中,有一部分营销人,由于专业或职业选择的失误,或雾里看花地做营销,或所在的企业缺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培训,营销业绩暂时不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套用近代词学研究大师王国维所谓学问的三种境界,来表述成功营销人所必须经历的三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老工业基地城市资金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以黄石市为例廖永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资金这一基本要素经常处于一种短缺状态。导致资金短缺的"诱因"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速度型发展模式,总是把经济导入"过热"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