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主要病害。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是草鱼的新三大主要病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开展耐药性监测的养殖品种主要包括鲤、鲫、草鱼、金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鳗鲡、大菱鲆、大黄鱼、中华鳖等。采集的菌种主包括气单胞菌属的菌株、弧菌、假单胞菌、爱德华菌、不动杆菌、链球菌等。测试抗生素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盐酸诺氟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土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恩诺  相似文献   

3.
<正>3.9竖鳞病[病原]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本菌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有动力,无芽胞,革兰氏阴性。琼脂菌落呈圆形,24h培养后中等大小,略黄而稍灰白,迎光透视略呈培养基色。国外有人认为此病是由气单胞菌或类似这一  相似文献   

4.
<正>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模式种,属于嗜温,有动力的气单胞菌群,此菌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及土壤中,常在鱼体和人体,  相似文献   

5.
<正>4、赤皮病【病原】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科。【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充血,尾部烂掉,形成"蛀鳍"。  相似文献   

6.
正在常规的草鱼养殖过程中,草鱼"老三病"一直困扰着大家,那么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今草鱼养殖中的"老三病"。一、草鱼"老三病"及病原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称为草鱼"老三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二、流行特点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均发  相似文献   

7.
<正>3、暴发性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亦叫"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病鱼多表现为不吃食、在池中不动、溜边慢游等,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8.
一、病原该病的病原较复杂,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等,并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病毒、真菌和厌氧菌与本病发生无关。二、流行特点这是牛蛙养殖中最常见、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蛙和蝌蚪均可以被感染。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病季节在4-11月份,5-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以春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9.
<正>鲫鱼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以江苏、湖北产量最大,根据201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全国鲫鱼全年产量为230万吨,占全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9.3%,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引起鱼类溃疡病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性病原及寄生虫,有杀鲑气单胞菌、分歧杆菌、卡诺菌、弧菌等,但引起鲫鱼溃疡病的报道较少,维氏气单胞菌是其中的一个病原。笔者选取了近期  相似文献   

10.
(1)病原体温和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一、病原 体表受伤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从病灶分离出多种细菌,属于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茵、螺菌和黄杆菌等,为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12.
<正>2国内外开展水产养殖动物耐药性监测现状2.1国外水产养殖动物耐药性监测的概况国外有关水生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在当地主要鱼类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杀鱼假交替单胞菌、鲇鱼爱德华杆菌、鳗弧菌、假单胞菌等)中发现耐药菌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细菌性疾病。本文就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1.细菌性肠炎病【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本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而端钝圆,多数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芽孢。【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病情较重的,腹部膨大,两侧上有红斑,肛门  相似文献   

14.
<正>进行小龙虾淡水化养殖需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疾病防治原则。本文将小龙虾池塘养殖中常见疾病及相关预防措施。一、甲壳溃疡该病因主要由几丁质分解细菌如弧菌、单胞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黄杆菌等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气单胞菌属分类进展根据生长发育所需温度范围及是否有运动力,可将气单胞菌属的细菌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嗜温有动力气单胞菌,其二为嗜冷无动力气单胞菌;其中运动性气单胞菌构成淡水鱼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它们中的某些种常引起淡水养殖鱼类病害;非运动性气单胞菌主要是鲑、鳟类的病原菌。到目前为止,对气单胞菌的分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二、气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分布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淡水(江河、湖泊、池塘等)、污水、土  相似文献   

16.
病原:病原体共分三类型:(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2)嗜水气单胞菌;(3)弧菌等革兰氏阳性干菌。  相似文献   

17.
<正>3.4细菌性肠炎病[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punotata f.instestinalis)。本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60℃以上死亡。pH6~12时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8.
<正>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我县养鱼户频频报道鱼类发生细菌性败血病(又称暴发性出血病),尤其是小水库养殖鱼类发病普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了部分鱼病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共同学习。一、细菌性败血病的病原菌及致病条件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多种病原菌。报  相似文献   

20.
正气单胞菌属于γ-变形菌纲、气单胞菌目、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气单胞菌是水产养殖中多种疾病的病原菌,广泛存在自然水体与养殖水体中,在池塘水质恶化,养殖对象体质下降时往往诱发疾病,给水产养殖带来重大损失。气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病原菌,可以感染多种水产动物,其中以细菌性败血症最为严重,该病爆发迅速,一旦爆发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鱼类的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内服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同时抗生素在鱼体内残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