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营销者说与现在很多公司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不同,我们现在的整个生产、服务、营销等流程已经与社交媒体完全整合在了一起,很难剥离。在2012年,戴尔继续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创新。比如我们基于社会化媒体特点,推出了"存钱罐"活动,这一活动将游戏的两个特点,即黏性和覆盖性很好地运用,在内容上与社交平台进行结合,运用游戏对于用户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领域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技术,促进了网络技术跨领域、多行业的融合发展。当下,电子商务企业运用社交媒体开展营销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交媒体定义以及特征,简单概述了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运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优势,提出了电子商务类企业运用社交媒体制定营销方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社交媒体出现在公众视野,如微博、论坛、微信等,凭借独特的优势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同时,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开展品牌营销提供的新途径。为此,本文在阐述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基本内涵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企业品牌社交媒体营销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社交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eMarketer将2014年称为"社交媒体"年。2014年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衍生出的新营销模式,必将对企业构成机会与挑战,不妨提前开始准备,看看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社交潜力"!2013年社交媒体收获颇丰。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计,2013年11月全球有大约16.1亿人使用社交网络。eMarketer将2014年称为"社交媒体"年,预估2014年将有近90%的商家利用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将成为整合营销不可或缺的入口。2014年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衍生出的新营销模式,必将对企业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媒体必然是未来营销的发展之路。伦敦奥运会被称为“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深入剖析伦敦奥运会中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策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社会化媒体的商业价值和运用方式,使企业能够更加成熟地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并提出社会化媒体的未来运用趋势,帮助企业为迎接未来市场环境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商》2016,(11)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的爆炸性发展,被认为web2.0典型代表的微博已经逐渐让步于微信、移动APP等移动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媒体公关一直与营销思维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过程呈现出新的交互性、个性化、社交化等特点。企业对公关营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选择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公关营销。  相似文献   

7.
在社交媒体营销的情境下,本文剖析了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特点,阐明了外部影响因子和内在感知因素是社交媒体营销情境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建立了基于社交媒体营销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根据实际调查进行验证。最后,为基于社交媒体营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和支持,以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2016,(9):185-186
把握不同的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作用,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具有优势的一大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忽略了社交媒体中一个重要因素——社交关系强度,因此本文从社交关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模型,分析社交媒体中用户的社交关系强度能否影响到用户与企业最终的交易情况,最后并对企业如何应用社交媒体这一新工具进行媒体营销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社交媒体营销的情境下,本文剖析了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特点,阐明了外部影响因子和内在感知因素是社交媒体营销情境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建立了基于社交媒体营销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根据实际调查进行验证。最后,为基于社交媒体营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和支持,以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web2.0浪潮席卷整个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将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割裂开来,削弱了营销效果。文章从整合资源、实现企业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的圆融结合角度出发,论述了企业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线上营销,以及配套线下营销的途径与方式,提出了整合线上线下营销资源、实现组合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秦旭涛 《商》2016,(4):2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微信的用户数量不断升高,"朋友圈"、"摇一摇"等这些新型的交互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逐渐被企业采纳运用,利用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三重属性进行产品的营销。在这一网络平台的营销方式中,各旅游目的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相继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发布、信息反馈、危机公关等工作。本文分析了目前各旅游目的地在使用微信营销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12,(6):7-I0007
营销人一般都只是把社交媒体当成是一个统称来对待,殊不知不同的社交媒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和特点。在想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些媒体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劣。其次.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并取长补短.形成整合的社交媒体营销战略.并使之成为整个品牌战略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主要的社交媒体以及它们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杯期间,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各种营销创意层出不穷,社交媒体的角色又有哪些不一样?2014年世界杯,是社交媒体与世界杯的一次全面"亲密接触",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世界杯",在此次营销大战中,新浪的角色有哪些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四年之后,新浪探寻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创新之路渐入佳境:第一,驶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车道,利  相似文献   

14.
李孟霓 《中国广告》2012,(9):152-153
对于营销人来说,对"人"营销是他们实现目标的途径,于是企业有了除官网之外的另外一个自媒体平台。根据《随视社会化指数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新浪微博官方微博数量已经达到近20万,腾讯微博官方微博数量达到近2万。大部分主流企业都已拥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预计2012年底将有近百万家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活动。但是对于究竟如何进行社交媒体互动营销,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罗玥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4,(5):112-113,13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涌现出一批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新型营销模式。微博、微信等因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良好、影响范围广而被企业视为营销利器。"微"营销俨然成为发展迅猛、受众精准的新兴营销方式。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企业在"微"营销中存在适用性模糊、定位不准、缺乏系统性、互动不足、不够专业等误区,应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立足根本,充分发挥"微"营销的互动功能,挖掘客户需求,以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14,(3):4-5
正读过2月刊封面文章,我对封面文章中的《"社交潜力"解析》这一篇感触较深。社会化营销的兴起在于企业看到了社交网络的价值,即紧密捆绑的真实用户关系。很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找到了受众用户,实现了品牌及产品信息的传播扩散,却依然无法评估传播是否有效,是否带动了产品销量的提升。这时,一些企业开始在营销手段上推陈出新,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中所呈现的互动和参与属性,让从"营"到"销"的探索成为可能。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平台与社交平台的相互渗透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导致了消费者在互联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在我们的互联世界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将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与广大的消费者联系起来.通过社交媒体营销,企业能在社交网络上宣传他们的网站、产品或服务,并接触到通过传统广告渠道无法接触到的广泛社区.在社交媒体营销背景下,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分析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特征,最终提出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社交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衡水老白干酒业的发展为例,研究明确社交媒体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以及社交媒体如何为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粘性、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优化企业营销策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及时整合社交媒体提供便利。从而了解企业适应这种网络环境的变化,进行的经营管理的革命的意义、当代消费者对企业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其营销特点和方法,建立社交媒体营销模型。  相似文献   

19.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雯婷  苏炜 《江苏商论》2013,(12):41-43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微博迅速吸引了庞大的用户,微博营销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采取的营销新方式。本文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企业对微博营销效果的测度问题,对影响微博营销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展望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陶娟 《新财富》2014,(11):18-21
公关E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企业必争之地。企业有钱却不懂社交?帮助他们打造社交形象、从社交媒体上挖掘客户评价以针对性改善服务、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并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围绕这些天然诉求,美国不少初创公司已轻松挖到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